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设计及其比较分析:_公共政策

时间:2011-06-17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社会经济和体制环境日益成熟。项公共政策的目标即使不是单一的。为我国公务用车改革提供方案设计和技术支持。新一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正在许多省市逐步展开。
论文关键词:公务用车,公共政策,方案设计,制度改革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社会经济和体制环境日益成熟,新一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正在许多省市逐步展开,许多地方政府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推行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试点,一些地方城市的公车改革已经全面推广至全市部门机关。加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对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改善政府形象、密切党群关系都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对现行公务用车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已成大势所趋。

本文基于公共决策理论视角,以苏南W市公务车制度为案例,通过分析现行公务用车制度使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典型经验并结合W市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思路和方案,并进行政策方案分析,为我国公务用车改革提供方案设计和技术支持。

一、W市的公务车改革现状分析

W市公务用车改革的历程是自下而上逐级推进的,先从乡镇一级开始,后来是县(区)级,直至现在的市直机关公务用车改革。1998年选择个别乡镇进行公务用车改革试点,拉开了W市公务用车改革的帷幕;2003年11月起,W市辖县(区)级机关开始实行公车改革,至2006年9月,全市各(县)区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基本完成。

县(区)级公务用车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明确公务车改革货币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公开透明竞价拍卖;分类、分级确定补贴标准;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加强监督管理,等等。各县(区)具体交通补贴标准见表1。

表1:W市辖区(县)各职级公务员交通补贴标准(元)

 

 

 

A区

B区

C区

D区

E区

F区

G市

H市

新区

正处

副处

正科

副科

其他

3000

2700

1500

1000

750-200

3000

2800

2500

2000

1300-500

3000

2700

1500

1000

750-200

3000

2700

1500

1000

750-200

3200

3000

2500

2000

1300-350

3000

2800

2500

2000

1300-350

3000

3000

2800

2400

1400-300

2500

2000

1500-200

3000

3000

2700

2200

1500-200

总体来说,W市县(区)级公务用车改革基本实现了公务交通职务消费货币化和公务交通社会化的预期目标公共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区县改革以来,包括驾驶员配备费用、公车维修、新车购置等成本大大降低。2004年,W市完成市县(区)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后总节约费用率为38%。车改前的公车私用到车改后的私车公用,方便了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的用车,降低了其执行公务的时间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改革规范了职务消费,减少了“公车腐败”现象;调节了车贴的分配,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论文网

但是车改毕竟是一项系统的配套工程,由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车改本身产生许多遗留问题,主要包括:(1)车改补贴福利化倾向,一些机关干部却将车改补贴看做是个人享受的福利并用于其他费用支出,甚至出现了“车贴照拿、公车照用”,“拿车贴,坐企车”等的现象。(2)保留公车的管理问题仍然存在。W市各地区在车改时根据实际需要保留了部分用于执法、招商和公务接待的公务用车。车改后,一些单位由于业务工作需要,根据上级单位统一要求又配备了一部分公车。由于各单位之间公车数量不平衡,造成攀比心理,部门之间以更新车辆为借口新增公车情况日益增多。加上对这些车辆的管理不够严格,个别领导干部公车私用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对公车总量的控制与财政支出的节约。(3)车改补贴标准的科学合理性难以实现。补贴发放行政等级化,部门平均化,“一刀切”的简单化倾向,难以真正与公务需求一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保障水平的增强,W市公务用车配备规模不断扩大,配备水平也不断提高。据调查,目前W市直机关公务用车总量至少1500辆,平均每辆车每年直接运行费用(包括油耗、保险、装修、保养、维修、税费、市内交通费、驾驶员工资福利、车辆折旧等)10万元以上,再加上每年新增更新的几千万元车辆费用,全市市级机关每年公务用车开支高达2亿元。相对于全国兄弟城市,这一数字虽然占经常性财政支出比重不算太高,但每公车消费2亿元左右的绝对数量在地级市当中属于非常高的,而且每年增加的公务车费用支出也是一笔不断加重的财政负担。

近年来,W市公务车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在乡镇级、区县级公务车改革试点有序推进的同时,对各市级机关部门的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也不断加强,各市级机关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也不断完善自身内部公务车使用的规章制度。但上述措施并未总体上解决市级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公务用车管理分散,统一监管不足;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公车使用效率低,浪费大;公车私用等弊端仍然存在。

