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注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完善教学服务平台。
论文关键词:开放教育,教学组织,个性化,完善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从“试点”转入常态,学校发展开始从量的扩展转变到质的提升,内涵建设成为广播电视大学现阶段发展的关键词。开放教育灵活的办学形式、较为丰富的网络资源、日趋规范的学习模式等都为这种“开放教学”形式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并支撑着她的成长,然而随着学习者自身条件的变化、学校开设专业的不断拓展,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完善教学服务平台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通过先进的媒体技术连接准分离状态下的师生教与学的过程,这是媒体技术发展对人的解放与人际关系的延伸。然而学生学习主要通过媒体来进行,人机交互多,极易产生学习的枯燥感。教育技术,应用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媒体资源,创设科学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服务平台。
通过“试点”阶段的课程资源的建设,我们的教学平台的资源在不断的完善,但是一些传统教学思维惯性的因素在课程教学平台的搭建上还是有所体现,最突出的就是平台的切实的服务对象上,究竟是体现在服务于课程辅导教师的教学还是服务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我们的课程资源在电大在线平台上分布在“教学文件”、“教学辅导”、“IP课件”、“直播课堂”、“其他”等栏目个性化,各个环节的内容都是比较齐全,可是对于一个没有课程基本认识不能形成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出入电大门的学习者可能找不到一条引领自己能够自主学习的主线上,同时也无法在一个界面中找到自己从入学、课程学习到课程考核以及毕业等学生最为关注的一系列信息,因此学习平台的搭建与完善不能仅仅以资源的丰富程度为单一标准而更应该切实的以初学学习者的角度去设计,学习资源固然重要,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提供也同样不可忽视。
二、完善教师的一体化学习设计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注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实践是在“双边”活动中实现的论文网站大全。这样就要求我们在提供教学服务上应由教师对教学活动和过程进行整体策划和设计。
同时,真正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师也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学习者真正的教师应该是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教师只是这些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就是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的条件通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了解与掌握进行有机的组合,从而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引导、指导、辅导以及督导而教学资源组合的本身也恰恰是引导学习者在结合自身个性化的条件养成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动机、建立学习策略的重要一环,只有使学习者真正的学会学习,“开放学习”才能获取真正的现实意义与发展的基础。
对于教学手段,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利用双向视频、BBS讨论、小组学习等形式,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从重视教学的内容切实转变的重视教学的方法,要使学习者学会学习,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上”,通过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服务体现到学习者学习的可持续性上,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
对于教学一体化设计的完善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成为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协作者、教学资源的加工者、教学内容的创新者,从而将分散的教学资源、多样的学习形式有机的链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并以自己的不断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来不断的完善教学一体化设计。
三、完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是保障学习者主体地位的需要。固有的教育形式与内容,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量身定做的需要,我们对知识的需求与以往有所不同---- 可能不再需要完整的固定课程 ,而是能够按照我们已知或未知的具体情况而更加有针对性地高效学习。教育不再受到地理区域的限制,现代远程教育在通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课程教与学过程的开放化,那么它也完全可以借助个体完善的系统构件,积极利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包括类别的进一步开放。
洛阳电大在坚持省校“两导两学” 和我校“组合式教学模式”为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将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集中型的教学支持服务,一类平面离散式的教学支持服务。
对于直接集中型的教学支持服务,主要是对在相当的区域范围内,专业人数少、学员极度分散、教学难度大的学员提供的个性化,主要是通过中央电大、省电大的一些专业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试点来推行的。在这些专业课程教学及考核试点中,中央电大、省电大,通过统一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环节、整合教学资源、集中实施直接在线课程教学、集中改革考试方式等形式为学员提供直接的教学支持服务。对于这些学员,我们在管理中重点是使学员明确试点教学的参与方式、网上教学安排的具体内容、考核改革的具体内容,强化学员参与网上教学的意识与能力,组织学员按时参加课程在线教学。
对于平面离散式的教学支持服务,也就是学校面对的常态的教学组织安排,我们主要通过考虑学员的分布、人数、集中的时间、课程的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应的安排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于像公共英语、数学等基础性实用性极强而学员自身条件又较差的课程,我们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组织课程面授通讲,重点是要突出学员基础知识的习得,课程知识的强化与转化,有效指导学员参加教育部的网络统考;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学习人数较多且课程难度较大的专业主干课程,学校采取集中辅导的教学形式,以课程为单元、以强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应用为目标;对于学员相对集中,工作时限要求较强,学校根据学员的工作情况,集中时间对学员进行课程辅导;对于专业人数很少学员分散、专业难度不强、网上学习资源相对丰富的此课程,学校采取阶段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在学期中、学期末有针对性地对学员提供导学服务。
四、完善教师团队建设
2007 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中提出要“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教学团队建设受到高校的重视,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内,它的组织模型、功能作用及运作机制等都还有待于探索。对于以系统办学为特点的电大来说,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应成为其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广义的远程教育教学团队在组织结构上应包括教师团队、技术人员团队和管理人员团队论文网站大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团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其作用不能相互替代,但又有一定的交叉。但在教学模式建构中,起基础作用的是教师团队。狭义的教学团队则指在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分布在不同岗位,或者被赋予不同角色的教师所组成的教学群体,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涉及到中央电大、省级电大、教学点的职责分工及其实现路径等较深层次问题。我们在教师团队建设上应明确指导思想、创新运行机制,通过项目带动、责任带动、教学联动个性化,充分整合电大系统的教师资源,在整个系统内协调运作完成教学工作。教学团队建设本质上是教学组织形式问题,在教学实践层面则表现为系统运作,通过全系统教师的共同努力,以更加专业化的组织服务,承担单个教师的部分教学职责,以优化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五、完善教学评价模式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评价既是教学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评价内容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与环境、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价,核心是以考试和测验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以教学评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过程。教学评价又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分,根本目的是要实现教学目标,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
开放教学转入常态,我们在平稳发展的同时也都在面临着教学组织的一些困难,尤其体现在专业人数相对较少以及课程教学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同时我们面对的学员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年龄逐渐年轻化、缺乏相关的从业经验或者是专业知识,而这些都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完善教学组织形式,以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目前我们所做的努力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但还有很多方面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周蔚.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研究———一项对学习者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2005,(3):43-65.
[2]王春莲,马秀峰.高校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现状调查[J]. 开放教育研究,2006,(2):46-49.
[3]徐晓辉.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与需要的调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4):25-27.
[4]钱晓群.网络教育服务质量学生满意度实证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7):5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