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西周金文入韵字声调考察_押韵

时间:2011-06-13  作者:秩名
上文中难以确定的去声独用例放在整篇铭文(例②)中来看,还是很有规律的。

总之,西周铭文入韵字的平、上、入三声分立是比较明确的,去声暂时没有充足的材料来证明其分立,但因铭文用字较少,不能以偏概全地说西周无去声,在此,我们暂从西周时期平、上、去、入四分说。

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周金文集成》,中華書局。(第1冊,1984年8月;第2冊,1988年4月;第3冊,1989年4月;第4冊,1986年7月;第5冊,1985年6月;第6冊,1988年4月;第7冊,1987年4月;第8冊,1987年4月;第9冊,1988年4月;第10冊,1990年4月;第11冊,1年4月押韵,第12冊,1993年12月;第13冊,1994年9月;第14冊,1993年1月;第15冊,1993年10月;第16冊,1994年12月;第17冊,1992年4月;第18冊,1994年12月论文格式范文。)

2劉雨、盧彥:《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3胡安順:《音韻學通論》,中華書局出版社,2003年版。第288頁。

4表示銘文所出《殷周金文集成》的卷數及銘文在《集成》中的序號,7.4114,表示銘文出自《殷周金文集成》第七卷,第4114號。

5這裡獨用、合用的音韻標準為上古韻部。

6這裡的平聲字包括中古平聲字以及經考察、與中古聲調不同的“用”字。

7唐作藩:《上古漢語有五聲說——從〈詩經〉用韻看上古的聲調》,《語言學論叢》第33緝,商務印書館,2006年6月,第1頁。

8同上。

9這裡的聲調主要以《廣韻》聲調為依據,獨用,指《廣韻》同聲調的字押韻。混押,指《廣韻》不同聲調的字押韻。

10 平聲獨用也包括上文所證的“用”、“享”、“令”等上古平聲字參與押韻的情況。

11分押,指兩種聲調各自獨用數的總和,如:平上分押數=平聲獨用數+上聲獨用數。下防此。

12 見唐作藩:《上古漢語有五聲說——從《詩經》用韻看上古的聲調》,《語言學論叢》第33輯,第2頁。

13 享,上古平聲。見本文“二-1”部份。

14 令,同上。

15 “肇取”,原拓字形為,《殷周金文集成引得》釋為“、又”。


参考文献
〔1〕周祖谟,问学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6.
〔2〕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第四卷,2003.第五卷,2003年.第六卷,2002年.第七卷,2002.第八卷,2002年.)。
〔4〕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M】.中华书局,2001.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M】.2001年版。
〔6〕刘雨、卢彦:近出殷周金文集录【M】. 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7〕胡安顺:音韵学通论【M】. 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88页。
〔8〕王力:诗经韵读【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9〕唐作藩.上古汉语有五声说——从《诗经》用韵看上古的声调【J】.语言学论丛. 2006(33).
〔10〕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1〕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顺应论中的“三个世界”看语境对语篇连贯的影响
下一篇论文:关于《庄子·齐物论》一处释读的探讨_图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语文教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语文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