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期间资本在四川省经济增长中年均贡献率达到70%。同期劳动投入的变化不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劳动在这一期间平均贡献率只有2.8%。可见,四川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投入,证明四川省经济增长是一种高投资、低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
从表6可以看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贡献率在这一期间只有26.96%左右。相比较发达国家全要素生产率60%-80%的贡献率而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表6可以看出,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在1991年到1994年期间最高,平均值在50%以上,很可能是由于这一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解放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的桎梏的原因。在1998-2000和2008年较低,1999年2008年分别为-5.349%和-27.665%,,是因为这些年份四川经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投入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受到抑制。
(三)建议
以上测算说明近年来四川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本驱动,并且愈来愈依赖资本投入,经济增长方式属于严重的资本驱动型。尽管投资驱动模式在四川省工业化、城市化及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具有时代的合理性,但这是一个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因为资源的供给不是无限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对于促进四川省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为实现此种转变,首先,四川省必须进一步利用中央各种政策赋予的政策条件,发挥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发展的条件,充分解放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以最大程度发挥民众投资创业的积极性。
其次,政府要坚决贯彻用信息化带动产业化的方针,制定各种优先政策鼓励企业用最新信息通讯技术去改造各个产业,帮助各个产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
再次,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方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科学和技术进步。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