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叛逆者简爱_简·爱

时间:2011-07-0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生而不幸却又敢于与命运抗争的极富个性的“女英雄”式的叛逆人物。她抗争命运的不公,追求自由与平等的爱情,她的叛逆性格随着她的成长逐步形成。
论文关键词:简·爱,叛逆,形成
 

一、引言

《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杰作。1847年这部作品一出版,便震惊了英国文坛。主要是因为作者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新女性形象。简·爱强烈细腻的内心情感,具有的反抗叛逆精神,使得简·爱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她的形象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读者。

“家里的天使”是维多利亚时代普遍接受的理想女性的典范。简·爱绝非一个天使,她没有美丽的外表,也没有天使般温柔的性情, 缺乏最基本的女性特质。简·爱是一个叛逆者,她和不公正的命运抗争,努力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她用知识、美德和人格力量证实自己存在的价值。她的叛逆性格贯穿整部小说,随着她的成长,她的叛逆性格也一步步完善成熟。

二、简·爱叛逆性格的形成

1.童年自发的反抗与抗争——叛逆性格的初步形成

由于父母的过早去世,简·爱从小就被收养在舅舅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不久舅舅里德先生也离开了人世,而舅妈里德太太则是一个冷酷、虚伪、自私的人。她把简·爱当作佣人一样对待,而对自己的三个孩子却百般溺爱、娇纵。娇横残暴的表兄约翰里德把简·爱当作丫头一样进行殴打,简·爱不畏强暴,奋起反抗,怒斥这个迫害她的小魔王:“Wicked and cruel boy! You are like a slave driver---you are like theRoman Emperors!”(CharlotteBronte,4)接着便和他发疯似地扭打。简·爱和里德太太发生争吵,里德太太以为凭借她的地位可以吓到这个外甥女,可是恰恰相反, 简·爱却针锋相对地予以回击:“I willnever call you aunt again so long as I live, I will never come to see you whenI am grown up. The very thought of you makes me sick, people think you a goodwoman, but you are bad, hard-hearted.” (Charlotte Bronte,46)结果使里德太太居然觉得害怕。从某种程度上讲,简·爱的第一次斗争取得了胜利。并且这次胜利使她的内心有某种解脱和满足感,也使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由此,一个令人同情怜悯和初见不凡气质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她就像石缝中一株艰难生长着的小草,过早地经历了世间的种种磨难,但生存的压力促使她更加坚强地成长起来。她感到简·爱,自己一定要顽强地生存下去,去取得和别人一样的公正平等的待遇,而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

离开了舅妈家的简·爱来到了劳沃德学校。劳沃德学校是全书中揭露性最强的一部分。在这个学校里,孩子们挨饿受冻,还要遭受各种凌辱。伙食是恶劣的,生活环境是不卫生的,“半

饥半饱,感冒又没有及时治疗,这就注定了大部分学生要受到传染,八十个姑娘,一下子病倒了

四十五个。”这根本就不是慈善机构,作者强烈批判了这样残忍的教育制度。带着这样的批判精神,她塑造了布洛克尔赫斯特这样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同时也以满腔悲愤的精神,描写了海伦·彭斯这样的牺牲品。海伦受到欺负时只是一味的忍耐,简·爱为她的遭遇感到不平,她说到“If I were in your place I should dislike her; Ishould resist her. If she struck me with that rod, I should get it form herhand; I should break it under her nose.” (Charlotte Bronte, 73)简爱不怕艰苦的生活,但她仇恨这个学校。她尤其仇恨布洛克尔赫斯特。如果说在舅妈家里的简·爱反抗的对象还只是舅妈一家人的话,那么在劳沃德学校,少年的简·爱反抗的天地就更加宽广了,她的叛逆精神也已初步形成。

2.追求自由与平等的爱情,鄙视没有爱情的婚姻——简·爱叛逆性格的日趋成熟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一个人的性格会在爱情中得到最全面的体现,简·爱的叛逆性格也是这样论文网站。在爱情和婚姻中,简·爱追求自由,平等,尊严及人格的独立。

