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开放教育英语专业课堂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_制度文化

时间:2012-05-05  作者:林列英

论文导读::本文从课堂文化的理论出发,通过开放教育英语专业课堂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构建氛围文化、对话文化和质疑文化三种新型课堂文化来改革开放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并建立严谨有序的制度文化作为支撑。
论文关键词:开放教育,课堂文化,制度文化
 

一、课堂文化的定义和组成

文化这个词语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类通过后天习得并形成的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事物。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指一定社会群体通过后天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行为,它是特定的生活方式的展现,包括观念形态、行为方式等,是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因此,我们暂且可以把开放教育课堂文化定义为:在开放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课堂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其结构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部分,即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经验、语言符号。价值体系是指课堂环境中师生对其教学及内容进行价值判断的各种观点、信念等,如教学观、学习观等,其构成课堂文化的观念层次。思维方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对知识经验进行加工处理的各种策略,它构成课堂文化的行为规则。知识经验指课堂教学所涉及的各种概念、定理、命题以及事实等内容。语言符号成为了课堂文化教学活动进行的媒介。由此可见,课堂文化充盈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末,渗透于师生之间,并延伸到课堂内外。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问题。

二、构建新型课堂文化,改革开放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文化

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但是如何达到这种其乐融融的境界呢?这当然离不开我们师生之间共同的努力。

1.用轻松的环境来调节课堂氛围

英语教学需要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来消除或者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做一些环境的布置制度文化,比如说把传统的排列式的课桌椅摆放成环形,学生可以自由随意地坐成一圈来进行语言的交流;并且在课前或者课间播放一些经典的英文歌曲来调节学生的情绪;也可以提前打开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上课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发挥。

2.用肢体语言来带动课堂氛围

教师如果能够恰当的运用肢体语言,比如亲切的微笑,温和的目光,得体的手势,都能使学生如浴春风。成人学生不像小朋友,有时候上课不是特别专心。这时候如果我们老师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批评指正,可能会挫伤该同学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教师不妨一边上课一边装作不经意的走过去,静静的站在这位学生的旁边,相信不一会儿,学生就会意识到老师的意图。偶尔学生会因为工作或者家庭的原因上课迟到,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轻轻点头,用手势示意学生进来,这样既可以避免打乱上课的进度,也可以避免影响整体上课的氛围。教师的态度不仅能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同时,学生也会因此而加倍的尊重教师,在这种互相尊重的氛围中更加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输。

3.用教师魅力来营造课堂氛围

得体的着装,优美的语言,睿智的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些都能够深深的吸引学生核心期刊目录。所谓“亲其师而乐其道”,学生有时候会因为对教师的喜爱而对其上的课充满期待。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挖掘学科的内涵。因为我们的学生对社会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和经验,如果单纯的讲解,可能打动不了学生的内心。而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因此,优美的语言无疑能使课堂添彩增色。比如英语教师在讲解英文版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时,可以这样对学生说:“同学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大家都很熟悉,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英语教师用动人的语调朗诵诗歌之后,再用优美的语言对诗人和创作背景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分析,无论是从形式到内涵都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和共鸣,让课堂洋溢着文化的气息。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对话文化

所谓课堂对话就是指在开放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在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言谈和倾听来进行双向的交流和沟通。这种对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交流,首先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制度文化,也就是说,教师不再是唱独角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享有主动发言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利。其次是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必须是平等的,不管学生具备怎样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发现美的眼光去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语言来赞美和鼓励学生,用巧妙的衔接来组织和调控课堂的对话。不能让课堂对话成为一部分或者少部分人的对话。

比如在讲授《外贸实务流程》这门课程时,由于很多学生都来自于外贸公司,所以部分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在组织课堂对话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个讨论组,并且把这些学生分配到每个学习小组中,为学生之间的对话创造条件。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不太活跃的学生先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然后再让活跃的学生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来进行点评。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之间也有机会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并且在分享的过程中,也传递了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同时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课堂对话文化。

(三)构建思维探究的课堂质疑文化

“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在课堂中积极提倡质疑文化,不仅可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同时也可以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开放教育强调学生“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教学理念,但是如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形成性作业和期末考试固然是一种,但是由于其周期较长,无法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因此,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鼓励学员来提出问题,并且引导他们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质疑文化和对话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到有效的启发和交流。

1.构建质疑文化的前提

由于质疑文化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挑战,所以我们的教师首先应该调整好心态,以开放、接纳和包容的的心胸来面对学生的疑问。其次,要积极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不能固步自封,要有足够的实力来解答学生的疑问。再次,教师要积极创造情境来搭建一个言论自由的文化氛围,并切实落实到课堂中去。

