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新闻传播媒介也出现了巨大变化,促进了社会传媒环境变革发展。新时代新形势下,涌现出了许多新媒体形式,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等,猛烈地冲击了传统报业,使其遭受巨大挑战。传统报业面对新环境新媒体发展,应积极顺应融合发展趋势,主动把握机会,寻求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道路。
论文关键词:新形势,传统报业,困境,机遇
1 当前传统报业面临的困境
1)公信力下降。当今社会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社会上普遍呈现出“人人都是记者”、“到处都是报道者”现象,有些网友在拍摄现场照片方面比一些职业记者还专业、快速,网络手段下的当事人现场直播胜过任何传统媒体的跟踪报道,这种新闻信息传播方式更直观、更加具有震撼力。虽然传统媒体记者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学习及培训,他们更具有专业性,其在新闻信息描述与报道上也更客观、更具公信力。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人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利用网络技术手段、途径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不再单一依靠记者的一双眼睛去获取新闻信息,人们形成了拼凑信息碎片来了解完整事实的习惯。传统新闻媒体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严峻考验与冲击,传统主流媒体的独享话语权格局由此也被打破,其原本具有的舆论引导力也逐渐被削弱。削弱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一些报业尤其是党报,其主要责任与政治使命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面宣传的工作方针,同时还担负着消除网络舆论场存在的“习惯性质疑”责任,这对其是一个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多数传播一些高品质内容信息,但是网络信息浩瀚如海,很容易淹没这些主流媒体信息,与此同时,其还要在网络上完成红色地带扩大的艰巨任务。
2)时效性差。新闻信息通过传统新闻媒介报纸传播时,需要经过排版、印刷等制作过程,这些都会花费一些时间,这就减弱了新闻信息的时效性。新媒体这方面则较好,几乎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取第一手信息,并快速发布新闻信息。而且传统报纸在报道一些突发性事件方面显得较为滞后,时效性较差,致使一些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放弃了传统报纸,改用新媒体获取时效性好的新闻信息。所以,传统报纸呈现出受众老龄化趋势,受众流失现象较为突出。
3)互动性缺乏。传统报纸新闻信息基本上是单向传播,一些报纸也开设了读者来信互动等板块,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报纸上所谓的互动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与价值。新媒体网络、手机等给了人们一个更广阔更快速互动交流的平台,弥补了传统报纸的互动性不足问题。
4)新闻信息量少、缺少趣味性。传统报纸受到版面及出版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发布传播的新闻信息内容有限,趣味性不足。而新兴媒体如互联网等每天能够发布海量信息,发布传播的信息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行业,并且呈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视频、图片等,这些都比传统报纸要强要有优势。
5)利润持续下滑。近年来,国际国内平面媒体经营日益艰难,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更是举步维艰,其广告实际收益额长期处于15%~20%的高速下滑通道,计算机论文许多报业集团主营收入降低幅度高达20%~30%。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以来,传统媒体广告整体遭遇严重困境,丝毫没有缓解迹象,甚至还呈现出缓慢加剧趋势。2015年1至5月,传统媒体广告刊登额降幅维持在5.8%。其中,杂志广告下降15.6%,资源量下降24.4%;报纸广告降幅扩大到32.0%,资源量降幅达到33.7%。
6)党报所办网站影响力小且分散。近几年来,一些主流媒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实施全媒体转型战略,但是取得的整体效果并不明显,还未探索出一条真正有效的转型路径,主流媒体的主流舆论引导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受到制约。以云南省为例,尽管有云南网、云南日报公众号等平台,整体来看,所建网站数量较少,而且已建的多数网站都还没有形成比较可观的市场影响力,网站运营效果不理想。
7)队伍建设迫在眉睫。目前,报业传统媒体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首先,由于纸媒根深蒂固的影响,很多采编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采编人员对新媒体了解不多,思想观念落后。其次,报社采取的用工方式比较复杂,这些五花八门的用工形式交叉存在,给予员工待遇也是千差万别。报社占比较多的编外人员对其党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认同感意识薄弱,一些人自认为是自由职业者甚至“新闻民工”。再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薪酬落差使传统主流媒体人员流失加快。2013年以来,平面媒体流向互联网企业和自主创业的趋势更加明显。业务骨干的离职对在职员工示范效应明显,对传统媒体的战略执行落实造成隐患,对主流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较大威胁。
2 当前传统报业存在的机遇
不可否认,新媒体的确具有多种优势,但与传统报纸相比,目前,我国的新旧媒体融合正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固定模式,而且新媒体构建的传播环境也并非完美无缺,也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与缺陷。这对于传统媒介报纸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传统报纸可以利用这些存在的问题,在未来转型发展中取得机遇。
1)新媒体在新闻信息真实性方面不严格。新媒体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创造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一些人抱着获取点击率或者是想出名等目的,发布传播一些虚假信息,使得原本信息量大的新媒体更是鱼龙混杂,造成较严重的信息污染,误导受众的思辨能力。尽管主流媒体独享话语权的格局已被打破,但是其新闻信息报道的真实性却是不能忽视的。传统报纸发布传播的信息都要经过采、写、编及评等环节流程,最终将经过多个媒体人审核、把关,最后新闻信息才传播给受众,具有正确舆论导向作用。与新媒体相比,传统报纸具有更强的公信力。
2)新媒体下的新闻报道缺乏深度。新媒体在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方面做得很好,这也决定了其提供新闻信息较为肤浅、缺乏深度,而传统报纸因为其具有比较完善的报道模式及文化底蕴,报社也拥有一支优秀的采编队伍,他们会对新闻进行跟踪报道,从事件表面思考挖掘到背后的真相,具有较好的新闻信息深度。
3)报纸易保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由于报纸特殊的材质及规格,具有较好的保存性,再加上所发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而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3 应对措施
1)加快主流媒体的产业转型。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移动媒体快速普及的背景下,要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步伐,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积极与新媒体融合。传统报纸转型创新过程中,可以积极与网络媒体进行合作,创办自己的门户网站、论坛、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等,增强自身在网络上的影响力,树立报业品牌、提升自身价值,这样就能弥补其新闻信息传播时效性差的不足,也改变了传统报纸单向传播的模式,进而与读者进行更好的互动。报纸也可以与手机运营商进行合作,进行手机报业务。还可以积极借鉴一些报纸与电视媒体合作成功的经验,增强受众对报纸的兴趣,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与欲望。二是向“大数据”转型。参照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做法,以“大数据”技术,对读者内容需求、精准发行、广告营销等领域的信息作全局了解,将新闻信息产品与传播渠道进行良好的融合与合作,促使报纸符合市场需求,创造出新媒体服务模式,给读者及客户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新闻信息、传播服务,促使传统媒体产品在移动互联网上进行有效延伸。三是推进传统媒体向全媒体方向发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