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从接受美学看对《简.爱》疯女人形象的研究_《简爱》

时间:2011-06-09  作者:秩名
  2.历时读者对“疯女人”的 接受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女权主义批评方法也应运而生。批评家们从社会、文化、生理等各个方面对女性问题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从以往著名女作家创作的经典作品入手,运用最新颖的批评话语重新解读她们的文本,并从中挖掘出许多新意,由此形成了许多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结论。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当属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其代表人物就有上文提到的桑德拉和苏珊,两人合著了《阁楼上的疯女人》《简爱》,文中她们仔细地考察了十九世纪妇女文学的文本,明确指出从夏洛蒂勃朗特和简奥斯丁,到爱米莉狄金森,弗吉尼亚伍尔夫和西尔维亚普拉斯,尽管这些作家属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时代,然而她们的作品在主题和意象上都有某种同一性“历代的女性文学中都反复出现‘锁闭和逃跑’的意象,小说中往往有精神失常者作为主人公的对立面现出,这些疯癫人物充当了那些安分守己的自我的社会替身,这些作品中还反复出现被禁闭在冰冷的或滚烫的环境中痛苦煎熬的种种隐喻。”(吉尔伯特 古芭,1979)两位作者从这些现象入手,对十九世纪以来的妇女文学传统进行考察,从中发现这样一种现实“这些女作家从身体到精神都受到层层局限,男权社会的局限,男权主义为中心的文学的局限。”因此上述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同一隐喻和意象,例如“疯女人”,只能解释为一种女性共有的希望挣脱社会和文学局限的冲动。这部专著的问世,对整个美国文学批评界乃至整个西方以男权话语为主宰的文学界而言,不含为晴空霹雳,令人震颤,同时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部专著为继之而起的轰轰烈烈的重新阐释、解读并评估女性文本铺平了道路。而作为简对立面的伯莎梅森――被罗彻斯特禁闭在阁楼里面的疯女人,也正是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中,穿越了男性权威话语的重重阻隔,摆脱了以往历史的局限性,进入了读者的期待视野,犹如枯木逢春般获得了文学的第二次生命,也使夏洛蒂深藏在《简.爱》中的寓意在一百多年后得以彰显 。

三. 结语

夏洛蒂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英国社会虽实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简爱》,但妇女远没有获得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即使宪章运动,也没有完全解决男女平等问题,而对于男女婚姻上的平等,当今的女性仍在不断追求,因此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历史视界和个人视界等因素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影响与束缚,使得与夏洛蒂同时期以及之后一百多年间《简.爱》的读者们对伯莎这一形象产生了历史的偏见,将其贴上了“疯女人”的标签。而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运动以来,女性在社会和婚姻家庭的地位得到了大大提高,读者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鉴赏能力也在不断变化,期待视野得以提升,对“疯女人”有了崭新的认知能力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夏洛蒂塑造了简爱和伯莎两个对立的女性,前者早已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接受,后者经过一个多世纪之后又引起了一股股研究热潮,她的创作既关照了共时读者的期待视野也预见了历时读者对其“隐藏含义”的解读能力,《简.爱》不愧为一部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Anonymous, “the last new novel”, in themirror,1847.(2): 360-389[2]Oliphant, Margareta, Modern Novelists-Great and Small .Blachwoods Magazine,1855,(5): 180-189(此二则材料转引自Kappeler. Susanne ed.Teaching the Text, London: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3.
[3]Jauss, Hans Robert, Toward an Aesthetic ofRecep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2.[4]范文彬.也谈《简爱》中疯女人的艺术形象.外国文学评论. 1990. 第4期.
[5]方平.为什么顶楼上藏着一个疯女人.读书.1989.第9期.
[6]黄梅.阁楼上的疯女人.读书.1987.第10期.
[7](美)吉尔伯特、古芭合著.阁楼上的疯女人.1979.耶鲁大学出版社.
[8]夏洛蒂?勃朗特著,祝庆英译.简爱.1980.上海译文出版社.
[9]朱虹.禁闭在角色里的疯女人.外国文学评论.1988.第1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漫谈蔡小容的《小麦的小人书》_文学艺术论文
下一篇论文:从种族视角看《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中的人物刻画_库伯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