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英语听力基础薄弱。听说结合。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改进办法,听说结合
Ⅰ。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自身因素造成学生听力学习积极性不高。高职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由于受到以笔试为主,对听力和口语要求不高的考试模式的影响,缺乏相应的听力训练,导致其对听力学习重视程度不够,英语听力基础薄弱,具体表现为:一,语音知识欠缺,英语发音受中文方言影响严重;对听力材料分析费力;对所听的摘要的沟通和反馈,听力教学起不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对听力学习便会产生焦虑和厌学的心理。
(四)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的运用和听力策略的训练。在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一种先听,后抄的上课模式,即:先听录音,不在乎自己能真正听懂多少,等到最后老师公布答案,把答案抄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发现自己之前不能听懂的内容还是听不懂, 之前能听懂的内容反而变的生疏了;同样,很多教师把听力训练看成是简单的答题.答对问题就意味着训练的结束,不去做更多的分析和思考,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课堂活跃度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听力技巧听说结合,听力策略的介绍和训练,而这些技巧和策略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听力能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Ⅱ。这些存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英语听力教学的进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来改进高职英语听力教学
(一)听说结合,对学生从音标开始,进行语音发音及纠音的训练。无论是音标,单词,还是句子,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音义对应模型是听懂,说对,读懂的前提,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从音标到句子的标准化语音训练,首先通过模仿口型,语音,语调,从而纠正错误的发音习惯,然后进行朗读,因为朗读时,学习者的眼,耳,口在大脑的指挥下相互配合,将文字转化成语音,语义。同时,朗读可以矫正和强化头脑中音义对应模型的记忆,可以练习辩音。有效的朗读是听力理解的基础,能直接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发展。听和读一样,同属于理解吸纳性技能,不仅能有效地巩固自己学习的语言,而且也是学习吸收新的语言营养的重要途径。朗读的选材可以很广泛,比如比较浅易的口语经典篇章、各种口语教材,听力教材、精读课本,甚至一些泛读课本,有光碟的先模仿,后朗读。没有的也可以有意识地按英美音调进行朗读,或在老师指导下朗读.学生在从模仿到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英语中常见的一些发音现象,如:弱读,连读,爆破,同化等,培养语感,体会不同的语音,语调对语义表达的不同作用,掌握其变化规律,只要能坚持,很多语言、词汇和表达方法便会随口而出,语音语调也随之会好起来。
(二)改变现状,增强学生听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cssci期刊目录。通过对自己多年来听力教学的反思,并做出的一些尝试,发现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形式多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提问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学生一问一答式,集体回答式和讨论回答式,问题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个体水平来定,尽可能多的培养学生对除听力学习结果以外的学习过程的关注。改变原有的以测试为主的单一模式听说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乐趣,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改变以往“听力材料播放员” “答案公布者”的角色,在给定的听力内容基础上,给学生更多的思维发展空间,起到教给学生听力方法,训练学生听力策略,从而达到掌握其方法和策略的目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其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在进行听力训练的三个步骤过程中,即:听前,听中,听后。教师应做到听前给学生引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预测,听中给出适当的提示,介绍一些听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听力任务,不同的听力内容,不同的问题条件下,运用该技巧和方法,听后对听力内容和过程做好有效的反馈和总结。整个过程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对整个过程要做好监督和检查的工作,帮助学生用心听,及时校正和修补听力中出现的错误和遗漏。
(三)广泛阅读,扩展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英语听力理解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音、字、词、义的分辨和意义的重新构建过程。这些复杂的音,字,词,义的辨析除了与语言学发展和变化有关外,还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听力材料的内容往往涉及英美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及生活常识等,单一的通过字,词,句的意思来理解材料的内容,往往会产生误解,因此,了解他们的日常行为和语言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教师应在有步骤的介绍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扩充自身的词汇量,而且可以从多方面的读物内容中,体会和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以达到熟悉并准确理解听力材料的目的。
(四)借助网络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多沟通,多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广泛的英语听力学习空间。仅局限于多媒体教室或语音室进行的课堂听力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听说结合,一方面,教师可以有目的去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适合的英文广播节目的收听,比如:美国之音 Special English; BBC等,还可以进行一些英文歌曲的欣赏,和英文电影的观看。对这些课外的有声,影像材料的听力,应采取逐遍听,逐遍脱离原稿和字幕的步骤进行,通过反复听,反复模仿,以达到熟练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在教师和学生间建立起课外信息交流的平台,例如:在网络邮箱或群共享平台里,教师可以把一些有助于训练学生听力技巧的各类听力材料进行共享,让学生去进行课外的听力练习,然后将反馈来的练习结果做系统的分析和对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外交流既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广泛的听力学习空间,又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融洽师生关系。
Ⅲ。结束语
以上是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教师应牢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要提高职学生的听力水平,老师们还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合自己学生的听力教学新方案。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冯芝媛《提高听力课教学效果的新途径》山西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1年第一期
[4]李坚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研究[T] 中国科技信息2010 05
[5]雷小川.略论多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师的角色转化[J].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4) : 48-55 .
[6]Nunan,D.:1991,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Hertfordshire: 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 (UK) Ltd.
[7]舒白梅。《外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