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排最佳的筹资结构
企业筹集资金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同筹资方式下的资金成本有高有低,因此,就需要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最经济、最可行的筹资方式,从而安排最佳的筹资结构,以进一步降低筹资成本,减少风险。同时,企业最佳的筹资结构是在负债到期日与企业适量的现金流入相配合,如果企业能根据其现金流入量的时间和流入量的规模妥善安排偿债,使长、短期负债配合合理,企业的偿债能力将增强,偿债信誉将增加。
3、选择合理的筹资期限
企业融资按期限来分,可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如果融资是用于企业流动资产,适宜选择何种短期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这样,流动负债的比例将会大些,如果融资是用于长期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适宜选择各种长期融资方式,如长期贷款等,长期负债的比例就会大些。
4、制定有效的筹资方案
当企业完成了筹资规模的确定,筹资结构的安排,筹资期限的选择和筹资时机的把握等工作以后,就可将这四者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宜筹资方案。
5、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企业筹集到的资金,绝大多数都是用于投资。为进一步减少投资风险,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预测拟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和企业未来的平均资金利润率,并进行比较,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或进行什么投资。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才能更有效的降低筹资风险。
(二)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
关于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原则:
1、有效性原则
企业所制定的投资风险控制策略应当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在执行中应具有权威性,将控制渗透到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使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审慎性原则
企业应当审慎评估风险,审慎确定风险限额,对新推出的投资项目及时制定相关规范,采取压力测验、情景评价等方法度量企业能够承担的投资风险,及时发现风险并控制风险。
3、创新性原则
随着企业投资的日益增加和金融投资环境的日益复杂,企业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投资风险度量方法、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控制手段等应适应上述变化,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更新。
4、分类控制原则
将企业投资风险按资产项目分割,使资产项目成为独立的风险评价主体,从而把与该资产项目有关的投资风险予以捆绑和锁定,并在此基础上将特定资产项目的投资风险按照风险与报酬相匹配的原则,把风险转嫁给不同的投资主体。
(三)资金回收的风险防范
企业要避免或减少资金回收风险,首先必须生产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并配合一定的营销策略,完成由产品资金向结算资金的转变,其次必须注意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资信状况,加强货款的催收工作,完成由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的转化。控制要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提高产品质量②降低产品成本价格③生产品种花色齐全,适销对路的产品④做好广告宣传,企业只有做好了以上几方面的工作,才能使企业的产品顺利出手,避免出现积压的现象。但产品赊销出去后,要避免回收资金的风险,企业必须注意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注意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
尤其是对大宗购买的客户,要预防坏账损失的发生;对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要慎重选择结算方式,最好是选择即期结算方式,如支票、银行汇票、汇兑等,而不要采用商业汇票等远期结算方式。
2、注意评估对方的资信情况
信用状况是指一个企业在经济交往中,货款的结算与支付是否足额及时,遵守合同,恪守信誉。一般来说,资信状况良好,信誉高的企业,资金回收风险小。
3、合理利用折扣手段,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
销售折旧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商业折扣,另一种是现金折扣,现金折扣主要作用是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折扣政策,以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
4、加强销售货款的回收
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编制应收账款帐龄分析表,对于超过期限的应收账款,应区别偿还期限的长短,采取相应的催收措施,如去函催收,上门催收等,以控制资金回收风险,减少坏帐损失。
(四)资金收益的风险防范
要避免收益分配风险,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不能过分强调企业的利益,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不能忽视企业长远利益,既要控制资金成本,又要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因此,控制要点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1、根据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按照预期财务收益的要求,合理制定会计核算办法和利润分配办法,从而降低收益分配中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2、在确定收益分配额度时,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保障收益分配最低限度,不致影响企业简单再生产。
3、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应每年向投资者进行一次收益分配,给投资者以看得见的实惠,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争取使投资者每年的收益呈递增趋势。
四、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多,这使得企业经营中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财务管理活动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而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和组成部分,如何有效的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以最小的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宗旨和总目标。财务风险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但是从目前来讲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发展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比较完美的效果,主要是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还不够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将是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汪平.财务通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04:
【2】郭复初.公司高级财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刘志新.期权投资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1.05:
【4】纪连贵.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构成与成因【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02:
【5】魏振祥.期权投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02:
【6】桂良军.企业筹资、投资与财务风险【J】.经济论坛,2001.16:
【7】杜萍、周剑杰.筹资风险与防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8】宋明哲.现代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9】习佘廉.企业避入陷阱技巧【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0】向德伟.论财务风险【J】.会计研究,1994.04:
【11】黄锦亮、白帆.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J】.财会研究,2004.06:
【12】葛家澎、黄世忠.中级财务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周继民、王国防.财务管理【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9:
【14】严真红.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规范【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2.2:
【15】管亚梅.财务危机的预防与管理【J】.财会,2000.10: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