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项目管理论文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15-05-14  作者:佚名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计划,问题,解决对策

摘要:当前,“大学生村官”已成为热门话题,这项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问题,本文就出现的问题提出部分可行性方案,为当前推行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问题;建议

一、概念界定

近年来在农村不少地方,由于回乡青年和一批“能人”大量外出打工经商,致使农村干部“青黄不接”,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想象比较严重,有碍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延缓了农民实现小康奔向现代化的进程。此外,随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工作压力越来越难大,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为了给大学生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国家从2008开始,决定用5年的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即当“村官”。这是继200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后,党中央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大决策[1]。

所谓“大学生村官”就是地方组织部门根据某种需要,经过层层的筛选,将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派到农村一线去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如果在两三年内做出了贡献,有了政绩,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就业,经过张榜公布,被农村党员和村民认可,并且经过法定程序进行选举,可当选为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这样的村级干部,即所谓的村官。

这个工程的推行,无疑在某种程度上给基层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优化了村级干部的知识和年龄结构,使其更加年轻化、知识化。同时农村给大学生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华,在实践中既可锻炼自己又可增长知识经验,为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在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干部选拔难以走出“乡村”的圈子,当选出来的村干部大多数缺少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而诸多大学生们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担负着沉重的就业压力。对于农村来说,基层建设须注入更多的知识元素,大学生作为知识型人才,有利于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开辟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渠道,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可以说,“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实施是一个双赢的战略,并且已在近几年来的实践过程中初步显示出其积极效应。但正如每一项政策在产生之初都会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大学生村官”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大学生当村官可能造成人才浪费

虽然农村是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的舞台,但农村有它的特殊性,由于种种原因和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它所能容纳的专业范围相当有限,如果不顾农村的实际需要,不对大学生的专业做出相应的限制和要求,而将大学生选派到农村作为减轻大学生就业难、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措施,而不是当做振兴农村的举措,这种盲目的向乡村里输送一些与农村实际需要毫不相关的人才,这是对大学生也是对农村不负责任的表现。据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背景的仅占4%,此外,医学占2%,工学占6%,法学占3%,经济与管理占22%,哲学历史学占18%,理学、文学、教育学三科占总数的45%。[2]从数据上显示部分大大学生村官没有农业、农民需要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经历。将这些大学生放到农村,显然会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二)大学生当村官易导致短期行为

一部分大学生把到基从任村官作为自己的一个过渡期,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无耐选择,他们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基础,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如果时机一旦成熟,就会出现自然“流失”。据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7%的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占到24%。最近的一份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对于3年届满后的工作趋向,39%的大学生“村官”想考公务员,5%想考研[3]。除外,由于大学生年轻志壮,对农村工作的实际困难往往估计不足,并不真正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在真正上岗后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引起思想情感上的波动。时间一长不少村官在未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前,存有干一天算一天混日子的念头,这就极易产生短期行为,特别是在希望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这种想象将表现的尤为明显。

(三)大学生当村官存在重输轻访现象

应该说很多组织人事部门对大学生村官很重视,并将选好、培养好大学生村官作为培养乡镇机关后备干部的重要举措。但是亦有不少地方是“跟风”,对大学生村官没能很好的实施跟踪管理,而是一送了之,以为送出门去便完成了任务,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抛在脑后,对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闻不问,不与他们沟通交流,不对他们进行帮扶关怀,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上没人过问、生活上没有保障、发展上又看不到前途,更使得政府的威信受到影响。重输轻访极大的挫伤了村官扎根农村干事业的热情。

三、大学生村官政策在落实中的部分举措

(一)选拔“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大学生村官

不少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去基层当村官,是出于就业难或优惠政策的诱惑,如2002年北京招聘“村官”为入选者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条件:在三年的优惠期内,平均年薪3万元,合同期满后可自主择业;非北京生源可转北京户口;考研加十分并优先录取;优先录用为公务员等等。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这样的条件即使外企也不一定能够给予。因此,此举一出,便在大学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报名者更是趋之若鹜。[4]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导致许多大学生盲目的挤入这一大潮,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不顾及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适应农村实际情况的需要。由于所学专业与农村没有直接联系,在知识结构上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对农村工作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整体思路,因而在实践中很难取得成效。所以地方政府在选拔时要考虑大学生的专业,做到专业对口。此外,选拔对象应更多的考虑生源地的农村大学生,生源地大学生对家乡的情况比较了解,对如何发展家乡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在政府出钱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全免费”教育培训后,回到家乡,可以很快的进入角色,大显身手,同时,由于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也容易扎根长久干下去,为家乡建设长期作贡献。[5]所以相关部门在选拔“村官”时,应适当的考虑大学生的背景、专业、能力等方面。这样才能符合国家在实施这项政策时的初衷,才能给大学生一个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也才能真正的给农村带来实惠,改变农村以往的面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严格的上岗考核和培训

不少大学生当村官是心血来潮,当做潮流来追赶或是凑热闹。再是部分大学生当村官不是自己意志的选择而是出于某种压力或诱惑,对自己、农村及国家政策并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如陌生的面孔、琐碎的工作和清苦的日子、现实中创业资金的匮乏、工作环境的恶劣、办事手续的繁杂以及薄弱的社会关系等等因素,都可能给这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波动与惶恐。让他们面对现实望而却步,从而产生失落和迷茫的情绪。调查表明,在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村官”中,最初的失落感异常强烈。因此在选拔村官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筛选,选出真正想扎根农村建设农村把村官当成一种事业而不是职业来经营的优秀大学生,这样的大学生才最有干劲也最能给农村带来实惠,也才能真正把自己当成地地道道的农村而非官员,也最能心系农民最易被农民所接受,成为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的人。其次是要对上岗前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农村的基本工作、困难及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使村官在上岗前就可确立奋斗目标,同时也可使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农村并不是观光旅游,修身养性的地方,而是吃苦,磨练、锻造自己、自我实现的大本营。

(三)改善作风,完善制度,政府要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后期管理工作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性举措,是一项长期工程。各级政府必须认识到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有长效的管理机制作保障,必须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为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做好两个方向的工作,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改善工作作风。相关管理者必须要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树立以人为本的正确思想,要认识到这项计划不仅关系着新农村的建设,关系着政府的信誉和形象,更关系着大学生村官的前途和命运。其次要完善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要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日常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和考核激励机制,并且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6]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工作中有盼头、有热情。才能真正扎根农村,建设农村。

总之,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一线任村官,这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探索和创新,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发生一些负面效应,都是在所难免的,各方面应抱着理解、支持的态度,帮助有关部门处理好工作中的种种问题。而对那些刚刚毕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则意味着一次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实现自我的良好机遇。所以我们要对那些立志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的大学生采取鼓励支持的政策并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使大学生村官来得了在住得下,可创业创得好,实现大学生和农村的双赢。

参考文献:
1.[1][5]袁军宝.“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优化分析[J].法制与教育, 2008.
2.[2]赵化冲.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及对策[J].老区建设, 2008.
3.[3]赵晓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8.
4.[4]杨丽媪,大学生当“村官”是喜是忧[J].时政关注.
5.[6]张瑶祥.对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大学城十年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下一篇论文: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项目管理论文
最新项目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