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日、一周甚至一年生活中,教师交替使用收和放的策略来安排儿童的活动。收就是教师安排的、有组织的、以静为主的活动;放就是儿童自选的、自己开展的、以动为主的活动。一日中,收就相当于吸进的时间,放就相当于呼出的时间;一周中周一、周五老师会使用收的手段,周二至周四会使用放的手段;一年中春、冬教师多会放,夏、秋老师多会收。可见,在华德福教育里,幼儿总是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习着。
在华德福幼儿园里,幼儿会收到“天然的礼物”作为游戏材料幼儿教育论文,比如树叶、木头、沙、水、石头、动物。这些天然的礼物富有生命,却非常简单,幼儿必须开动脑筋,必须非常主动地创造他们自己的玩具,自己的游戏情景。材料不会告诉幼儿它们想做什么,幼儿也不能告诉材料他们想要材料成为什么,所以就用这些简单的材料,幼儿创造了整个世界。他们盖房子和宫殿,他们建造轮船、火车和火箭。他们把外面的世界中得到的经历带进游戏,变成他们自己的体验。
华德福教育里,提供给幼儿的第二个特别东西就是“未完成的玩具”。这些玩具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原材料,即使是洋娃娃,它的脸上也只有三个点代表眼睛和嘴,有的甚至没有五官。华德福教育认为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展开想像,开展真正的游戏。
(二)艺术
斯坦纳认为教育应该是一门艺术,不管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得用心用时去感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在华德福幼儿园里,艺术的气息渗透到每个时刻,每个角落。在专门的艺术课上,孩子们可以学习合唱、演奏、舞蹈、朗诵等等,还有手工课,孩子们自由地画随意得涂,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是独特而充满创造性的。幼儿不会担心玩时把衣服弄脏而受到老师的责备,因为这是真正的玩中成长。甚至老师也会和孩子一起创造:玩沙子、建城堡、捏蜂蜡……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艺术是真正手脑结合的活动。
除了艺术课、手工课,在日常各个环节都有艺术教育的痕迹。做游戏时打节拍、讲故事时表演、园艺劳动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甚至点名都是有节奏的。
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从而极大地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充满艺术气息的教育又能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真善美的执着和追求。善于等待,不急于灌输知识,结果幼儿能很快乐且有个性地成长,这就是华德福幼儿教育的魅力所在。
五、课程评价
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儿童的发展是不公平的。华德福重视个人的进步,不强调竞争。因此,华德福教育极力避免类似于考试、比赛和排名次等评价给儿童带来的不良影响。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评价是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的。教师是良好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幼儿日常表现的点点滴滴,如画的一幅画、朗诵的一首诗、堆的一座城堡……这些他们成长的足迹都被真实地记录下来。每学期期末教师都会把这些作品展现给幼儿与家长幼儿教育论文,没有“分数”,只有对幼儿十分全面的描述性语言。幼儿得到的不是排名的恐惧感,而是个性的展现,对自我能力的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探索每个幼儿所能发展的最大潜能,尽量承认和鼓励每个幼儿的努力。
六、启示
世界上第一位华德福幼儿老师Elizabeth Grunelius曾经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而童年的时间却越来越短呢?”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童年?过早地开发智力,得到的是什么?童年应该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幼儿应该是在游戏、玩乐中成长。华德福教育已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实行了“真正的儿童中心课程”,基于对整个人类与社会追求自由、个性的假设,它倡导的教育也必然能促进儿童获得真正的发展。从华德福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中,可以看出,华德福教育把幼儿当作教育的主体,教育是要为了促进幼儿发展而进行的活动,在华德福幼儿园里总是看到幼儿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杰作。相比之下,我们现实教育中,更多的是把幼儿当作教育的“被压迫者”,不管适不适合,所有幼儿都要完成既定的目标。在效率至上的今天,过早地开发幼儿的智力,剥夺了他们幸福快乐的童年,使孩子从学龄前就一直不堪负重,这样的教育如何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呢?
参考文献:
[1]桂勇.华德福教育: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2).
[2]陈园园.华德福学校教育的实践探索[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杨志贵.因性施教顺势育人——谈德国华德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与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3(6).
[4]费广洪.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理念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
[5]张娜.迈向儿童灵性的教育——华德福幼稚园在美国的实践[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1).
[6]斯坦纳著.卢安克译.适合儿童的成长[EB/OL].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