2.实现质疑文化的环节

课堂教学是一个以知识唤醒知识,以思维引发思维,以问题激发质疑的过程。以英语教学为例,我们来解析实现质疑文化的各个环节。

首先,在学生自学环节,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自学任务”,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索教学资源中的答案,在探索的过程中唤醒或者重构已有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提出质疑。

其次制度文化,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留出一部分时间来答疑解惑。这样有疑问的学生就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先不做评价,而是让其他学生来回答。在交流中,让各种思想的火花得到碰撞,求同存异。最后教师可以就相对集中或者学生无法自我解答的问题进行指导并作适当的分析说明。比如有同学在英语文本中看到“Uncle Sam”这个词,很多同学对为什么“山姆大叔”翻译成“美国”不甚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词的出处了。同学们的回答千奇百怪,甚至有同学想到了“汤姆大叔的小屋”。最后,老师可以适当的作个小结:事实上,这个词源自1812—1814年间美英战争时期的一个历史传说。相传在纽约州的特洛伊城(Troy))有位年长的肉类加工商,名叫山缪尔?威尔逊(Samuel Wilson)。他勤劳、诚实、能干,很有威信,人们亲切地叫他山姆大叔(Uncle Sam)。他也是一位爱国者,与父兄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核心期刊目录。在1812年的美英战争中,他的工厂与政府签了一份为军队生产桶装牛肉的合同,美国政府每当收到他交来的经其亲自检验合格的牛肉,就将肉装入特制的木桶,并在桶上盖上US的记号。由于Uncle Sam的首字母是US,而美国(The United States)的缩写也是U.S.,于是人们便把这两个名称合二为一了。当地的人们就把“山姆大叔”当成美国的绰号,并逐渐流传开来。”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顺便把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再和同学们作个讨论,这样,举一反三,同学们学习的兴致一下子就提高了。

再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共同学习的探究者。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来提出质疑,也可以以学习者的身份来共同对知识的内涵进行挖掘和梳理。比如: 英语老师可以这样提问:我们在阅读英语文章的时候,经常会看到B.C.或者A.D.的表达法。很多人也知道前者表示“公元前”,后者表示“公元”。那为什么会用这两种缩写法,大家知道吗?

尽管“B.C.”的缩写不少学生都知道,但是有些同学会回答“B.C.”是“Before Century”的缩写,但是其实是指“Before Christ”……那为什么“A.D.”用来表示“公元”呢?老师可以进一步设问。有些同学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既然相传耶稣生于西元元年,之前的称为“Before Christ”,那之后的不是应该是“After Christ”么?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种思路是否正确。但实际上在这里,“A.D.”的全称是“Anno Domini”,来自于拉丁语。在拉丁语中,“dominius”相当于“lord”(上帝),“Anno Domini”表示的便是“in theyear of our Lord”的意思。通过这样的质疑和讨论,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而且也把英语文化知识潜移默化的传达给了学生。

最后,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留一些思考题给学生,让学生课外进行独立的思考并通过多种途径寻求答案,以便于在下一次课的时候进行研究和讨论。这里的多种途径可以是学生查阅各种资料或者通过网络来答疑,也可以是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来互相合作和交流,质疑文化从课堂开始,形成一种思维文化制度文化,并且最终将这种文化延伸到更加深远的领域。

三、以人为本,建设严谨有序的制度文化

(一)建设和谐规范的学校制度文化

没有科学的管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就难以开展,这样必然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有序进行,课堂文化自然也无从谈起;当然,不恰当地强调制度的严格,也容易造成人的创造欲望窒息,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因此,学校管理既要科学规范,更应体现人文精神,要人格化、弹性化,充分尊重人,相信人,“管是为了不管”,要以积极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建设和谐规范的学校制度文化。

(二)建设民主公平的班级制度文化

建立民主管理流程,课堂上的各项管理制度、办法、方案和措施的产生与改变都要符合民主程序。首先,各项制度可以由师生共同创设,但是尽量尊重学生的意愿。其次,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制度由大家共同制定也必须所有人都积极遵守。再次,在制定各项制度的时候应该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尽可能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帮助,将制度文化和学生的实际工作、生活相联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徐玲.价值取向本质问问题[J]. 探索,2002,2.
[4]任平.交往实践观-21世纪中哲、西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汇点[J]. 社会科学战线,1998,2.
[5]张莲.问答、交互与课堂话语——一位高校英语专业教师的课堂话语个案分析报告[J].中国外语教育,2009,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交际法条件下词块与成人英语口语流利性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论文:串家大娘一把手—英语疑问句总结_创造性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