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_职业素质

时间:2012-02-10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重要环节。第三、四假期安排技能实践和职业素质训练。
论文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职业素质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重要环节,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是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认真面对和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高职专业实践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书本轻实践。只有重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一致性,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合理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部16号文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目前我国物流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对高技能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向现代物流业,为物流服务企业培养熟悉物流配送、运输、仓储、国际货运代理等业务流程,掌握物流业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进行一线物流业务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可以胜任报检员、跟单员、计划员、配送员、仓管员、信息管理员、理货员、仓储主管、物流部主管以及部门经理等工作。本文重点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分析探讨。

1 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主要以专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实习为主。实验是课程实践教学的形式,多为学生依照实习指导书上的步骤职业素质,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但这种能力是被当作技能的形式加以传授,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实习由于受到时间、场地和经费的限制,理工科类专业情况相对较好,如数控、模具、建筑技术等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多数情况下以认识实习为主,以课堂教学写实习的感想、见闻、体会,完成实习报告,评定实习成绩。体现技能培训的教学方式明显削弱。

1.2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期刊网。一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的认识。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性认识的验证。二是实践教学既需要教材,又需要实物;不但需要与校内各部门打交道,而且还要协调校外有关单位。因此,实习只是走过场,不愿动脑筋,更不愿动手,应付过关了事。

(2)实践环节管理体制和教师结构不合理

对待实践环节的管理、政策缺乏专项政策鼓励和激励机制。当前由于招生规模扩大,教学工作量也增加,以致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缺乏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的动力。专职实训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力军。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对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强调较多,而对其实训能力要求不高。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较多,而实训技术人员机会较少,导致总体素质较差,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3)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矛盾

毕业顶岗实习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而在毕业论文进行的同时学生忙于查询人才供求信息、参加供需见面会、签约、面试等各种就业活动。学生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毕业论文质量降低。

2 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及实施

2.1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职业能力递进规律为依据,确定物流业务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核心能力、支持核心能力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非专业能力等。图1为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

图1 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

2.2 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

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三、四学期),此阶段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技能和从事物流管理岗位工作的业务技能。课程设置包括:贸易通用能力训练、商业岗位体验、物流业务基本技能、核心技能训练等。岗位通用能力训练课程、商业岗位体验课程以培养学生从事服务业岗位的公共技能、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教学管理采用学分制,教学方式采用“网络课程+技能训练”,考核方式采用“技能鉴定”,可以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物流业务基本技能、核心技能训练课程以培养学生从事就业岗位的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劳动观念、职业道德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设计完成职业素质,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为主,所有教学活动都在网络化物流业务平台和仿真实训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生按照业务流程,在软件平台上进行原始票据的信息处理,同时结合仿真实训环境、设备演示、知识讲解等学训一体方式学习知识和增强职业技能。

第二阶段(第五学期):以培养物流业务技能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物流企业部门设置和运作模式开展岗位综合模拟,强化物流业务基本技能、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按照物流业务,组建不同的部门工作团队,通过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开展综合模拟,以仿真物流公司为实训环境,教学实施在物流业务平台和仿真实训的教学情境中开展。

第三阶段(第六学期):企业顶岗实习,以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职业道德、劳动观念为主。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物流实训基地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在顶岗工作中培养物流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职业习惯、熟练岗位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校企共同参与学生管理、考核评价,形成制度文件和规范。

3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3.1 课堂教学环节改革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来解决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断层问题。

(1)采购典型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系统平台和仿真实训环境依照物流业务流程进行集成,模拟企业真实业务、原始票据,形成虚拟生产性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实施“案例驱动、原始单据流转、场景模拟、软件操作、信息处理、技能训练”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如何工作期刊网。

(2)把假期社会实践进行安排。第一、二假期安排专业认知实践,采用专题调研形式;第三、四假期安排技能实践和职业素质训练,可安排仓储配送教学实践、物流运输教学实践、国际货运教学实践,可采用师傅带徒弟熟悉物流业务操作模式;第五假期安排企业顶岗实习。

3.2 企业实习环节

保证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建立顶岗实习企业资源库,从第五个学期寒假开始,安排学生到有人才需求意向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将校内学习与未来就业相衔接,在学生和员工角色互换中进一步提升胜任就业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

3.3 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模式

实践教学根据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图2所示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闭环系统。通过进一步深化“四位一体”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使职业认知、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个环节相互链接。

图2“四位一体”实践教学闭环系统

3.4 实践教学环境改革

按照“校企共建,互利互惠”原则职业素质,改善校内实训环境与条件,建立可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物流业务流程为平台、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专业能力递进式培养要求,促进教学和实践融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互通。建立校企优势互补、设备技术先进、管理有效,兼容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系统化实训基地。

(一)建立仿真物流公司

根据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设备设施、软件、环境、岗位职责等要求购置设备和管理软件、制作实训沙盘、配套企业文化环境等,把实训室建成具备专项技能培训、岗位综合模拟、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等多功能的实训环境。

(二)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以物流企业为依托,按照企业仓储配送业务实际需要,共建“仓储配送实训室”,采用“业务托管式”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创造条件。仓储配送实训室的日常业务全部是企业的生产性任务,实训指导教师全部是企业人员,学生实训期间在师傅带领下完成生产性实训作业,达到岗位综合实训目的。

4 结论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和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培养都离不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发展。物流管理专业应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重点。不断研究实践教学规律、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和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既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特点,又满足物流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刘玉新.基于实践教学的高职课程模式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5):10-12.
[2]刘华,肖俭伟.高职旅游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9(1):55-56.
[3]张健.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建构[J ].教育与职业,2005,(18):14~161
[4]张小军.高职教育和谐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J ] .教育探索,2008,(5):24~25
[5]李淑华.构建实验室培养物流人才[J ]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2):46~47.
[6]莫高兴,张尔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 .高教论坛 ,2006 , (5):205~207.
[7]罗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 (2) :44~451
[8]吴兴伟.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 .辽宁教育研究,2005,(8):32~3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加快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选择_毕业论文模板
下一篇论文:物流英语的特点及翻译_翻译策略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最新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物流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