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参考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时间:2016-04-09  作者:佚名

内容提要: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比如存在心理和人格上的缺陷、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等,又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此外,社会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必须发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进行综合治理,实现标本兼治。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原因,预防对策

一、犯罪原因基本理论概述

(一)犯罪原因的概念和特征

(二)犯罪原因的构成因素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的个体原因

(二)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原因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改善家庭生活环境预防青少年犯罪

(二)通过学校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

(三)净化社会环境预防青少年犯罪

参考文献:

在经济和社会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青少年犯罪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复杂多样,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都发生深刻变化,新旧体制、新旧观念和新旧文化产生激烈冲突,青少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欲的盲目追求,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下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苦闷,就业机制的不尽完善导致在学业上的无所适从,以及价值多元化对选择人生道路的仿徨等等都会影响到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到青少年道德水平和法制意识的提高,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一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从经济、社会、学校教育和青少年自身等各个方面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来说十分重要。

一、犯罪原因基本理论概述

(一)犯罪原因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原因是指由对犯罪的形成与变化具有决定作用的致罪因素所构成的动态系统。犯罪原因是由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和影响犯罪产生的各种因素彼此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既是有机的又是动态的,从而构成一个有序结构。

首先,犯罪原因是由诸多致罪因素所构成的系统。犯罪原因包含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而形成一定的犯罪原因结构时,便可促使犯罪的形成与变化。犯罪形成与变化,缘于诸多致罪因素的综合作用。犯罪原因是一个多质、多层次、彼此密切关联的致罪因素系统。

其次,犯罪原因尤其是指决定犯罪形成与变化的关键性因素。构成犯罪原因的致罪因素有许多,在这些致罪因素中,每个因素与犯罪的相关关系不尽相同。有的极为密切,有的相对疏离,有的起关键作用,有的作辅助支撑。研究犯罪原因,关键在于从犯罪形成、变化的机理中对导致犯罪的诸因素与犯罪之间的关系作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揭示决定犯罪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由此提出切实可行的犯罪对策。

再次,犯罪原因有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的视角。犯罪原因是犯罪学研究的核心,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视角:个体犯罪形成的原因,总体犯罪形成的原因。前者是犯罪原因的微观研究,后者是犯罪原因的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将个体犯罪置于微观社会中,核心是对犯罪人个案的微观社会剖析,探究一个人为什么犯罪。宏观研究将总体犯罪置于宏观社会背景下,核心是对犯罪现象的宏观社会分析,揭示社会为什么存在犯罪。

(二)犯罪原因的构成因素

犯罪是一定环境中的人类在特定心理支配下的社会行为,生物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犯罪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均是影响犯罪的变量。也正因为此,我国学者格外强调犯罪原因是多因素的、综合的、动态的原因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崇犯罪的综合治理的方针。具体来说,犯罪原因主要有两种,即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犯罪产生的个体原因。

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是指与犯罪产生有关的各种因素,它包括诱发犯罪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社会管理和人文自然环境等条件,可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来分析。宏观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指个体生活的整个社会环境,它影响着犯罪的性质和类型,以及整个社会犯罪率的高低,主要有(1)政治因素。(2)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状况,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犯罪增多,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和建设中制度不到位有关。(3)文化因素:习俗、风尚、道德、文艺、大众传播、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良因素对犯罪的形成和产生有重要影响。微观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指个体的具体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它更为直接地影响着犯罪的发生,主要有:(1)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缺损等原因。(2)学校因素,主要有教育内容不全,如重智育、轻德育,或缺乏必要的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教育方法和态度偏差;(3)工作环境,主要有:只抓生产、业务、物质利益,不抓思想政治教育,干群关系、同事关系有障碍;竞争激烈、管理混乱等。(4)人际关系,不良的人际关系交往主要在越轨小群体中进行,其不良影响表现在群体成员相互模仿越轨行为方式以及犯罪技能和方式,并在群体活动中竞相表现自己使个人犯罪心理得以形成和发展。

犯罪产生的个体原因是指犯罪本人本身存在的,促成和影响犯罪结果出现的各种因素。它主要包括犯罪意识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主要部分是犯罪的意识因素,这种因素的形成来源于客观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是客观环境及不良因素内化的结果。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根据上文所述犯罪原因的基本理论,本文主要从个体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的个体原因

1、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和错误,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它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决定着人们行为的取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思潮的影响,不少青少年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思进取、好逸恶劳、不务正业、贪图享受等等。为满足自身强烈畸变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2、缺乏良知和法律意识

良知是指作为理性存在的人所具有的一种善良意志、义务意识和内心法则,法律意识则包括法律知识、对法律的态度和守法的行为素养三个层次,它与道德意识相配合,调节人们的社会行为。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大多道德败坏、良知泯灭、品行不良、是非颠倒。犯罪青少年不仅缺乏正确的道德信念与廉耻观念,而且法律意识十分淡薄。他们中除少数人是因为对法律的无知而犯罪外,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对法律持蔑视的态度以及缺乏守法的行为素养而犯罪的。由于自控能力差,这些青少年也很容易受人挑唆、怂恿而寻衅滋事或实施犯罪。

3、心理偏差和人格缺陷

目前,由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不断加剧,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而又残酷的挑战,这导致许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下滑态势,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口比例急剧上升。这种消极的社会心理状态,也影响到了广大青少年。他们处于心理状态、生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发生迅速变化的时期,加上长期以来各级学校对心理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忽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造成青少年素质的畸形发展。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开展整体护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下一篇论文:试论电影文本中的身份认同——以文化研究为视角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最新论文写作参考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