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U型简易气体发生装置,初中物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U型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参与实验的机会,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我校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出一种简易气体发生装置,可使反应自动发生,也能使反应自动停止。改变了学生只能观看老师用启普发生器做实验的尴尬局面,,学生自己在节约药品的前提下也能从容地进行实验,,受到学生的青睐。具体做法如下:
1 装置组装
1.1主体部分:取两具20毫升已消毒去掉针头的注射器(如图1),分别抽出活塞轴取其中之一,将黑色的橡皮活塞去掉,活塞柄朝下,用自澎螺钉把活塞柄固定在直径约为15cm倒置的圆形塑料杯底的中心位置上,以增强装置的稳定性;在距离活塞柄0.5cm处打一直径为0.5cm的小孔;

图1
将左高右低(高度差约为5cm)乳头朝下的两空筒分别用透明胶带固定在X型的活塞轴两旁,高空筒做为贮液装置,低空筒做为反应装置;用力把长约12cm、直径为0.3 cm的输液管的两端套在两空筒的乳头上;这样就做成U型气体发生装置的主体部分论文发表。
1.2 导气装置
1.2.1制作导气管
将废输液器用消毒液浸泡后取出,截取长约50 cm透明塑料管,穿过废塑料弯管初中物理论文,套在已用小橡皮帽封闭进气孔的穿刺器上,
1.2.2导气管的组装
将带导气管的穿刺器插入橡皮塞中,见图2

将带导气管的橡皮塞插入较低的注射器的口部,见图3

图3
2 气密性检查
关闭限速阀,从左侧注射器的口部倒入约10ml的水,如果左侧注射器中的水面不下降,
右侧注射器中不进水,则装置的气密性较好;否则气密性差。
3 制取气体
3.1倒掉左侧空筒中的水,取下橡皮塞,向右侧的空筒中装人一些固体颗粒,如锌粒,再盖上橡皮塞。
3.2向左侧空筒中加人约15ml的稀酸。
3.3需要反应时打开限速阀,酸液经过U型输液管流入反应装置中与固体接触,产生的气体从导气管排出;不需要反应时关闭限速阀,酸液压回左侧的空筒中,反应自行停止。
4 优点说明
具备启普发生器的优点,而且耗酸量小,仪器洗涤方便,不易破碎,经久耐用,适合在农村乡镇中学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