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送中心选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成本都有极大而长久的影响。一旦选址不当,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将是难以弥补的。因此,连锁企业相关从业人员有必要理解并掌握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方法。针对现有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配送中选址问题的方法,并结合某企业配送中心选址决策的实例,阐述了该方法的求解步骤。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简化后的选址问题,同时也适合高职学生理解和掌握。
论文关键词:配送中心,选址,层次分析法
配送,作为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连锁经营的发展,离不开物流配送;合理的物流配送,使连锁经营中的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价格得以实现。能否建立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关系到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能否充分发挥,这也就使得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尤为重要[2]。因为,配送中心地址选定恰当与否,其对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费用、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成本都有极大而长久的影响。一旦选址不当,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将是难以弥补的[3]。因此,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定要要掌握配送中心选址的科学方法,从而为在今后社会实践中开展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建模和求解,一直以来都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的热点,也提出了很多理论成果。但是,这些建模和模型求解算法都较为复杂,且需要较深的数学基础,不太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理解和掌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配送中心科学选址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是管理学中讲述的一种简单的决策分析方法,用该方法既可解决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又便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下面结合笔者在实习企业参与的实际案例,阐述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配送中心问题的方法。
一、某连锁企业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描述
连锁企业随着经营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构建配送中心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例如,重庆某野生资源有限公司连锁经营网店日益发展,设立在重庆市城口县的成品库房的规模已不能适应其经营发展的需要,于是着力构建一个大型的成品库房作为企业配送中心。
目前,该企业构建配送中心面临两种建设方案的选择,一是在重庆市城口县的老成品库房的基础上进行改建,二是选择在重庆主城区已有的企业办公处新建一个运营中心。
上述两种不同的建设方案的选择,涉及到企业巨额资金的投向和企业物流配送的经营成本与经济效益,还涉及到企业物流配送的经营管理是否营运有效,这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法。决策成功,可以给企业带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决策失误,可以使企业陷入严重的困境。
二、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1.确定决策变量
用 来描述此决策问题,其中X1代表在老库房基础上改造,X2代表在重庆已有的办公处新建一个运营中心。于是有:
方案A : 时,即在老库房基础上改造(X1=1,X2=0);
方案B : 时,即在重庆已有的办公处新建一个运营中心(X1=0,X2=1);
其中X1+X2=1
2.确定目标变量
(1)成本 C
建设运营中心的成本主要包括:
C1:中心规划设计费用
C2:购置设施和设备费用
C3:中心建设费用(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建设管理、工具消耗、工人工资等)
C4:消耗能源的费用
C5:维护和其他费用
这些费用,都是可量化的标量,因此总成本C为:
C = C1+ C2+ C3+ C4+ C5
经过预算,得出新建一个运营中心要比在老库房基础上改造成本要多一些
(2)时间 T
这里的时间是指从对运营中心进行规划设计到建成投入使用这一周期。它主要包括:
T1:图纸设计时间
T2:项目建设时间
T3:设施和设备采购时间
T4:投入使用的时间
这些时间,都是可量化的标量,因此总时间T为:
T = T1+ T2+ T3+ T4
经过估算,得出新建一个运营中心要比在老库房基础上改造用时要多一些
(3)柔性 F
因为,建设运营中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的营销行为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迅速响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所以,运营中心的柔性被认为是最关键的一个目标变量。这里的柔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二是适应内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l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查询库存,库存量低于一定限度时系统自动报警
