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观及其启示_幼儿教育论文

时间:2012-10-11  作者:何婷婷

论文导读::华德福教育。华德福幼儿教育发展如此迅速。与它独特的课程观息息相关。
论文关键词: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观
 

华德福教育,由奥地利的思想家、人类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 (Rudolf Steiner 1861一1925)根据自创的人智学理论、三元社会秩序理论以及七年发展周期理论创立的一种教育模式。它诞生于一战后的德国,在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影响下,与蒙台梭利教育学、耶纳教育实验、道尔顿教育学、弗莱纳特教育学齐名,被称为欧洲大陆改革教育思潮的五大代表方向。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诞生于1919年德国的斯图加特,7年后,即1926年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也诞生于此,之后发展迅速,截至2000年,全世界共有63个国家建立了877所完整的华德福学校,1706所幼儿园。我国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于2004年9月在成都建立,随后上海、广州、深圳、茂名、武汉等地也陆续出现华德福学校或幼儿园。截止到2011年3月,全国各地在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幼儿机构已经超过了80所。华德福幼儿教育发展如此迅速,与它独特的课程观息息相关。深入分析华德福幼儿教育的课程观能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思想基础

一般认为课程有4个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其实,在这4个要素之前,还有一个更基础的要素,就是对人(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假设所组成的框架。这是一个课程体系的思想基础,是确保一种课程模式不断发展的源动力。斯坦纳提出的三大理论基础就是华德福教育,尤其是它极具特色的课程,不断发展的“活源泉”。

(一)人智学理论——关于世界的假设

20世纪初,斯坦纳创立了人智学。当时欧洲正处于工业革命后期幼儿教育论文,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却失去了寄托。中世纪传承下来的基督教会令人感到失望,很多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和精神研究者对基督文明进行反思和探索,寻求新的精神生活方式。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方法只能用来研究物质世界,斯坦纳却一反常规,他将科学方法引入精神世界的研究领域,便创立了人智学(Anthroposophy)。人智学来自希腊语, Anthropos译为智慧,是一种不可见的、超于感觉之上的知识,即精神性的宇宙人类学,其研究对象就是人的智慧、人类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斯坦纳的人智学假设:在可见的物质世界之外,还存在着精神世界,但是我们感觉不到,只有通过发展人的潜在能力才能感知。因此,人的精神自由和独立成为精神发展的首要条件,而精神自由和独立是必须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自我改造来达成,华德福教育就是建立在人智学这样的理论基础上,其目标是追求自由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二)三元社会秩序理论——关于社会的假设

斯坦纳关于社会结构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他的“三元社会秩序”理论中。他把社会划分成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三大元素,并认为健康的社会秩序应该是一个三元社会秩序的有机组织,三大元素在各自领域里有自己的使命,且彼此支持。文化生活为经济生活和政治权利生活提供支持,经济生活为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提供经济基础,而政治权利生活又为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提供公平和正义。斯坦纳认为只要这三种生活达到和谐状态,社会生活就是健康而积极的。

然而,三元社会秩序必须建立在新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上,即文化生活独立自主。从社会来讲,社会应该尊重个体,使每个人有充分地发挥个体意识的机会;从个人来讲,每个人都应履行发展自己的心灵和思想,与他人合作、和平共处的义务。以自由民主为原则,人们自愿选择自己适当的社会关系来构成三元社会秩序。斯坦纳一生都致力于美好社会的建构,最终的理想是使个人在文化生活领域中享有精神的自由,在法律政治的生活领域中享有民主的平等,在经济的生活领域中享有社会的互助。而且他深刻地认识到,实现这一美好理想的途径只有靠教育。教育是改革社会的根本力量,健康的个体是健康的社会的前提,只有通过教育,使每个个体得到好的发展幼儿教育论文,最终才能改造整个社会。

(三)七年发展周期理论——关于人的假设

按照人智学理论,斯坦纳认为人的本质可分为四个不同的范围:一是有形的躯体,它是由各种物质元素构成,在物理和化学作用等条件下存在,受物质规律的支配;二是隐性的生命体或以太体,它是人、动物、植物所共有的,如新陈代谢等现象;三是隐藏的感知体或星芒体,是痛苦、欲望、兴趣等情感的载体,是人和动物所具有的;四是自我意识,这是人所独有的,通过自我意识,人类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从而推动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

斯坦纳认为,人的本质的四个不同范围的发展不是同时的,而是通过不同方法在不同时期发生的。教育者只有把握好人类本质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的实施教育活动。斯坦纳将人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从1——21岁,每7年为一个周期,即于1——7岁为幼年时期、7——14岁为童年时期、14——21岁为青少年时期。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身心、心灵和精神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而促进人整体、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从上述思想基础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华德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从而建立健康、和谐的社会。而且个人的发展是分阶段,在幼儿时期,也就是斯坦纳七年发展周期理论中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完成身体的发展任务,包括运动神经的发展、体形的改变等。当然,华德福教育是追求完整人的教育,在幼儿阶段,身体是发展的重点,但是智力、艺术、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华德福幼儿教育也重视人的智力、艺术和道德的平衡发展,尤其重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强调在滋养幼儿心灵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目标是注重健康的身体、敏感的情绪、社会活动能力、丰富的想象和智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寻找有意义的抱负和理想,尤其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教师的任务是唤醒每一个幼儿的潜能,允许幼儿自由地表现和发展个性。为了使其成年后不会迷失生活方向,引导幼儿追求真善美。感恩是幼儿期真善美的核心教育目标。

