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通例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采编播形式的创新改革探讨

时间:2016-04-17  作者:佚名

摘要作为地方电视台重心节目的时政新闻,存在众多问题,观众关注度逐渐降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要求也逐渐增高,原有的电视节目形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电视节目需要创新的同时,时政新闻基于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论文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改革

1 全媒体整合给地方台带来的挑战

如今地方电视台作为改革的重头戏,作为王牌节目的时政新闻的改革首当其冲,但由于新闻节目中存在会议新闻繁多、报道手法老套陈旧、内容模式化等问题,难以吸引观众。地方电视台应该如何创新改革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形式,将其做的更加有声有色呢?这就要求地方新闻工作者时刻保持创新的思维,打破传统报道形式,使新闻内容更加充实、新颖。

现如今,各类媒体越办越多,时政新闻作为目前电视台的重头戏,很多时候全媒体其实就是很好地整合了电视台在技术和水平上面的一种综合研究,全媒体的整合其实就是将机遇和挑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个时候电视台节目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成功突破挑战就是将知识水平创新,新闻内容丰富。在全媒体的技术水平提高和将每一个创新点发现的时候,地方台就会有一个综合性的创新,质的飞跃,能够完成一个完美的蜕变。

2 基于本土环境与受众本位理念的节目内容创新

一直以来,时政报道存在着内容不过关、报道新闻的形式老旧等问题,观众想知道的政策信息被湮没于传统的报道中,报道形式古板、老套,最终观众变得不喜欢,而且十分抵触新闻报道。

此前,由于我国正在发展时期,新闻媒体起着很大的作用,要发挥好祖国新时期“喉舌”职责,加强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报道,难点问题的引导解决,争取把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反映好,改变以往“报喜不报忧”的倾向。目前其实最为基本的就是需要结合好目前的本土环境,将受众本位的思想和节目创新结合起来。这也就是现在的时政新闻需要做好的最为基本的要求之一,这个时候的节目理念创新和内容的传承也要注重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只有结合好本土环境的本位理念之后才能够将节目的内容创新。总之,很多时候吸引人们的关注需要的就是创新。

新闻的水平其实就是将资源的模式新颖化,本土化的新闻模式就是在现有的时政节目形式基础上的创新和技能水平模式的印象。目前的时政新闻很多时候只注重实际新闻报道,如果将新闻的时政技术水平与现场报道形式良好的结合起来,这样新闻的理念和新闻的价值就能直接、有效的表达出来。提升时政新闻的创新就应该将本土环境的新闻和有趣的新闻点结合起来,但是现阶段还会出现不经过严格的把控而报道的新闻,大部分电视节目的创新点没有更好的结合起来,网站设计论文这就是为什么目前电视和新闻水平没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和提升,这就是新闻的理念文化创新机制研究的困难所在。

3 构建通讯社模式的资源整合策略

电视跟其他媒体介质不一样,它可以看、可以听,观众通过屏幕显像和声音能感官地感受到录制现场。电视新闻用细节优势来吸引观众,才能让报道更鲜活。电视新闻有优势就肯定也有它的缺点,线性传播无法保留,导致它显现一会就消失了,很难让观众有记忆曾经看过。在诸多媒体中,能牢牢抓住观众心的往往是细节,平淡的画面语言、套话连篇的解说词让受众是喜欢不起来的。记者在现场的新闻想要抓住观众的心,他们只有要求更多,思考更多、更深,抓取注重细节才能写好新闻稿。

新闻的敏感性其实就是在通讯模式的资源整合水平,资源的策略就是在资源整合了之后将新闻的本土化和研究的创新点结合起来,做好构建起通讯社的资源整合模式化研究策略。这个时候的深刻机制主要指传播模式的机制针对细节的受众模式化研究,其中的细节其实就是构建好通讯社的资源模式。思想的新闻模式就是将资源整合,新闻的时政模式就是研究、促进新闻模式的综合性创新,高水平的新闻模式其实就是将细节的角度模式化结合有效的新闻传播。

4 结束语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在新闻语言的应用、报道技巧的运用上都要仔细推敲。从内容提要、标题、同期声、字幕、特效等方面丰富时政新闻的表现力。编排上尊重新闻规律,轻重主次安排得当。工作人员要保持着创新的灵活性和对工作的激情,把信息真实有效地呈现给大众,让时政新闻更加有看头,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刚.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09(10):50-54.
[2]胡炼.科学技术发展与思想道德建设之哲学思考[J].理论月刊,2009(8):177-179.
[3]李志红,陈雅莲.网络交往——中介的革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27.
[4]许良.论技术的价值负荷[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13.
[5]佘文斌.网络传播的技术逻辑与人文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2):126-128.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互联网+”背景下电视转型面临的挑战
下一篇论文:全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大趋势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通例
最新论文写作通例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