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自由之悖论—黑格尔悲剧观视域下的《伊甸园》_悲剧的本质-论文网

时间:2014-12-01  作者:佚名
它探索的根本问题即是人的问题。“这个目的始终保留不变且不动摇:它被证明为一切思想的阿基米德点,是一个固定且不可动摇的中心。”[12]可以说,知识由人的需要为支撑,注重人的利益和进步,全部人类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自身。具体到《圣经》“在所有较高的形式的宗教生活中,‘知道你自己’的格言被当作一个无上命令,一个最终极的道德的和宗教的律则。”[12:6]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充分表现出人类骨子里狂放不羁与无拘无束的生命活力,它激发了人类追求自由的“集体无意识”。蒋承勇教授把这种力量形容为:“激荡着人的原始欲望自由外泄的强烈渴望,蕴藉着人的生命力要求充分实现的心理驱动力。”[13]

诚如上述,艺术同样是掌握世界的手段之一。悲剧代表了古希腊艺术的巅峰。黑格尔说戏剧可视为诗乃至一般艺术的最高层次。陈鼓应进一步认为“悲剧是抒情诗的最高发展。”[14]悲剧是希腊人自我认知哲学思考的诗化表征。鉴于此我们说,“悲剧自然是最高形式的戏剧艺术”[15]诗的重要任务就在于使人认识到精神生活中各种力量。而作为戏剧,文学中各种“母题”一直是人们的终极思考。人们怀揣着这些终极疑问以各种不同的文类加以表达,希望破译“斯芬克斯之谜”,“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16]本文提出悲剧问题的意义不旨在对戏剧艺术作深入的探讨,而是要竭力挖掘伟大的舞台艺术之所以伟大的人性内蕴。文类形式多姿多彩,但是作为人性中一股向往自由的内趋力始终贯注于众文类背后,且蕴含着一种人类从未泯灭的生命活力与问“道”精神。悲剧是我们认识宇宙、观照人生、洞悉人性的一面多棱镜,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蕴和“净化”功能,其美学张力在于“悲”的幕后是获得真善美的“喜”,此乃悲剧穿越时空供世人咀嚼不厌的价值所在。黑格尔悲剧观价值正迎合了人性中这种追寻自由的探索本质。

三、自由之悖论:黑格尔的悲剧观

如果说从古希腊伯里克利时期到中世纪,大多数悲剧理论家始终围绕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基础上扩展延绅。那么,随着文艺复兴“人”的意识的觉醒,基督教在西方所确立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由人与神、灵与肉、人间与天国的外部对立发展为人的欲望与理性的灵魂对立。时代的转换使悲剧论更侧重探寻人类的精神世界。这表明悲剧从“剧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演进,以体验人性、有益人生、严肃思考、认识自我为目的给予其以新维度的理解。童明教授认为:“亚里士多德研究的是后期悲剧的形式,戏剧情节的形式,却没有回答和悲剧内容相关的问题:悲剧的精神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从悲剧中得到愉悦?”[17]两个“问号”划界了近代悲剧论的时代区间,同时亦提醒世人更明确认识悲剧精神本质的问题意识和价值目标。对此,汉密尔顿以为:“悲剧是高于、超越了痛苦的不谐之处的东西。但是一部悲剧为什么使我们产生了这样的情感,悲剧的最本质的成分是什么,这些问题只有黑格尔一个人做过探索。”[4:167]黑格尔在悲剧发展史上坐标鲜明,有学者认为:“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对悲剧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的理论家不乏其人,但是真正能与亚里士多德相比的却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黑格尔。”[18]“他不但超过了亚里士多德,而且也超过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所有对悲剧本质作出种种解释的人。”[18:10]黑格尔悲剧论代表了近代西方戏剧的人文精神,推动了悲剧学说史由“情节中心说”向“性格精神中心说”的方向性转折,甚至于说“悲剧惟一的主题是精神的斗争”[4:167]作为剧种,悲剧曾给予观众带来巨大的愉悦;而作为对生命的感知,却更能以其思想的穿透力与生命丰满的音乐性经受起时间的过滤。因此,我们说悲剧的本质乃是在“悲”的基础之上升华为参悟人生之“喜”,此可谓悲剧精神之根本。“严格说来,希腊悲剧所产生的戏剧效果并不是悲,而是一种具有人生哲理意义的困惑与恐惧之情,一种对剧中人物遭受苦难的深刻的同情。”[19]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同样认为:“悲剧是一曲关于不可弥补的损失的悲歌,也是关于人的永生的欢乐的颂歌。当悲伤的感情终于转化为欢乐、死转化为不死时,正是表现悲剧的这一深刻的性质”。[20]汉密尔顿把悲剧形容为一种奇异之物,“悲剧向我们展现了痛苦,却由此给我们带来快乐。它展现的痛苦越大,情节越可怕,我们感到的快乐就越强烈”[4:165]也是这个意思。黑格尔的悲剧论正是从人性的角度入手体验人类灵魂的二律悖反。用诗歌的力量去描述那无法解释的东西,虽然它未必给人们带来确定的希望,然而,哪怕一点感想、感知甚至信手拈来的感动即足矣了。

黑格尔认为,悲剧从本质上讲在于表现两种对立的普遍伦理力量(人生理想)的“冲突”及其“和解”。而感知生命中的“冲突”与“和谐”本身就在于体验人生、探寻自由。基于其哲学根基,其悲剧论亦呈现出两大特征:其一,“冲突”源于“绝对精神”的世间外化。从本体论上讲,“绝对精神”基本等同于我们常讲的“上帝”、“道”、“意志”、“逻各斯”“数”等。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老子》无为思想与西方经济自由主义的比较_经济人假说-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在华传教士整体对“条约保护”权态度上的变化_条约保护权-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