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民而言,通过“农超对接”,会使得农产品的价格相对更高,农民得到了实惠;对于超市而言,超市得到了质优价廉的商品,从而形成价格竞争优势;对于消费者而言,通过“农超对接”,可以买到优质、安全,且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对于邮政物流而言,农村大部分居民处于传统的邮政业务消费阶段,邮政物流有着巨大的市场和空间。
这些对于中国邮政来说是千年难逢的机遇。
3.威胁与挑战
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服务,虽有很多优势,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邮政物流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着不足。邮政物流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主要有:
(1)服务意识不强
如前所述,长期的垄断地位为邮政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品牌基础,但同时也形成了垄断行业的优越感,服务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低下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没有生存压力的紧迫感和服务的责任感。特别是在一些农村网点,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这一问题更加严重。相比较而言,外资物流企业更注重服务意识与效率,这对于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劣根。
(2)信息网络不够完善
邮政网络貌似强大,但其整体运行效率低下。现有的邮政网络并不能完全对应广阔的农村市场,无法完全应对市场经济大环境。而实际运作中,“三流合一”也并未完全实现,网络数据和人机交互自动化程度低,与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的物流体系还有很大差距。
(3)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现有的企业经营观念,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形势。虽然有服务“三农”的经验,但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还是一件新鲜事物,特别是农产品有其独特的运输要求,比如说“保鲜”、“保活”等要求,邮政物流对此还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缺乏增值服务、全程物流及创新型的经营理念。
4.建议和希望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邮政物流要想在“农超对接”中成为赢家,必须做足以下功课:
(1)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加快物流服务内容和运输方式的创新是邮政物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农产品物流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因此,邮政物流需要转变原有的物流模式,引导农户和超市转变其关注点。在创新模式上,要加强对客户需求的研究,根据自身特点为农超提供专业性、特色性物流服务。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适应“农超对接”的要求,必须对现有邮政物流网络进行加强、扩充和升级,加大农产品保鲜、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技术改进力度,为农产品物流提供适应性技术支持。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加强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由于邮政物流现有储藏、运输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冷链运输比例小,致使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新鲜”是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尽量保证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在物流各环节中都保持低温作业,实现整个过程的“冷链物流”,以提高农产品的鲜度和质量。
(3)构建“农超对接”信息平台
基于“三流合一”的优势,对现有网络进行优化升级,构建“农超对接”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建立并完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使所有在超市销售的农产品都能追溯产地、加工地、和配送车辆的信息;搭建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减少交易环节,缩短销售时间;建立信息交流系统,提供技术信息,收集和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通过建立“农超对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户、超市对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真正实现信息共享。

图1:“农超对接”信息平台结构模型
(4)提高人员素质,重视人才的培养。“农超对接”是一种全新的市场模式,需要既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又掌握现代物流理论的多面手。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有必要对现有人才队伍进行调整和培训,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5.结论
“农超对接”的迅猛发展为邮政物流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邮政物流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不足,才能在这场“农超对接”的革命中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炎明.大力发展邮政农产品物流的思考[J].邮政研究,2010.1
2 余娜.中国邮政发展第三方物流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7
3 刘亚子,我国邮政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江苏商论,2009.8
4 姚记标,罗斌.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邮政物流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7.1
5 张琼.“农超对接”的困局与破解策略[J].北方经济,2010.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