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项目管理论文

长株潭城市群高密度特征与城市森林建设初探_建设原则

时间:2012-04-20  作者:周晓芳,吕勇
4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森林建设的对策建议

高密度城市群城市森林建设有单一城市所不具备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其建设模式也不能简单套用一般城市森林建设的模式。依据高密度城市群城市森林建设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均衡性与多样性的发展原则,对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森林建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4.1 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强有力的统一管理机构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森林建设区别于单一城市的最大困难就是行政上条块分割而造成的规划、建设、管理上的体制障碍。而要突破这种体制上的障碍,首先就必须成立一个强有力的城市群城市森林建设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主管林业副省长担任,委员会成员由林业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市主管副市长组成,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厅。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为城市群城市森林的规划编制、政策法规制定、财政资金调配、监管管理等建设原则,为城市群城市森林建设的最高领导机构,城市群内每个城市的森林建设都必须接受其监督和指导。

4.2 编制城市群城市森林统一发展规划,健全并完善保障规划实施的法规体系

要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森林整体推进、系统建设、均衡发展的目标,前提就是要制定统一的城市群城市森林发展规划。区域内的各个城市再根据城市群森林总体发展规划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具体的城市森林规划,从而形成一个高起点的、多层次的规划体系。同时,规划制定后还必须确保规划的实施,这需要健全并完善保障规划实施的法规体系和执行机制,实行刚性管理,严格执法,以确保规划的权威性。

4.3 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并以此为手段推动区域均衡化发展

高密度城市群面临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城市森林建设任务较一般城市更为紧迫,因此必须有充足稳定的资金投入。而城市森林是一项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森林生态服务与一般的有形产品或服务不同,具有明显的公共品属性及因此而产生的正向外部效应,因此政府必须成为城市森林投资主体的角色。目前我国的城市群城市森林建设公共财政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省和当地城市三级政府。我们认为,在高密度城市群公共财政投资体系中,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要倾向性投向城市森林建设相对滞后、城市群生态环境较为薄弱的环节和区域。如在长株潭城市群中,近几年中央和省级公共财政的重点投向区域应该是城市森林建设相对落后的湘潭市,重点投资环节应该是大幅度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各个城市森林建设投资比例要明确化、制度化和差异化。生态环境较好区域城市森林公共财政投资比例不能低于当地财政收入的1.5%,生态环境较差区域不能低于2%,以此来逐渐缩小城市之间森林建设差距。

城市森林建设单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建设,以形成有利于城市群城市森林均衡化发展的多元化投入体制中国学术期刊网。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城市森林建设领域,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建立明晰的生态产权制度。具体措施包括:(1)在高密度城市群区域内率先开征生态税,生态税要专款专用建设原则,只能用于同一城市群的城市森林建设项目中。(2)建立差异化建设工程征占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等四项缴费标准。其中高密度城市群区域内的收费标准要大幅高于全国和全省一般标准;同一城市群内的生态环境脆弱城市要大幅高于生态环境优良城市;城市群核心区要大幅高于外围区域。

4.4 构建复合型与一体化的森林结构体系,有效增强城市群整体生态功能

乔、灌、草、藤和地被植物有机结合,改变目前这种结构上单层化、形态上几何化、物种配置上纯林化的城市森林建设弊端,形成复合型的城市森林结构体系,对于增强长株潭城市群整体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森林建设首先要根据适地适树原则、生态功能优先原则、景观价值原则、经济价值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等基本原则选择合适树种[6],并立足于城市群一体化建设(而非单个城市),进行乔、灌、草、藤和地被植物在各个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合理配置,使不同的植物形态、色调组织搭配得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使层次和空间富有变化,形成复合层次和季相色彩。这种由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等复合而成的城市群森林结构体系,既能充分体现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增强城市森林的景观效果,又能更好地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促进长株潭市群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4.5 系统构建城市群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不断优化森林资源空间布局

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空间距离邻近的现实,以及我国许多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城市群的连片化发展趋势明显,城市群内不同功能组团相互之间无限制接触问题突出。这种城市空间上的高度集聚使得城市群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高密度城市群尤其如此。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系统构建城市群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不断优化森林资源的空间布局,从而使城市群森林生态功能产生正向叠加效应。城市群城市森林建设要坚持水网化、林网化的发展理念,除了加强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之间的隔离防护林建设之外,还应该在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加大隔离片林和大型林带的规划与建设力度,不断促进林网水网和林网路网有机结合,加强城市群区域内以河流水系和道路绿化为核心的森林廊道绿地网络体系建设。

4.6 城市群森林建设既要整体推进建设原则,也要因地制宜选择建设重点

同一个城市群内的各个城市在自然地理环境,森林资源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城市群城市森林既要统一规划,系统建设,又不能采用同样的模式与标准,要根据各个城市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选择合适自己的模式和建设重点。如在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森林建设起点较高,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城市森林体系建设,全面构建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城乡生态格局。在长株潭城市群中,株洲市的城市森林资源最为丰富,但分布不够均衡,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城郊,而且株洲市是老工业城市,城市污染比较严重,因此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加强建成区城市森林建设,城区绿化不仅要考虑其景观功能,更要发挥其生态功能,应多以栽种乔木为主;工矿区绿化选择抗污染、吸粉尘较强的树种。湘潭市的城市森林发展水平在三个城市中最低,需要及时抓住“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和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重点是扩大建成区绿地面积和郊区公益林比例。


参考文献
[1]魏清泉,韩延星.高密度城市绿地规划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4,24( 2):177-181.
[2]邓丽君,张平宇.中国十大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平衡性分析[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27(2):154-162.
[3]吴际友,王旭军等.城市森林植物生态功能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4):101-106.
[4]朱天才,冯加生等.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生态建设初探[J].湖南林业科技,2008(4).
[5]叶功富,洪志猛.城市森林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6]王之,张剑都.“长株潭”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研究[J].绿色大世界,2009(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长株潭城市群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构想_路径规划
下一篇论文:中国建筑业生产率变动和影响因素研究_项目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项目管理论文
最新项目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