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自由之悖论—黑格尔悲剧观视域下的《伊甸园》_悲剧的本质-论文网

时间:2014-12-01  作者:佚名
它指支配宇宙具有形式和意义的神圣之理,是关于阐明万物是什么的本真说明。代表对立伦理力量的“冲突”是“绝对精神”在实践中的应用。它是作为“普遍的之转化为特殊的,并不是成为绝对的另一体,所以普遍的在特殊的之中,只是恢复到它与原来单是普遍的时候的自已所结成的统一。”[21]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个人精神世界都是其外化。因此,人们在认识“绝对精神”的同时亦在于借助“必然”以求“自由”。当亚当夏娃偷嘴那一刻,与“上帝”(绝对精神)相对立的冲突就产生了。从而使“绝对精神”的本真形式不再呈现,人类失去乐园,由此从本质上形成两种生存理念的“冲突”。一面是人类平稳、宁静、合谐的生活状态,一面是求知、探索、勇于实践、不断追求的自我实现。乐园中的恬静同时也意味着平庸的人生及无法掌握命运的悲哀,而偷食禁果意味着窃取知识,摆脱愚昧与混顿,赢得生命的尊严。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资产阶级曾经代表着人类勤奋、进取与独立的精神。然而,他们在砸开封建枷锁的同时也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22]而培根和洛克所预言的那个智慧理性的人间天堂并未出现。人类像浮士德一样,仍然在追求自由中头晕目眩。狂饮知识、畅想自由使人类与“绝对精度”疏离。也正是凭借对“绝对精神”现实转化物(冲突)的认识、思考、发现与解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接近自由状态,即向终极真理的回归。

诚然,没有“冲突”不成悲剧,然而徒有“冲突”亦不是黑格尔所指的悲剧。那么悲剧何在?黑格尔认为它产生于辩证法之中,因为“悲剧的目的和人物性格各有辩护的理由和必然性。”[16:287]所以,特征二,即悲剧中辨证法的应用。“冲突”毕竟是“绝对精神”体系下的“双胞胎”,它的反命题就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辩证的“调合”。所以“在黑格尔看来,悲剧冲突的根源在于各种代表实体性力量(伦理力量)的人物性格。这种性格所代表的伦理力量是具有普遍性的和合理的,因而它是神圣的。”[18:307]“而且斗争中的两种精神都引起我们的同情。”[4:167]而问题在于,正是有限的合理性使代表不同伦理理想的悲剧人物心中各自片面、偏执甚至演化为极端化的行动力图维护自己、破坏对方,他们在坚持自己“合理”行动观念的驱使下必然使业已形成的冲突激化直至悲剧的诞生。可悲的是,冲突伦理力量的初衷都是好的,但在求“善”的过程中暴露出彼此的局限;而可喜的是,在某种条件下“局限”是可以转化为更高层次的“善”(即自由)。转化的途径就是“调合”,它代表普遍伦理力量的冲突双方在否定之否定中的扬弃,进而无限接近“永恒的正义”,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而戏剧的任务就是解决或消除这些在不同的个别人物身上各自独立化的那些精神力量的片面性”,[16:248]从而进入理想的自由状态,用宗白华先生的话讲,此刻“空气干净了,大地新鲜了,我们的心胸从沉重压迫的冲突中恢复了光明愉快的超脱。”[23]悲剧作为“艺术作品的任务只是把精神的理性和真理表现出来。[16:288]

四、伊甸园:始于神话时代的自由悖论

诚如上述,“失乐园”影射了犹太先民在憧憬自由中的挣扎与彷徨。他们不停地追问生命的意义,却一度陷入迷茫,于是便创造与绝望相反的叙事,从而把自身放置于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之上,以求在破碎和无序的生命背后,寻找另一重意义和价值,这就是自由的问题。

伊甸园故事绝不是早期文明的谎言和杜撰,在美丽的想象中蕴育着人们对感知必然和追求自由的丰富内涵。事实上,包括《创世纪》在内的各民族神话一向包含着部分真理,神话“是人类灵魂最早性质的记录。”[7:2]亚当按照神的形象被创造,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中,曾经与神亲密接触,这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上帝还取亚当的肋骨造夏娃与其相伴。但亚当夏娃偷嘴吃彻底打破了人类平静的生活。人类万万没有想到获得智慧的同时却陷入到更高层次的矛盾与困惑中。这种悖谬现象正隐喻了人与异已力量对抗中的必然结果,以及自由只可接近而无法企及的悲剧命运。

可以说,人类“原罪”的标签正是在追寻自由的同时被贴上的。人类违背了人神之约,由此受到永恒的流放。正如上帝所担忧的那样“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创世纪3:22)可见,获取智慧使人类拥有了巨大的力量、凿开了通向自由的通道,在人类有限力量与上帝无限力量对比间,人的渺小、羸弱和上帝的崇高、神秘将消失殆尽,这种人神无差别的状况是神不愿看到的,人类被逐出伊甸园顺理成章。这就是自由的代价。

可以说伊甸园通篇都是隐喻。从文学意义上看,亚当夫妇偷食禁果是人类由自由人走向自觉人的隐喻。智慧果实是文明的象征,掌握必然的自由之果。上帝对亚当、夏娃的告诫反证了二人“堕落”的可能性,从叙事功能上讲,暗示了人类渴望自由的深层文化心理。“其中隐喻了亚当与夏娃已有体悟与创造文化的基本心理机能,他们对智慧果的好奇心和接受蛇之诱惑的轻易性也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心理机能的存在。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老子》无为思想与西方经济自由主义的比较_经济人假说-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在华传教士整体对“条约保护”权态度上的变化_条约保护权-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