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表达型问题
表达型错误是指对原文的理解基本没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翻译技巧和翻译实践,语言基本功较差,拘泥于语言表面形式和结构,翻译出来的东西不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在英译汉中出现“欧化”现象,在汉译英中又出现“中式英语”。
“欧化”汉语主要是由于学生未能摆脱英语语言形式的影响,对原文句子结构亦步亦趋,充满着“翻译腔”,从而产生蹩脚别扭的汉语句子,尤其是对英语长句(主要是定语从句)的翻译。
例1:Theywillmisstheritualinteractionthatgoeswithawelcomingcupofteaorcoffeethatmaybeaconventionintheirowncountry.(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课)
译1:他们会怀念在他们自己国家已成为是一种习俗的伴着喝咖啡或喝茶的礼节性交流。
译2:他们会怀念那种一边喝茶或喝咖啡一边进行的礼节性交流,这也许是他们自己国家的一种习俗。
分析:比较两句翻译,我们肯定觉得译2顺口,译1其实也没什么错误,但是总觉得拗口,因为中心语前面的定语太长了。翻译时把英语长句拆成短句,定语拆开更好。
“中式英语”俗称“Chinglish”,它是受汉语思维影响而产生的不地道的英语。
例1:希望你能来参加晚会。
错译:Hopeyoucancomejointheeveningparty.
正译:Wehopethatyoucancometotheeveningparty.
分析:汉语中一些习惯表达方法比如“吃了没?”等等是缺失了主语。但是英语是注重主语句法功能的,缺失主语的前提下往往要增补主语以期表达的准确。
例2:我认为他不会赞同你的。
错译:Ithinkhewillnotagreewithyou.
正译:Idonnotthinkhewillagreewithyou.
分析:英语有些词在表达否定意义时需要将否定词前移,而汉语当中则不存在这样的现象,因此否定表达不当也是常见的中式英语之一。
四.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翻译输出能力的几点建议
1.教师和学生都应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Swain的“输出理论”指出了语言输出能强化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和巩固。翻译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综合体。汉译英练习帮助学生提高用词的准确性,减少语法错误,并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英译汉练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通过上下文推断语境意义的能力。通过英汉互译,使学生在语言输出的同时也能获得可理解输入,掌握英汉双语间的对应转换规律,发现自己中介语言的错误和鉴定英语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陈晨春、李桂民,2009)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翻译教学是必要的、可行和有效的。
2.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适当讲些翻译技巧和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历来存在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翻译教学是个问题。笔者认为可在精读课中穿插翻译教学,采取课上精讲和课外练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说在每个单元适当介绍和讲解一些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诸如词义的选择和引伸、词性的转换、增词法减词法、反译法、引申法、拆句法和并句法等,并结合课文和练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平时在对课文中的从句、长句和难句进行分析时,可结合实际随时进行翻译讲练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对课文理解得更准确、更透彻,又练习了翻译技能。还可以每两节精读课中抽出十分钟来进行翻译练习,采用讲评式导学法,讲评翻译实例,并将学生翻译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3.抓好基础教学,提高学生中英文基础
扎实的语言基础是学好外语的前提。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翻译是学习英语的手段,倍受青睐。但随着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不断取代语法翻译法,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提高了,但语法基础却不如以前,对长句中的从句、非谓语动词、独立主格结构、倒装句、否定前置,主谓一致和虚拟语气等语法掌握得不好,尤其害怕长句中的从句。因此打好语言基础,强调词义学习,组织相关的语法训练,学会分析复杂的句子结构,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背景,注重语境语义的学习和研究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翻译是双语能力的转换,要想做好翻译,目标语和原语的基础都要好。然而长久以来我们普遍只注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他们中文水平的提高,导致有些学生在英译汉中虽然理解了英语原文,但翻译出来的汉语却不伦不类,欧化严重,晦涩难懂。因此需要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水平,平时需多做些英译汉练习。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