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在“李约瑟难题”之后读懂中国的科技精神-论文网

时间:2015-01-24  作者:肖秋剑
”[4]当然不止是编钟,包括建筑、医学、农业等,无一不包含“和”的最高统一。如果说维系生存之道是中国科技创作的终极目标的话,那么追求“和”、“和谐”则是中国科技创作的价值尺度,中国科技的精神也正在于此,它始终以“和”来调试着人类生产生活,进而提高生活质量,不仅是身体的,而且是精神的。再拿中国的瓷器制造来举例。“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比意大利威尼斯开设的第一家瓷器工场早2000多年,素有‘瓷器之国’之称。”[5]这一科技工艺无疑是中华文明的大手笔,科技不仅提供给生命以新的需求,而且优游着人类的精神情感,全然荡漾出一个审美世界。看那大气雄浑的“唐三彩”,绘纹飞动,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甚至是先秦时期的青铜饕餮,都无不强烈地促人去感受生命,去理解人生,去把科技成果的身体享受与精神体悟巧妙联结起来。

置于这样的历史之中,我们再也不能将科技理解得纯粹,再也不能将科技霸主地位确立以及与此相关的非人道主义科技手段的“精湛”应用水平考量纳入到科技精神的定义当中来,科技精神的定义需要重新思量。

二、将科技的与人文的一同指向人生

像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一样,中国科技展望和平,伴随历史一路走来的中国科技也遭遇过挑战、蒙受过苦难,然而历史终究不会放弃涌动生命精进态度的传承的力量,新世纪的中国科技尤显蓬勃生辉,在祖国大地散播光芒。这光芒是温暖的,因为它依然折射出“和谐”、“和”的最高统一,依然坚定地注视着生命,诠释着人生。

行文一开始就谈到:在古老的中国,科技正是生命武器,意图解决生命难题以维系生存之道,但它从来不会把这一武器指向别人,而是指向自己。指向自己即是指向生命,指向人生。

中国科技史中最付盛名的莫过于医学,我们称其为“中医”,浩瀚的中国医学典籍与医学文明正是中国科技考量生命之重的有力论证。中华民族向来注重养生之道,注重颐养性情。人生恍如沧海之一粟,生命苦短,如何保全这一苦短生命便是一个科技难题,而中国科技又无一不将其技术直接对应到生命本身。精湛的医术是用来解决肉体苦痛,这是再也实际不过的科技造化。发达的中医是中国科技之于人生始基的生命意义的见证,之所以享誉千年在于中国科技从来没有懈怠过对生命的探究,而这一伟大的科技成就正是对生命的礼赞,非但如此,在保全了肉体本身的同时还丰富给人精神世界的愉悦。比如中国的“太极”,是养生之道,又是“和谐”生命韵律的自然体现,在这里,人和自然是统一的,科技和人文是统一的,科技和人文作为中国文明的两只翅膀,承载着中国历史步入新的辉煌。

在这里我们也无法避开“李约瑟难题”所引起的对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反思,进而来寻找出中国科技之于人生的意义。英国的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提出:“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6]这一问题被称之为“李约瑟难题”。而许多答案又都将其指控到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近现代中国的人文理性,却在答案之后很少返回来去追问科技创作本身存在的历史意义和人生意义,追问科技存在的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科技从来都不是霸权主义者的征服工具,也不是反人道主义者的生命武器,它一开始就带着生命的良性,带着温热,带着对和谐的向往,起码在东方文明中心的中国是这样。而西方世界震撼中国的“坚船利炮”却始终被看作是这一时期来最具历史感的信仰般的科技,孰不知,这个时候的科技已经失去了它本真的原始味道,或者说科技本身承受了太多罪责,反倒成了替罪羔羊,在这纷繁复杂的充满战火硝烟的科技里,我们再也不能将其描绘成为一种精神,并称之谓“科技精神”。而在战火硝烟的背后,沉浸在人文启思下的中国科技却依然褪不去生命的颜色,需要艰难地来应对生命难题。如此而言,“师夷长技以制夷”[7]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科技思想便是对这一违科技行为的伦理和技术批判,而维系生命和展望和平,更是中国历史惠及给中国科技的道德境界和价值理想。这无疑是平朴而自然的。

科技精神一定要是真的、善的、美的,是要具有生命立体感的,是要关切生命和关注人生的,科技的一切目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究竟要归结在人生意义的历史责任之上的。一切违背人类文明和扭曲人生价值的科技创作都将成为历史车轮前行的绊脚石,势必要被历史的车轮所粉碎,惟独维系生命和惠及人生的科技创新才最具有生命力,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汇聚成一股力量,这力量就是民族历史前行的推动力,是民族文化的文明光环,是民族精神的科技魂。

当下是一个科技创作空前繁荣的时代,中国科技蓬勃生辉,倘若正如“李约瑟难题”所指出的近现代以来中国科技消沉了近三百年,那么新世纪的今天,中国科技便是要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再放光芒。“神州五号发射成功,中国政府声明:‘中国航天的成就属于全人类!’中国人开发月球是为了缔造更高层文明做出了贡献。”[8]相信违科技的历史灾难与悲剧必将被锁进尘封的记忆,中国的科技精神也必将以它的人文情怀温暖一个新的世纪。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重提启蒙:理性主义的反叛_后现代哲学-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西方公平观的历史追溯_启蒙思想-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