在劳沃德学校呆了八年之后,简·爱来到了桑菲尔德做家庭教师, 这是她一生最重要的时期。初识罗切斯特的时候,她显示了不卑不亢的风度,在对罗切斯特还不是非常了解的时候,她坚持了一贯的反抗精神。但是,她渐渐发现和罗切斯特有许多思想上的共鸣之处。虽然年龄上有差距,,虽然地位悬殊,简·爱还是深深的爱上了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看到了这个身材矮小并无动人姿色的家庭女教师有一种不平凡的气质,他感到“知音难求”,决心娶简·爱为妻。简·爱看中的不是罗切斯特的万贯家财,也不是他的煊赫的门第,而是他的“友好坦率”,罗切斯特将她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这符合她一贯的反抗精神。所以当她以为罗切斯特要娶英格拉姆小姐,而又想把她留在桑菲尔德的时候,她怒气冲冲的说:“Do youthink I can stay to become nothing to you? Do you think I am an automation? — Amachine without feeling? … Do you think, because I am poor, obscure, plain andlittle, 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 You think wrong! … It is my spirit thataddresses your spirit; just as if both had passed through the grave, and westood at God’s feet, equal — as we are!” (Charlotte Bronte:,373)简·爱有自己的尊严,她极力维护,这就是她为了维护自己尊严的宣言。婚变后,简·爱拒不作罗切斯特的情妇,她维护平民自尊的激情宣泄到了极致。在桑费尔德府的爱情漩涡中,简爱宁愿孤苦飘零,决不放弃自尊自立,表现了平民知识女性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意识。简·爱在爱情上是炽热的,可是炽热的爱情并没有冲淡简·爱身上的叛逆精神,宁可不爱,简·爱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如果没有名正言顺的爱,简·爱宁可放弃,维护自己的尊严。这就是简·爱叛逆精神成熟的表现。

简·爱离开了罗切斯特,决心让这段爱情一走了之。她身无分文,一下子成了饥寒交迫的乞丐,幸而摩尔屋的主人圣约翰兄妹收留了她。男主人公圣约翰是一个29岁的乡村教师,他像一个忠于职守的士兵一样忠于自己的宗教事业。对他来说,爱情、亲情、友情都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当圣约翰对简爱向求婚时,这是上天对简·爱的又一个巨大考验。简·爱一开始就很清楚:圣约翰并不是真心爱她,而是因为钦佩她,她可以做他传教布道的得力助手。简·爱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没有爱情的婚姻就好像人间地狱,更何况婚后还要过一种完全受人约束与支配的生活呢?由于他们在爱情观念上的分歧简·爱,因此,她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她不愿失去自我而作为上帝布道的工具,她毅然拒绝了没有爱情的婚姻,维护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她的叛逆性格在这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追求自己的事业,向男权社会挑战——叛逆的生活方式

19世纪的妇女把婚姻当作衣食之计和终生体面的职业,财产,作者夏洛蒂却赋予简·爱鲜明的事业追求色彩,使其成为西方文学中女权主义的先驱之一。简·爱一直想自己开办学校,她认为教师是为了培育“美德、优雅、聪明和仁慈感情的胚芽”,而且妇女完全有能力担当此任。更富有挑战性的是在罗切斯特灵魂新生的斗争中,简·爱所起的导师作用远非一般情人和妻子可比。在桑费尔德府,当罗切斯特人生失意“像鬼魂一样到处游荡”时,简·爱打开了他精神的眼睛,因此,在简·爱出走后,罗切斯特并未重陷沉沦,罗切斯特渡过他在芬丁庄园的病残余生时,简·爱又代替了他肉体的眼睛,成为他名符其实的抚育者和引路人。因此,简·爱形象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也提出了勇敢的挑战,在人生斗争中,女子不仅可以成为男子的伙伴,还可以成为男子的导师。最后,简·爱虽然未办成学校,但她已在许多人(小阿黛和莫尔顿谷的农民女儿等)身上培养了美德的胚芽。由此可见,简·爱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并未停留在精神自立和心灵契合的爱情上,而是向着崇高的事业追求深入的。

三、结 语

简·爱是与众不同的,是与她的时代格格不入的,她追求平等自由,她努力抗争不公正的命运,她是一个叛逆者。就是在今天,她的叛逆精神,她的女性独立意识,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依然值得广大女性学习。


参考文献:
[1]Bronte, Charlotte. JaneEyre [M]. Yi Li People’s Press, 2001.
[2]范文彬.论《简·爱》的经久性魅力[J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1 46-50.
[3]李利.试析《简·爱》的女性叙事方式[J ].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1 114-117.
[4]王捷.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女性形象[J ]. 《扬州师院学报》 1984.3 53-57.
[5]杨静远.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的爱情主题[J ]. 《文学评论》 1980.5. 110-116.
[6]朱虹.《简·爱》与妇女意识[J ]. 《河南大学学报》1987.5 22-27.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一场美丑交织的华丽演出—莫言《檀香刑》_叙事
下一篇论文:冷月葬花魂-回族女性的命运悲歌_抗战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