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行社市场绩效评价及提升对策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
时间:2016-04-09 作者:佚名 |
|
|
目前上海国有独资旅行社以及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旅行社仍占有相当比重,上海旅游主管部门应该鼓励境内外组织、个人依法以多种形式投资兴办旅行社,或者参与旅行社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并购、控股、参股等资产重组方式组建旅行社集团,提高旅行社业的整体规模和竞争水平,鼓励旅行社业依法推行产权改革,实行自主经营【12】。有条件有规模的旅行社可以选择成立股份公司,大部分旅行社可以选择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引导资金多元化投入,不断推进旅行社业的经营市场化和管理社会化。
2.完善旅行社业的市场管理制度【13】。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是上海旅行社业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引导上海旅行社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上海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创造各种条件引导优势旅行社实现一体化、多元化、集团化的发展战略,同时充分发挥旅行社业年检的监管和规范作用,对业务年检中发现有违规经营行为、重大投诉等现象的旅行社进行重点检查,打击和遏制虚假广告、零负团费和无资质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行为。
3.扩大上海旅行社业的市场开放【14】。外资旅行社的进入,有利于优化旅行社业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行业运营体系,有利于上海旅行社业与国际市场的早日接轨,也有利于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旅行社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上海应进一步降低外资旅行社的进入壁垒,加快旅游市场额对外开放步伐。
(二)旅行社业:加强规制、树立形象、提升素质
除了政府部门自身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外,旅行社业也必须加强管理和规范,促进自身改善。
1.增强上海旅行社业的信息透明度。旅行社业信息不透明造成了游客与旅行社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必须出台相关管理条例,规定旅行社经营服务的信息必须向消费者公开,而且必须细化,具体标明旅途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项目构成及规格。这样游客才能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消费项目,做到明明白白旅游,开开心心消费。
2.塑造旅行社业的良好形象。上海旅行社业应在执行“阳光价格,透明服务一次收费,全程旅游”的产品设计和销售理念上走在全国同行前列。具体而言,就是要规范旅行社业的盈利模式和经营模式,监控导游人员的行为,将旅游产品费用在出行前一次性收取,安排自选活动项目时应征得游客的书面同意,同时不应影响正常的旅游活动进行,进而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3.提高人员综合素质。这是提升上海旅行社业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制定旅游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加强对上海旅行社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储备战略人才,创造各种工作条件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外学习,请一些专业人士来国内讲学等多种方式改善上海旅行社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技能。
4.加强旅游市场细分,实现专业化经营。上海旅行社经营者的市场意识不强,旅游市场细分不足。一方面,在传统大众化的旅游市场上进入者过多而导致过度竞争;另一方面,由于特色化、个性化旅游产品的缺失,相当一部分游客的需求未被满足。过度竞争与竞争不足同时存在,严重阻碍了上海旅行社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上海旅行社应根据各自的实力与特长,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在设施、服务和管理上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打造特色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开辟旅游产品多元化局面,以满足大众化经营所无法满足的游客需求,进而扩大市场规模,提升竞争实力,有效避免削价竞争。
结语
本文在对旅行社市场绩效评价的意义、内容、构成指标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从接待人数、固定资产额、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消费者满意度五个维度对上海市旅行社业的市场绩效进行了全方面,多方位的分析,并对其目前的市场绩效特点进行了总结,理清了进一步提升改进的思路。最后,本文认为,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旅行社业双方共同携手努力,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产业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加快对外开放;旅行社业要加强规制,树立形象,提升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旅行社业的市场绩效,促进旅行社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楼嘉军. 旅行社经营管理[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2] 史忠良. 新编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乔治施蒂格勒. 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吴汉洪. 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 刘慧芳. 澳门旅行社发展策略研究[D].华侨大学,2003
[6] 肖兴志. 产业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7] 陈仙波. 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策略[J].未来与发展. 1996(3):27-30
[8] [9] 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8-2007)[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10] 上海统计网.http://www.stats-sh.gov.cn/2005shtj/index.asp
[11] 曹杨. 重庆旅行社市场营销新思路[M]. 当代财经. 2004(12):5-6
[12] 宋振春. 对旅行社产权改革及规模化的思考[J]. 旅游学刊. 2005(2):29-33
[13] 陆均利. 旅行社市场绩效原因分析[J]. 财经界. 2007(2):143
[14] 钟海生. 论旅游业的企业组织结构与市场开放[J]. 旅游学刊. 2006(6):11-19
[15] 米尔顿科特勒. 向西方营销中国城市[J]. 成功营销. 2003(10):1-10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