三、课程内容

鉴于幼儿阶段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健康的身体,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教育论文,滋养幼儿的心灵。所以在这一阶段,华德福教育不提倡“正规学习”,不教幼儿读书、写字和算数,也没有作业本或认字卡,而是强调幼儿的活动、游戏以及想象力的锻炼,注重健康的成长,因此,给予幼儿温暖和爱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在这个充满温暖与爱的环境里发展健康的体质,这是为下一阶段的任务——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训练打好基础。现在很多幼儿教育往往过于心急,过早地进行智力开发,剥夺了幼儿的奇思妙想,剥夺了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带来的后果是幼儿长大后缺乏思考、缺乏创新。

除了温暖与爱,华德福教育还非常重视课程内容的生命意义。斯坦纳反对将原本具有生命意义的事物脱离生命而孤立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而且在12岁之前通常不给孩子们讲无生命。教育应该促使儿童在身体和心灵上与自然协调,所以,华德福幼儿园的环境、材料都是自然的。在这里,幼儿们好像是生活在19世纪,房子是古堡式的,户外环境保持自然的泥土芳香,路面不是水泥或塑胶铺成的,游戏场地就是很天然的沙、土、石头、木头搭建而成。除了自然的户外环境外,室内的环境也都是用天然材料——羊毛、棉布、丝绸、木头、花草、石头等布置而成,整个教室充满浓郁的生命气息。斯坦纳认为人和自然界的万物息息相关,华德福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使儿童能够观察和感受自身和大自然的变化节奏,引导他们体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天地万物之一。所以,在华德福幼儿园里,幼儿所用的材料都是天然的,没有任何像积木、积塑这样的塑料加工玩具。

四、课程实施

华德福教育坚信“万物应有时”,一切都应该按照它自己的时间发生,儿童的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如若提前完成下一阶段的任务,表面看来发展很快,其实就如种树一般,早期大量施肥,树会长得很快,但木头里面很脆弱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在第一个周期里,儿童的发展又分为三个小阶段,每个阶段也有其发展的主导任务。1—3岁幼儿学会三个重要的生存能力:挺身坐起、走路和说话;3—5岁幼儿会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5—7岁孩子们指尖运动变得灵活,开始会想象有图象和做计划性的游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发展任务,华德福学校采用整段式教学。一个主题会延续4至6周,作为每天早上的主要课程。

华德福幼儿园不提倡“正规学习”,所以也就没有固定的课本、书、作业,幼儿主要是通过耳朵、眼睛、口头表达和动手模仿来学习,幼儿能运用周围的一切东西,借助想象力把每种东西变成新的或“活”的东西。所以,华德福幼儿园的课程实施的方式主要包括游戏、讲故事、做美工、艺术表演、户外运动、照料小动物、做面包、做家务,等等。这些活动其实就是幼儿的日常生活经历,幼儿可以真正地通过玩来成长,整个活动中幼儿身心都是自然的,没有强迫。其中,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中的游戏与艺术教育最具特色。

(一)游戏

幼儿阶段,发展健康的身体是主要任务幼儿教育论文,所以在华德福幼儿园里,游戏被视为最适合幼儿的一种教育方式,游戏本身就可以促进幼儿发展,它不是作为教学的附属物,一种学习知识的手段。它相信创造性的活动和游戏能使幼儿学到许多东西。

在游戏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华德福幼儿园里产生了非常有特色的呼出的时间和吸进的时间以及收放策略。

在华德福幼儿园里,一日活动主要有两个时间段——呼出的时间和吸进的时间。早上,先是呼出的时间段,幼儿在室内或室外自主游戏,老师通常不引导,在安全的界限内,幼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的游戏时间里,幼儿会帮忙做面包、做黄油,也或建房子、轮船、城堡等等。接着是吸进的时间了,幼儿需要集中一会,先是收拾玩具,然后是晨圈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于音乐、动作、老师身上,晨圈时间10分钟或20分钟。这时,上午时间就差不多了,吃完点心,接着又是呼出时间,幼儿可以到户外活动。户外活动结束后,他们回到房间里,再有个安静的吸进时间段,孩子坐着听一个故事。很显然,一日中,呼出时间占绝对优势,而在呼出时间里,幼儿都是从事游戏活动的。幼儿的游戏多种多样,如拍手、跳跃、全身的运动;或是随意使用木头、石头、树枝、树皮、松果、布条等自然的材料在地上搭建自己的小农场、村庄、城堡和家;玩沙、玩水、捏蜂蜡;还可以自己编故事、表演情景剧,模仿成人生活等等。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图”的运用看语言活动中的师幼互动_幼儿教育论文
下一篇论文: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的实践与探索_启示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幼儿教育论文
最新幼儿教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幼儿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