W市公务车管理中的问题,有现行职务消费制度、财政预算约束机制等方面不完善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我国行政文化与行政观念方面。其一,国家机关行政成本意识淡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具有天然的“垄断”性质,具有强制性。政府组织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其运作的经费来自于财政拨款。所以政府在投入和产出上相脱节,在成本和收入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客观上缺乏降低成本的内在动力。根据诺斯的国家理论公共政策,国家是一个提供保护和公平来换取税收和租金的特殊企业。所以要把市场机制引入政府机构的管理中,用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使政府机构成为“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以降低行政成本推动管理创新。其二,传统“官念”浓厚。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均按领导级别配车,公务用车自然而然地成为与领导权力地位相对应的基本待遇,已经异化为官员权威、级别和身份地位的标志,其象征意义已与帝制时代的“官轿”无异。在这种“官念”的影响下,一些政府部门互相攀比、超编制超标准配车、铺张浪费、公车私用等不规范行为和腐败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政策方案设计

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如何制定一个既切实可行又有所创新的方案论文网。就目前全国改革实践经验分析,尽管一些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些制度创新,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结合国内外有益经验,并立足W市实际,本研究提出W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可供选择的四种具体方案:

方案一:控制规模,统一标准,单独预算,全面监督

(1)强化编制管理,压缩公车规模,公开处理超编车辆。现任市级领导相对固定用车,现任正处级领导保证工作用车,市直属部门及区县严格限制公务用车数量;对超编超标车辆集中清理,公开处置;除经编办批准新增设的机构外,不再增加公务用车编制。

(2)严格控制公务用车档次标准,禁止超标准配备用车。W市可在全国率先打破按领导级别配置公车的一贯做法,全市所有部门有分岗位和级别,统一使用相同档次的公务车。公务用车按照标准配备,优先选用低能耗、低污染、使用清洁能源的车辆,并严格执行车辆报废制度。

(3)对公务车费用全面监督。一是通过更严格的公共预算来引导公车改革,W市可在全国率先将各部门公车费用独立于行政事业经费,单独列支,纳入部门预算,由人大审批;二是全面实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制度,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制度及一车一卡,单车核算,定期核定行驶里程、用油额度,定期公布每一车辆运行费用支出统计报告,向全社会公布、随时接受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检查以及社会公众监督。

(4)对公务车使用全面监督。一是明确规定,公务员不得使用单位公车上下班,不得用于公务以外的活动;二是将全市公务车统一颜色和明显标志,安装GPS定位系统,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和纪检监察部门实时监控;三是监察部门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

方案二:车辆集中,管用分离,按需用车,费用公开

(1)将各部门公车全部集中,重新核定公车配备标准公共政策,公开处理超编超标车辆;保留同一档次的公务车,成立机关车队,车队车辆统一颜色和标志;除特殊部门执法执勤车辆外,车改后各机关单位一律不再购置新车;市主要领导由车队提供相对固定用车,其他公职人员包括领导干部公务出行用车一律由机关统一调配。

(2)公务出行由所在部门与车队联系派车,根据行车里程和时间产生的费用支付相应数额的代币券。代币券根据不同单位的实际需要核定发放,超支不补,节余奖励。

(3)公务员不得使用单位公车上下班,不得用于公务以外的活动,对公务员(包括各级领导)的用车时间、地点、公务活动等情况和费用情况如实统计,接受纪检监查和审计部门检查。

(4)要求严格车辆使用管理,建立健全车辆档案,执行公务车“一车一卡”制度,单车核算;压缩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参照社会车辆运营费用制定并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百公里耗油定额标准,每辆车油耗和运行费用支出定期统计公开,接受部门检查和公众监督。

方案三:车辆集中,刷卡消费,集体补贴,包干使用

(1)各部门公车全部集中,重新核定公车配备标准,公开处理超编超标车辆;除执法执勤车辆外,各机关单位不再购置新车;

(2)其余车辆组成机关车队,市场化运营,车辆安装计费器、刷卡器,向部门、单位和个人提供有偿用车服务。

(3)各部门单独开设公务交通费专用帐户,根据部门性质、工作需要、公务出行量等因素对不同部门核定发放相应金额的公务交通费。可将所有机关单位分为几类,如:环保局被列为一类,信访局为二类,党史办为三类,交通费打入各部门专用帐户,集中保管,集体使用,专款专用,不能以任何形式分配给个人。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推进“两翼”万元增收工程
下一篇论文:关于农民工媒体报道的思考_构建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最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