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参考

我国旅行社市场绩效评价及提升对策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时间:2016-04-09  作者:佚名

  3.利润率分析
  考察利润率指标,也就是间接考察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指标。2007年上海旅行社业的营业收入为154.2亿元,营业利润为1.4亿元【10】,同比1999年,分别增长了249.8%和86.1%,营业利润的增长明显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导致上海旅行社业的利润率从1999年的1.7%下降到2007年的0.9%,由此可知,上海旅行社业的营业利润下降直接造成了利润率下降,也可以看出上海旅行社业正在走“薄利多销”的道路。
  现今,上海旅行社业属于微利行业,从利润率角度而言,市场绩效水平不高,而且上海旅行社数量还在急剧增长,这也直接导致了利润率的降低,对于盈利水平过低的情况,应该以辩证的观点来思考。一方面,过低的利润率水平对上海旅行社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抑制了产业规模扩张等。另一方面,正如之前所说,利润率也不是越高越好,这也昭示着上海旅行社业正面临着重新洗牌、优化产业分工的契机。
  4.全员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之于1999年,2007年上海旅行社业营业收入增长了2.5倍,从业人员增长了1.5倍,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超过从业人员增长,因此,上海旅行社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999年的72.5万元/人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101.7万元/人,增长达40%。
  上海旅行社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是由以下三个原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
  (1)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上海旅行社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正在不断提高,大中专毕业生占员工总量的80%,并且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人员素质。
  (2)新技术的运用。1999年,上海正式开始了旅游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经过近十年时间的努力,信息技术运用得到广泛重视,被普遍运用于旅行社业的内部管理、外部营销和与饭店业、交通部门的沟通联络上,提高了上海旅行社业的反应速度、运作效率和业务整合能力。
  (3)资本投入的增加。上海旅行社业资本投入的增加。资本代替了劳动,使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大为减少,从而有效地带动了上海旅行社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以上分析显示,上海旅行社业市场绩效的两个重要衡量指标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一个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一个大大高出社会平均水平,这个看似矛盾的悖论其实掩藏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上海旅行社业营业收入构成中,游客交通费、门票费等占据了很大比重,按照现行会计核算规定,在计算利润时,要作为成本减去。也就是说,旅行社业从业人员正在为其它行业做嫁衣,它的劳动生产率包含着其它行业的劳动者成果。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高,充分表明上海旅行社业作为龙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特点,其经济总量大,效益存量小,行业经济支付的总成本通过利润转移形成了巨大社会效益。
  5.消费者满意度分析
  近年来,上海旅游委员会委托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开展了对全市旅行社业的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的测评工作。测评途径包括电话调查、社区走访、网络调研以及座谈访问等方式,由此帮助游客获取正确的旅游消费信息,使旅行社业科学了解游客的旅游需求和消费习惯,同时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非法经营行为进行打压,努力营造一个规范健康的市场秩序和旅游环境。
  测评结果显示2007年上海国内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9.5,出境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8.7,均处于较满意水平。反观全国旅行社业的消费者满意情况,有关旅行社业的旅游投诉一直占旅游投诉总量的60%左右,投诉的主要问题有降低服务标准,擅自增减旅游项目,延误变更行程等。
  旅行社业投诉比例居高不下的现状说明上海及全国旅行社业的服务需进一步改善,消费者满意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原因主要表现在:
  (1)服务水平欠佳。优质服务是旅行社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多年来,由于行业分工体系混乱,市场细分与产品研发手段缺乏,导致价格战成为旅行社业的主要竞争手段,低价格对应低水平服务,最终导致服务信用缺失、投诉集中的现状。
  (2)旅行社业在整个旅游产业链条中的特殊地位。旅行社业在旅游产业链条中扮演着中介商角色。上游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为旅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和服务;下游是游客,旅行社与游客签订合同,负责为游客提供各种从供应商处购来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当供应商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出现质量问题时,游客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与之形成合同关系的旅行社,因此旅行社成为了被投诉主体。
  (二)上海旅行社业市场绩效特点分析
  通过对上海旅行社业市场绩效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1.相对接待游客量不足。无论是出境游客、入境游客还是国内游客,上海旅行社业的接待比重均不足四分之一,其中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仅占上海接待总量的一成左右,而且平均每家旅行社接待的旅游人数和人天数指标也在不断下降,上海旅行社业“边缘化”倾向日益明显。
  2.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上海旅行社业的数量、从业人员和资产规模都在迅速增长,但粗放型的量的扩张方式,亟待实现向注重内在质量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3.利润率水平偏低。一方面上海旅行社业的营业收入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上海旅行社业的营业利润徘徊不前,导致了上海旅行社业的利润率水平下降十分明显。目前,上海旅行社业利润率远远不及上海其它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大大低于国际旅行社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造成上海旅行社业利润率较低的主要直接原因是旅行社数量的急剧增长,这是由于上海旅行社业尚未形成集团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的分工体系,竞争中以降价作为主要手段,直接导致行业利润率的大幅下降。
  4.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增长较快。这证明了上海旅行社业在利用信息技术上成效显著,也反映出上海旅行社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劳动技能正在不断提高。
  5.消费者满意度有待提升。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上海旅行社业成为旅游业的主要被投诉对象,这对我们的警示和鞭策。
  四、进一步提升上海旅行社业市场绩效的对策探寻
  上海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这为其旅行社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第三部分对上海旅行社市场绩效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要进一步促进上海旅行社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上海旅行社市场绩效,政府主管部门及旅行社业都必须有所作为和要求,具体措施包括:
  (一)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加快对外开放
  对于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来说,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手段具有极高的导向作用。上海旅行社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在制订规划、完善政策、加强监管、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和行政许可等领域上的作为,从上海旅行社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产业集中度水平是目前工作重中之重。因此,上海旅游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上海大型旅游集团实现规模扩张,以提高旅行社业的市场集中度水平,并带动整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1.改革旅行社业产权制度。旅行社业应该是旅游业中最活跃的产业,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产权制度上旅行社业表现最为保守[1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我国房地产融资途径分析
下一篇论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策略研究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最新论文写作参考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