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浅议个性化新闻导语写作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因此,写出有个性、有热度的新闻导语,让它出新、出采、出众,更加“抓耳”、“抓眼”、“抓人”,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既然导语在新闻写作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写作技巧自然就成为写好个性化导语的关键。
关键词:新闻导语,新闻要素,个性化,写作技巧
 

前 言

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传播途径也日益广泛。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如何让我们的新闻脱颖而出,一上来就“俘获”受众的心?。一则完整的新闻报道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组成,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简炼的文句揭示新闻主题,有“导读之语”的意义。导语若不吸引人,受众往往不买帐。因此,写出有个性、有热度的新闻导语,让它出新、出采、出众,更加“抓耳”、“抓眼”、“抓人”,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 导语发展的历程

(一)导语的定义

不同时期对新闻导语有不同的定义,这里引用一种新闻业界比较认可的定义就是:“导语就是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阅读新闻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当代新闻文体写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介绍导语发展历程前,有必要简要介绍新闻的六大要素,即: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何(Why)、如何(How)。简称为“五个W加一个H”。在导语写作中,常常会出现这些要素的身影。

1)、第一代导语:“1861—1865”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记者用电报拍发战争消息,为了不因中断而耽误消息传递,电讯社要求记者尽可能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而将次要的部分放在后面,此为新闻导语最早的雏形。美联社总经理梅尔维尔·E·斯通在1898年明确提出:新闻必须有导语,导语要5W俱全。这就是第一代导语,又称5W俱全导语。

2)、第二代导语:受广播、电视新闻的冲击,新闻写作开始寻求新的表现方式。第一代导语逐渐演变为第二代导语,强调开门见山,强调吸引力,反对将5W一次交代完毕,争取用最少的5W,报告最新消息,又称“部分要素导语”。如:[法新社澳大利亚伯斯1981年8月10日电]此间捕获了一只小鸟,它体重不过三十克,却从它在北极圈的巢地飞了一万二千五百公里。论文发表。(《北极小鸟飞行万里到达澳大利亚》)

3)、第三代导语:随着时代发展,新闻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同一事件可能有多家不同的新闻媒体去报道。抢新闻的记者开始注重在导语上大下功夫。导语写法更加丰富多彩、标新立异,第三代导语趋向自由式,散文式,灵活多变,出现了引语导语等新型导语形式。

二、新闻导语的类型

记者在采访中,往往会思考同一个问题:“这条新闻最吸引受众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更好地突出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闻价值,而导语正是绝佳的表现载体。导语吸引人了,整个新闻也就成功了一半。随着社会发展和媒介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导语的种类越来越多,创意也越来越广,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

1)、直叙式:这类导语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用尽量少的文字概括整个新闻事件。如:X月X日,XX会议在X地召开,XX领导出席会议。

2)、 渲染式:这类导语先进行概括性陈述营造背景,然后进入对最新动态事实的报道。与渲染式导语类似的还有点题式、故事式、描写式等。如:11 月 1 日,河北省徐水县。85 岁的刘凤兰在家里一大早就心神不宁,一会儿坐到炕沿上,一会又挪到院子口向远方张望:她儿子——49岁的河北大午集团董事长孙大午自今年5 月 27 日被逮捕后,再没见过母亲的面。(《南方周末》2003 年11 月 7 日的头版深度报道《亿万富翁孙大午的梦和痛》)

3)、悬念式: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解开疑团。把读者引入“情境”,激发好奇心,从而调动阅读新闻的兴趣和欲望。如:1970年3月24日,星期四,当28岁的戴安娜.奥顿在伊利诺斯州德怀特下葬之时,聚集在她墓边的亲友们并不真正知道她究竟是什么人。(《一个恐怖分子的成长》,1971年普利策国内报道奖。)

4)、倒金字塔式:这类导语往往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将新闻的高潮和结论放在导语里,然后在新闻主体中按事实的重要性逐步展开说明和补充。如:“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攻击之下,千余里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新华社《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

导语中“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是这则消息中最重要的信息,接下来的主体部分则对这一信息进行了补充和具体说明。

