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科学发展观是党对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这一理论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思想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不平衡而逐渐形成的。2003年“非典”刚发生时,胡锦涛在广东考察,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通过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创新优势。这说明胡锦涛已开始从全局的战略高度思考发展问题。2003年8月至9月,胡锦涛在江西考察?ぷ魇保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之后,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对这一概念做了阐述,增加了“以人为本”的提法,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完整表述。他?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4年全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会议等一系列讲话中,对科学发展观做了全面、系统的阐发。2005年10月毕业论文怎么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体现并进一步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前人的探索和思想,又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突出问题的背景下,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发展社会主义,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它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是推动这个理论孕育、发展和形成的动力。所以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在创新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16
2《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的伟大变革》,冷溶,《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0日
3《邓小平文选》第2、3卷
4《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欧阳淞,《前线》2010年12月13日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演讲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6《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1月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