5平方公里的控制范围,整理出45平方公里的可建设用地,建造一个两倍于目前老城区的新城。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在新区的具体建设时序上注重速度与质量的统一,正确处理好两个概念的辩证关系。
为此,在工程质量上,要按照科学论证规划的要求,聘请专业机构规划,邀请知名专家论证。目前,北区一期岩土工程正在全面展开,二期岩土工程前期工作将于2015年内启动实施,要加大施工进程中对黄土湿陷性问题、填方区建筑物承载问题、填方区长期稳定性问题、施工区扬尘控制问题的研究,确保新区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老区生态环境的安全。与此同时,在工程推进的速度上,要充分发扬延安革命老区人民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的创业精神,以超常规的方式加快新区建设的步伐。做到既要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的统一。力争在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把一个历史与现代相辉映,城市格局完备、管理先进的新延安,呈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三、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上,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由于政府自身精力和能力的有限,如果直接投资新区建设,难免身陷微观经济事务之中,影响其基本职能的履行与发挥,因此新区建设应合理确定政府作用的边界。另外,新区建设投资规模巨大,财政无力全部包揽,所以应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多渠道筹融资。只有把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这两者的作用充分发挥,新区建设的投融资环境才能实现良性循环。第一,市委、市政府在新区的开发建设上要根据延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水平进行科学投入。在目前石油产业对市域整体经济拉动作用日益减弱的情势下,延安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趋缓,因此新区建设要合理控制借贷比例,做到借贷良性循环;第二,延安新区要做好自身的内涵挖潜。对新区基础设施的开发权、冠名权、使用权可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多种方式,使负担转化为财富,获得收益后,再做投资;第三,新区北区建设,通过平山填沟所创造的10万亩建设用地,本身就是一笔巨额财富。可利用其销售价值弥补造地成本,或偿还造地所形成的各种负债,并使其盈利达到最大化;第四,注意加强吸引外资对新区开发的投入。可采取多种投资形式,广泛吸引港澳台和沿海企业的资金投入,加强合资合作,利益分成,从而获得新区开发建设的资金;第五,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将新区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无形资产以及新区其他资源作为商品,将其重新组织和优化配置后推向市场,筹集建设资金。通过上述方式激发社会各方的投资热情,形成新区投资主体多元化,达到用小量政府投资撬动大量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的目的,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基础,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开放型的投资格局。
四、在宏观布局规划上,要正确处理专家设计与群众建议的关系
新区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是新区各项建设的综合性部署,它旨在制定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新区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新区的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实现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延安新区的宏观布局规划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延安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以规划先行为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科学规划,要邀请知名专家,实地踏勘,科学设计;第二,新区是让延安人民居住的,它的规划设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充分考虑延安本土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传统习惯等因素,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使新区规划设计做到既具科学性又具实用性;第三,新区在大力推进水、电、路、气、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有序实施功能性配套项目建设,把商贸、学校、医院、休闲等作为建设的侧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满足新区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就医就诊、餐饮购物、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综合型消费需求,营销论文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第四,新区管委会应广泛征集市民的意见,比如哪个地方需要建立个垃圾转运站,哪个地方的交通道路需要延伸打通,哪个地方应设立一个公交站点,等等。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