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选择要适应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趋势,找准自己与国内外产业转换的切合点,找准适合进入贵州的“边际替代产业”。贵州目前有两类产业的自然优势成分较大,容易与外来资本、技术结合,较快取得发展。一类是有资源垄断优势的产业,包括一些矿产资源和特色农林资源;另一类是成本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这种优势主要由劳动力价格、市场规模、区位因素和交通费用等所决定,有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依靠本地资源的原材料加工业属于此类。除这两类产业外,一些虽然具有静态比较劣势,但有可能形成动态比较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度高、附加价值高的产业,也不能忽视,如有可能,可考虑利用合理的区域保护政策来扶持这样的产业发展。否则在贵州,不仅难以形成有长远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会继续保持落后。
针对贵州财力匮乏、缺少发展资金的现实,在利用外来资本和技术方面应该有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加灵活多样的办法。还要争取发行地方债券和企业债券。目前,北京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国有企业在“国资委”协调下,组合优势资源和建立统一融资平台,利用国内外金融市场发行企业债券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及时学习和实施。
对落后地区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自身特有的优势就是后发优势。贵州今后的投资一定要更加重视经济体系中后发优势的形成。首先要积极寻求有利于克服传统产业转移规律的新兴产业,抢占新领地,把有限资源用于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及其他高新技术产品等,争取“他人无我有”、“他人少我多”、“他人难我易”。这不仅需要政府积极主导、金融业提供充分而圆润地支持,还要在全社会要形成一定的转化条件。包括:物质资本的形成和人力资本的培育;规模经济的形成,这关系到区域产业聚集,中心城市功能和运输、通讯效率的提高等;组合条件的形成,这关系到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外来资金、技术与当地经济体制、文化观念的兼容性等。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