5)评论式: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揭示其价值和意义,引起读者重视。如:2003年即将过去,人们在盘点欧盟一年的收成时,有喜悦,但更多的却是惆怅。喜的是欧盟东扩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愁的是欧元区的经济一直不见起色。(《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6日《欧盟:一分喜悦难掩惆怅几许》)

导语写作方式还有很多,在此,笔者只选取了几种较常见的。其实,导语并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而是根据新闻事件本身,构思和提炼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加以展示,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抓住读者,只有抓住读者的导语才能有磁石般的吸引力。

三、个性化导语写作技巧

从以上不难看出,导语的作用是简明扼要陈述一篇新闻报道最主要、最新鲜、最精彩的内容,在让受众对新闻事件有所了解的同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既然导语在新闻写作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写作技巧自然就成为写好个性化导语的关键。

(一)导语要客观、真实、准确

在采访中,记者的角色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任务是采集事实、传播事实,而不是评说、判断和下结论。导语表达一定要具体、准确,力避抽象概念,表意要清晰,不能有歧义。要尽量避免带有主观色彩的词汇,如:“警惕”、“有趣” 、“聪慧”……

(二)导语要突出时效性

新闻新闻,顾名思义首先要“新”。导语作为“新闻头”就是要把价值最核心、受众最关心的新闻事实,以最精炼、最贴切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导语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事实。二是与众不同,富有新意的写作手法。只有导语具有新意,才能引起读者了解新闻全貌、读完全文的兴趣。对于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新闻,它的生命力往往在于它的时效性,一天之差可能就成了“旧闻”。

(三)导语要有新意

1)、导语产生画面感。具有可视画面感的导语不仅可以使新闻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还能够调动受众的想象力和情绪,仿佛把人带入新闻现场,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论文发表。如:“今天下午,记者终开见到了陆蓓英。撩开门帘进来的,是一个身材瘦小的年轻妇女。她一头披耳短发,遮住了瘦削的脸庞,只有两只眼睛透出神采来。”(2000年7月8日《文汇报》)

2)、在导语中使用对话或引语。一句精彩的现场对话胜过记者的千言万语,引用新闻人物语言能揭示新闻主题,使新闻报道看上去更加客观真实。如:在贵州遵义长大的高斌去年9月考上西藏大学藏文系藏语文专业。一个多学期下来,他已能说简单的藏语,但仍感到藏语难学。'不过,比英语好学多了。'皮肤黝黑、看上去与当地人没什么区别的高斌还风趣地说:'这身皮肤就决定了我该学这门专业。'(《学藏语的汉族大学生》)

3)、在导语中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修辞技巧,既增加了导语的趣味性又能迅速调动起受众的情绪。如:“请把耳套、手套、雪靴和烈性酒放在身边——我国至少还有6个星期的冬天要过。这是无与伦比的天气预测家、著名的潘修托尼的土拨鼠发出的信息。”

这则标题为《土拨鼠发出冬天的信息》的消息导语摆脱了通常的导语写法,别开生面地用拟人的对话方式,显得生动而亲切。

4)、在导语中设置悬念,强调反常因素。设置悬念,引人解读很好理解,但在导语中加入反常因素,有时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请看:“一名61岁的老人今天用玩具手枪抢劫了一家银行。”修改后:“一个老人用玩具手枪抢银行,够奇特了,比这还奇特的是他甚至将作案的时间和地点事先通知给官方,但更奇特的是老人的作案动机居然是要在狱中度过他人生的黄金岁月!”重新设计后的导语强调出人意料和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吸引力大大增强。

(四)导语要简明扼要

法国作家斯汤达说:“写作只有一个规则:思路清晰、文字简练。”导语如果写得繁杂冗长,重点不突出,就会使读者失去兴趣和耐心。就如何用最简练的字句写导语,笔者认为:

1)、导语要尽量口语化。新闻要通俗易懂,符合受众的阅读理解习惯,就要尽量使用口语化的语言,拉近传受双方的距离,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2)、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适当的动词能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加深受众的认识与理解。如:[路透社巴格达2003年3月11日电] 国旗降下来了,机密文件销毁了,沙袋堆起来了。大部分留守巴格达的外国使馆工作人员准备在美国发起进攻前撤离。(《驻伊使馆人去楼空》)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析主持人话语中的语用原则
下一篇论文:浅议流行语的翻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