l 自动提供货品的合理摆放位置,在产品出库时能自动提示对应产品的摆放位置
l 迅速响应各分公司和大客户的需求
l 方便快捷的运输
l 当需要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扩展
对于柔性,无法用具体的标量来描述,但可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4)质量 Q
这里的质量主要指运营中心的建设质量,影响他的主要因素是项目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水平。上述两种方案,对于此目标无明显作用,因此在决策分析时把该项简化。
(5)环境影响 E
对于本决策问题,无论那种方案都属于工程建设项目,二者对环境的影响差异不大,因而在决策分析时仍然把该项简化。
3.建立决策层次模型
从系统的角度考虑该问题,五大决策目标(成本、时间、质量、柔性和环境影响)都应予以考虑,但经过详细分析,上述五个决策目标中质量和环境影响虽然很关键,但对于备选的两个方案而言,二者无明显差异。所以,应简化此决策问题,重点考虑成本、时间和柔性。于是,可建立如图1所示的简化决策层次模型[4]:
图1简化的决策层次模型
4.建立判断矩阵
(1)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
C
|
T
|
F
|
Mi
|
i
|
Wi
|
(AW)i
|
C
|
1
|
3
|
1/3
|
1
|
1
|
0.258
|
0.785
|
T
|
1/3
|
1
|
1/5
|
1/15
|
0.405
|
0.105
|
0.318
|
F
|
3
|
5
|
1
|
15
|
2.466
|
0.637
|
1.936
|
λmax =3.037 CI = 0.019 CR =0.032 < 0.1
(2)措施层对准则层C的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准则C
|
方案A
|
方案B
|
Mi
|
i
|
Wi
|
(AW)i
|
方案A
|
1
|
1/3
|
1/3
|
0.577
|
0.25
|
0.5
|
方案B
|
3
|
1
|
3
|
1.732
|
0.75
|
1.5
|
λmax =2.0 CI = 0(判断矩阵完全一致)
(3)措施层对准则层T的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准则T
|
方案A
|
方案B
|
Mi
|
i
|
Wi
|
(AW)i
|
方案A
|
1
|
1/3
|
1/3
|
0.577
|
0.25
|
0.5
|
方案B
|
3
|
1
|
3
|
1.732
|
0.75
|
1.5
|
λmax =2.0 CI = 0(判断矩阵完全一致)
(4)措施层对准则层F的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准则F
|
方案A
|
方案B
|
Mi
|
i
|
Wi
|
(AW)i
|
方案A
|
1
|
1/5
|
1/5
|
0.447
|
0.167
|
0.334
|
方案B
|
5
|
1
|
5
|
2.236
|
0.833
|
1.667
|
λmax =2.0 CI = 0(判断矩阵完全一致)
(5)措施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目标
|
C
|
T
|
F
|
层次总排序
|
0.258
|
0.105
|
0.637
|
方案A
|
0.25
|
0.25
|
0.167
|
0.134
|
方案B
|
0.75
|
0.75
|
0.833
|
0.966
|
根据层次总排序,可知方案B较优。
三、层次分析法解决配送中心选址的结果分析
依据上述模型的求解方法,得出两种方案的综合评价是方案B 优于方案A。这与公司讨论研究后的基本意见是一致的。
在这个问题的决策中,柔性目标是最关键也是决定性的因素。该公司在重庆主城区已有的办公处新建一个运营中心的柔性,明显优于老库房改造的主要原因是城口地处偏远山区,重庆市区的地理位置要优越得多,当客户需要某产品时,常常会因为路途遥远和交通不畅而延误交货,从而导致企业对市场的响应变慢。而重庆市区是重庆市的中心,这对企业提升品牌实力有极大的帮助。
同时,企业在城口的通信和网络设施很不完备,无法充分利用网络化销售系统,使系统的优势体现得不明显,导致柔性降低。虽然,新建中心的成本和时间都要大于老库房改造,但是因为公司在重庆主城区已有固定的办公地点,适宜构建物流集散基地,这样既节省了大笔的用于租地的费用,又节省了时间。这样,从项目建设来看,新建中心的成本和时间,只是略大于老库房改造的成本和时间。而后期商品配送中心的保障供给,却优势十分明显,其利远远大于弊。因此,该连锁企业选择在重庆主城区已有的办公处新建一个配送中心的方案优于在老成品库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且,目前该公司在重庆的运营中心已经建成,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因此可见对该问题的分析决策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运用管理学中一个简单的决策分析方法即层次分析法,既可科学合理地解决配送中心选址决策的难题,使企业物流管理效益最大化;又便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锁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分析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红岩.论物流配送是连锁经营成功的关键环节[J].生产力研究,2002,(04):50-52.
[2]龚树忠,张闯.超级专业店的连锁经营与配送中心的配置决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2,(04):69-71.
[3]郑家佳,闫威.农工贸产业链物流管理模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28-32.
[4]谷振宇.定制型制造企业绿色制造实施模型及实施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