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明确财务风险的类别,可以采取相应的风险分析方法,为财务风险防范提供可靠依据。在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划分为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划分为出资者财务风险和经营者财务风险。
(一) 出资者财务风险分析
出资者财务是由提供资本者对其运用状况所进行的管理,其根本是约束经营者的财务行为,以保证资本的安全和增值。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对象是投资、监管资本的运用、调整资本结构的过程及其相互的财务关系。透过这些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财务关系的管理,目的是实现资本报酬最大化。因此,对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和资本经营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和控制成为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①资本投资风险
由于出资者不仅包括国家和自然人两个中级出资者,而且包括企业出资者,也就是国家和自然人将资本投入企业,企业又可以以出资者身份将资本再投入另一企业,出资者投出资本,是一种典型的投资行为,通过对外投资,形成或建立了出资者或接受投资企业的资本关系,这种资本关系也是财务关系——投资与接受投资的关系。出资者对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被投资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等方面原因引起对外投资收益出现不确定性变动的风险(即对外投资风险),一般可通过对外投资收益变异系数的大小进行估算。
②资本减值风险
当出资者投入资本以后,企业管理当局为履行其受托责任,保护投资者利益,并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事先对资本的保全并力求不断增值。从广义的角度看,资本保全价值包括原始资本价值和无风险收益,资本增值价值则包括资本有型增值、资本无形增值等。从狭义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会计期间,期末所有者权益相比期初所有者权益减少了,则出资者遭受了资本减值。因此,资本减值风险是出资者所投入资本由于被投资企业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其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主要衡量标准为资本减值率。
(二)经营者财务风险分析
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企业价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投资者对企业资产如股票等的估价。在估价方法中,现金流量是决定性因素。同时,现金流量作为资本运动的动态表现,可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与综合反映。对由于企业现金运动中不确定的因素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和控制是经营者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风险是资金运动过程中的风险,资金运动包括资金开始进入企业(筹资)→在企业中流转使用(包括投资等其他活动)及资金偿还(信用、偿债) →资金回收(销售活动) →资金收益分配,本文按照资金循环与周转的各环节探讨其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⑴筹资风险
①借入资金的筹资风险
借款的风险首先表现在企业是否能及时还本付息。借入资金严格规定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致使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就可能使企业付出更高的代价。其次表现在企业管理者的筹资风险观念淡薄,管理者进行筹资时,常因筹资成本、筹资风险观念淡薄,导致筹资方式不当,筹资方向偏向成本高的筹资,无意中增加了财务风险。
②自有资金风险
由于自有资金不需还本付息,如果企业对投入的资金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目标,就会给企业今后的筹资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来自太高的筹资费用,且受政策限制较多。为了降低资金成本,企业往往利用债务来降低成本。对于企业股东,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息税后利润更快下降会给股东带来财务杠杆损失;而且,因债务过多付息会给市场的潜在投资者不良信息,使企业丧失可能的投资者。
⑵资金流转使用及偿还风险
①资金使用风险
资金的使用是指资金在企业的占用形式。资金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资产,所以本部分按资产的性质考虑各资产存在的财务风险。
短期资金风险主要表现:一是货币资金安全性问题。货币资金极易受到侵害,因不正当行为造成损失;二是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问题。
长期资金风险是指企业的长期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表现为收益风险、购买力风险和变现风险。收益风险是指投资者以期取得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如果投资于债券,企业可能无法按期取得利息收入;如果投资于期权,企业或许获得比本金大几倍的收益。收益风险是投资活动最直接的风险。购买力风险和变现风险也是企业投资活动最常遇到的两种风险。购买力风险是指在有通货膨胀存在的情况下,企业投资形成的资产和收益的实际价值因此而下降,从而这部分资产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变现风险与投资的机会成本相连,投出的资金在一定期限内无法收回,这其中会丧失许多其它的投资盈利机会。
②资金偿还风险
资金偿还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偿债观念淡薄,例如,短期负债成本低或无需花费成本,但导致很多企业无视约定的付款时间,滥用商业信用,无故拖欠货款,引发“三角债”,这无疑会降低企业信用,限制企业筹资渠道。二是资金调度不合理,资金合理调度能相对节约资金占用,使其既能满足经营的需要,又能在时间上互相衔接,形式上互相协调,充分挖掘资金使用的潜力。三是汇率风险,当企业进行外币筹资业务时,如果归还该种外币汇率下降,就会产生汇兑收益;四是利率风险,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受市场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筹资成本,增加偿债风险。
③资金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企业产品售出后,就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再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这两个转化过程在时间上和金额上的不确定性,就是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的存在,一方面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企业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当财政金融双紧缩时整个市场疲软,企业产品销售困难,三角债规模巨大,资金回收困难;而相反的情况,资金回收则容易得多。
④收益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而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企业效益有保证,资金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合理的收益分配,会调动投资者积极性,给企业今后的筹资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收益分配也有风险,主要两个来源:一是收益确认风险,即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不当,少计成本费用,多确认当期收益,虚增当期利润,使企业提前纳税,导致大量资金提前流出企业引发财务风险。二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把握不当而产生的风险。如果企业处于资金紧缺时期,却以货币资金的定式分配收益,就必然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影响企业的再生产规模;但企业投资者得不到一定的投资回报,或单纯以股票股利的形式进行收益分配,也会挫伤其积极性,降低企业信誉,造成股票价格下跌。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筹资风险的防范
1、确定合适的筹资规模
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断变化的,筹资过多会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筹资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他业务的正常进行。因此,企业财务人员要认真分析生产和经营情况,采用一定的方法,确定合适的筹资规模。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