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编导是艺术表演的基础,舞蹈作为一门特殊的肢体语言,有着其自身的独特魅力。要想在表演中将舞蹈的魅力全面展示出来,并且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编导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本文着重于探讨和分析了舞蹈编导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与能力,为舞蹈创作提供参考价值。
论文关键词:舞蹈编导;基本素养;能力
在舞蹈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舞蹈编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编”和“导”的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在舞蹈创作中,编导从生活情境中提炼舞蹈形象、设计和编排舞蹈,通过舞蹈抒情叙事和揭示生活现象。舞蹈表演是通过肢体语言的艺术特质来感染观众,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舞蹈编导,创作中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须具备良好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基本素质和掌握了丰富的舞蹈创作知识和技能后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编导工作。
一、舞蹈编导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舞蹈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舞蹈艺术作品要想真正获得创作的成功,就需要舞蹈编导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具体表述如下:
1.艺术素质
舞蹈编导需要的良好的艺术底蕴和修养。术素质对于舞蹈编导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也是舞蹈创作有别于其他艺术创作的特殊要求。一般来说,舞蹈是以音乐为支撑,文学作为内涵,美术作为标准的一种人体动作。所以,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要爱艺术、懂艺术,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舞蹈创作就是人体动作的创作,而舞蹈内容则是舞蹈编导将所要表达的题材浓缩成抽象的肢体语言,这种舞蹈语言具有艺术性极强的指向。舞蹈编导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素养,很难真正把舞蹈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一个人的艺术素养,是长期艺术欣赏活动的结果,需要艺术天赋和长时间的学习积累。
2.文化素质
舞蹈编导应该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素质,应对一般文化,如音乐、文学、戏曲、历史等文化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历史以及文学是人们认识以及体验生活的重要手段,很多优秀的舞蹈作品是以历史或者文学当中的人物为原型创造出来的。深厚的文化素质不仅能够帮助舞蹈编导从整体上提高创作境界,丰富其表现手段,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使舞蹈作品更具有文化内涵,提高其观赏性,从而赢得观众的喜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舞蹈编导要不断加强文化修养。
3.心理素质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舞蹈编导需要善于捕捉并努力培养舞蹈演员的内在感情。舞蹈演员的内心情感往往是丰富而细腻的,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要考验舞蹈编导的心理素养功力了。没有感情的艺术表演,将是舞蹈作品的致命打击。这就需要舞蹈编导从心理方面积极启发和引导演员更好地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恰当而充分表达出来。
4.生活素养
舞蹈编导要具备正确认识生活和概括生活的能力,代写论文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的创作之源,没有生活作为基础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舞蹈编导必须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待舞蹈编创工作,切实的深入到生活当中去,从生活中去寻找舞蹈创作的素材,提炼出舞蹈形象,让创作的素材反映出生活状态,表达人们内心真实的情感。这是舞蹈编导应该具备的生活素养。
二、舞蹈编导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舞蹈专业技能
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来阐述故事,进行情感交流的一门艺术。而舞蹈编排是一个编与演的统一过程,作品的编排演出过程中,舞蹈编导要对演员进行指导和示范。因此,舞蹈专业技术能力是舞蹈编导的基本功,直接关系到示范动作的质量,进而影响教学进度和训练效果。要是一个舞蹈编导缺乏熟练准确诠释和表现舞蹈动作的能力,就无法成功塑造舞作品蹈形象,就根本不可能创作出优秀舞蹈作品。在舞蹈编排中,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动作,编导示范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正确掌握动作的要领和作品精髓,影响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所以,舞蹈编导应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
2. 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鉴赏能力是舞蹈编导必须具备的能力,其中包括音乐、文学、美术鉴赏力。舞蹈动作的变化是随音乐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为此舞蹈编导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以及鉴赏能力,舞蹈作品要通过音乐和肢体动作协调体现出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