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直面死亡的生命体悟—余华小说的死亡主题变奏_毕业论文

时间:2011-05-15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余华小说的死亡主题变奏。对死亡的书写差不多是所有优秀作家共同的“嗜好”。
关键词:余华小,死亡
 

对死亡的书写差不多是所有优秀作家共同的“嗜好”。这并不是由于死亡具有什么诱人的魔力,而是对人而言,死亡最接近生命的本质。德国生命哲学家齐美尔认为死亡是生命所固有的,生命与死亡是对立的统一,就如黑格尔的“正题”和“反题”统一于“合题”中一样。遵循这个逻辑,我相信一个作家如果把死亡当作创作的主题,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关怀必然成为其写作的终极目的。余华小说的死亡主题变奏,就有力证实了这一点。

当先锋作家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文学的叙事革命、语言实验和生存探索的时候,死亡与生存的残酷性、偶然性、荒谬性等等就被余华坚实地扭结在一起。它不仅表现出余华对于人的社会化和政治性存在的怀疑与摒弃,也展露出对于人的存在基于生命本质的极致性思考。在《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里,我们被种种恐惧与颠狂、暴力与血腥、杀戮与死亡所震撼,以至于给余华贴上热衷于暴力的标签似乎也并不觉得为过,张颐武坦言“余华好像迷上了暴力”,[①]陈晓明也认为“余华对于残忍性的特殊爱好,他理所当然把性、暴力和阴谋以及死亡当作生命的全部自然内容来对待。”[②]但是,对早期创作的两大主题暴力与死亡的书写,在我看来,绝非是一种单纯的迷恋和特殊爱好,它鲜明地反映了余华对于现实世界的基本姿态和写作的深层动机。

从创作时间上看,余华最早叙述死亡的作品是《死亡叙述》。文本写了一个司机两次车祸遭遇。一次是“我”把一个骑自行车的孩子撞倒逃逸后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处在忐忑不安的惶恐和愧疚中,而在第二次车祸中,主动抢救被撞女孩却遭到了家属致命的报复。在《河边的错误》叙述了疯子毫无理性、毫无因果关系的杀人。在《世事如烟》里,所有的人物被阴谋、凶杀、诡计绞杀,无一幸免,死亡成了他们唯一的归宿。在《难逃劫数》里,余华更是把性、暴力、死亡扭结在一起。伴随着婚礼序曲的鸣奏,死亡的大幕也被徐徐拉起。《现实一种》述说的是兄弟间的相互攻击、相互杀戮,面对这场无休无止的血腥杀戮,叙述者丝毫没有流露出半点恐惧,反而赏玩着这些生命的消亡。这种冷漠无情的姿态,这些暴力和死亡的书写,只能在作家对现实的怀疑与绝望里找到答案。

余华是一个彻底的怀疑主义者和悲剧意识极强的作家。他所理解的现实,是一个充斥着血腥、暴力和死亡的现实。在他看来人们的相互杀戮并非源于彼此的仇恨,而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命中注定。但是,如果将这一切简单归之于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食而不化,并轻易断言余华极端地偏执与虚无,未免过于草率和匆忙。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余华对于现实世界的深刻发现和独特感受,尽管不无偏狭和极端,充满了敌意与对峙,然而,他的创作灵感与激情就诞生在与这种现实世界的紧张与敌对关系之上,也内在规定了他的小说的叙事形态和悲剧模式。他说:“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家都处于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在他们笔下,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状态时,他们作品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亮”。对余华而言,日常经验的形式已经丧失了真实的意义,只是一种虚伪的形式。面对这样的实在现实,余华选择了“文学的反抗”:借助想象与词语虚拟一个与现实对立的世界,如同福柯所说的“生命权力”和“生命政治”的思想,也就是将文学与“生命”结合在一起,重构社会结构、个人主体性和无意识秩序,进入到一个可怕的无法反抗只能诉诸身体快感的世界。将小说世界开放为一个斗争的空间,毫无疑问,这不过是虚幻的“乌托邦”。但在余华那里,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便被转换成一种颠倒的逻辑关系:“用欲望对抗性格,用河流阳光对抗人的主体性,用分裂、重叠和颠倒的逻辑对抗时间的洪流。”[③]余华的小说世界里,于是便有了笔下人物莫名其妙的失踪、死亡、逃离。虽然彰显了存在主义式的人与现实的对立关系,但是,并没有激发人的生命自由的选择,而是表现出了生命的茫然与冲动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让现实在想象的世界中死去,而想象的世界充斥着暴力与死亡,然而,余华却在暴力与死亡的叙述中获得了悲剧的快感和“内心的真实”。

