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于房地产贷款、房地产上市融资、房地产债券融资、房地产基金以及一些新型的创新的分析,认为应该大力发展房地产直接融资,逐步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同时借鉴海外经验,加强对于国外不断创新的房地产融资手段进行学习;同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来不断完善我们的间接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1] 威廉姆:B布鲁格曼、杰夫瑞:D费雪.《房地产金融与投资》[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0.
[2] 戴鹤忠、潘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收益和风险'[J].中国房地产金融,1999,3.
[3] 施方、俞自由.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双重保险机制及其借鉴[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2.
[4] 徐卫国.'推行我国住宅贷款证券化的构想'[J].金融研究,1998.
[5] 张红等.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1.
[6] 江艳玲、杨柳青.'房地产融资渠道应走向多元化'[J].宏观经济管理,2004.
[7] 王诤诤.'房地产投资信托运营模式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
[8] 刘红宇.'房地产企业融资分析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5 .
[9] 沙维德.《房地产融资概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0] 龙胜平、方奕,《房地产金融与投资》[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 查尔斯·J·雅各布斯.《房地产职业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2] 曹建元.《房地产金融》[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3] 童增.《买壳借壳上市案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5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