但是,深刻的生命体悟与痴迷于生命终结时的美丽无缘,它只能诉诸于直面死亡的内在超越。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完成了创作风格的嬗变,虽然“死亡”仍然是一大主题,人的生存状态仍然是主要的表现内容,暴力与血腥仍然不时出现,但是,少了血淋淋的暴力场面的冷漠描写,多了对生活苦难的温情叙述。余华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④]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生命态度与生存关怀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这一转变,深刻体现了余华直面死亡的生命体悟。事实上在《呼喊与细雨》里,余华就已经流露出对于旧有的死亡态度的些许动摇,叙述者的灵魂为弟弟的死而震撼,“我”对养父的死不再是麻木不仁。在不断的死亡书写中可以想象余华对于生命理解的加深,于是就有了后来我们所看到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等。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代表作,两部小说都是关于当代中国社会普通百姓在苦难和厄运中如何生存、如何活着的故事,字里行间萦绕着宽厚包容,悲天悯人的情怀。表面上看余华似乎回归了日常经验,其实,深层上仍然是拒绝日常经验的。不再是单纯的死亡书写,开始转向对死亡中生命力抗争的礼赞,对生存状态的同情,积淀着更多历史与个人的悲喜,同时在死亡书写中凝聚了更多冷静的哲学思考。《活着》里面的福贵一生与死亡结伴,他目睹了父母、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及外甥的先后离去,最后只能孤伶伶与老水牛相依为命,浓浓的哀怨与惆怅,深深的关怀与温情,浸透于作品之中。但是,富贵仍然坚强地活着,他超然于人的生死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并不绝望悲观,他从容而达观的追述平息和冲淡了作品的悲凉与沉重,犹如一曲伤感而宁静的民谣,婉转而悠扬。《活着》的结尾以母亲对儿女、土地对黑夜的召唤来点化对死亡的彻悟:人生于天地之中,生死祸福顺其自然。老庄思想清晰可见,犹如列子所言: “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自然者默之成之,平之宁之,将之宁之。”[⑤]福贵的超然态度便是余华所领悟到的超越生死苦乐的困扰而抵达宁静平和的自由境界。

人们都注意到了《许三官卖血记》也是一改一贯的冷郁的叙事语调,同样饱含激情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幸存经验。一次次卖血,许三观被一次次推上极其危难的境地,并与死亡擦肩而过,但许三观直面死亡,与不幸抗争,用卖血抵御不幸,求得自己和全家的生存,逃离死亡。福贵、许三观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现实的种种打击里,以他们柔弱但坚韧的生命力来对待苦难,进而完成自己的生存,表现了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余华对普通人命运的理解和同情,对善良和亲情的尊重,对乐观豁达态度的肯定,肯定了福贵、许三观们的生存态度,即为活着而活着的对生命本能的尊重。所以,绝不能简单理解为余华从形而上的哲思走向了形而下的聆听与凝视,而是立足于“个人立场”和“民间立场”的寓言表达。

《兄弟》依然是一篇寓言,揭示了两个时代人的精神狂热和欲望狂热,以戏谑的笔调和通俗的叙事展开四十年中国历史的动荡与戏剧化的心理巨变,也因此诋毁之声不绝入耳,评论界认为余华彻底由先锋转向了商业化的媚俗写作。其实这是没有拨开表层的迷雾捕捉到余华的精神根柢所致。且不论是否是商业化的媚俗写作,也不论余华的先锋精神是否至此彻底丧失,但就余华对于现实的洞察和对死亡的思考而言,我坚定地认为,《兄弟》依然延续了余华小说的生存探索与生存关怀。他所叙述的父子在两个时代难逃死亡的厄运,似乎还在演绎余华固有的叙事圈套,但是,死亡寓言的表达却是意味深长的。父亲是在文革时期的疯狂中被杀死去,儿子则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另一种疯狂中无奈自杀身亡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死法,但是,都是在一种疯狂的非理性的世界里葬送了性命,表明了作家对经济时代的冷静思考,暗示着历史虽然发生了更迭,物的崇拜代替了神的崇拜,但是,疯狂的本质一脉相承,人的生存困境与悲剧命运并没有改变。透过死亡的书写,作者对历史中的人性和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层次的开掘透视,在貌似历史宿命的演绎之中,其实深藏着一个穿透式的哲学发现,显示出作者对人类生存的思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余华说:“艺术家是为虚无而创作的。因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仅存的无知者,他们唯一可以真实感受的是来自精神的力量,就像是来自夜空和死亡的力量。”[⑥]死亡的确给了余华创作的灵感与激情,余华也由此获得了旺盛的创作欲与生命力,但更重要的是,死亡照亮了余华,也提升了余华,经过向死而生的生命炼狱,在死亡的涅磐中,余华获得了再生。


参考文献:
[①]转引自余华.《虚构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年第5期.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③]汪晖.《我能否相信自己·序》[A].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④]余华.《内心之死》[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
[⑤]列子.《力命篇》[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⑥]余华.《河边的错误·后记》[A].《余华作品集》第2卷[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Email:lw6258@yahoo.cn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影像湘西:一次附魅的拼贴_文学艺术论文
下一篇论文:浅析译者主体性在许渊冲文学翻译中的体现_音美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