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浅谈刘勰的“风骨”论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风骨”概念。他主要从情感思想和语言两个方面论述“风骨”。情感与思想是文学的终极目标。情感,浅谈刘勰的“风骨”论。
关键词:风骨,语言,情感,思想
 

阅读刘勰的《文心雕龙》,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风骨”概念,它深深触及到文学的精髓所在,至今,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刘勰是在探讨“文”(包括《文心雕龙》中二十种有韵之文和无韵之文)的基础上,延续并发展古已有之的“风骨”概念,他主要从情感思想和语言两个方面论述“风骨”。情感与思想是文学的终极目标,语言则是文学实现终极目标必须依赖的手段,它们是任何一种文学样式不可缺少的因素。

首先,看语言。刘勰为语言列出“骨”的标准,认为“沉吟铺辞,莫先于骨。”[1] 并说明什么样的语言能被称为有“骨”:第一,精,“练于骨者,析辞必精”;[2]第二,要有丰富的内涵;第三,条理清晰。后两者,可以从“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中运用逆向思维推理而出。[3]为了更形象地理解这些特征,试举实例进行说明。免费论文,情感。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这首诗至今没有定论,因为语言表达出较为隐晦的信息,任何人都可以从自我的角度对其做出理解,也许正因为隐晦,才使诗中语言的内涵丰富起来。由每一个字组成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同时在人的脑海中形成各种意象,互相碰撞,互相交织,但并不杂乱无章,而是有序地组织在一起,被内在的逻辑牵引着,展现在欣赏者面前的是条理清晰的语言世界。需要说明的是并非语言隐晦,才能有丰富的内涵,许多古诗词的语言简单、明了,却依旧意蕴深刻。免费论文,情感。当然“精”的特征更不必说,这首诗的语言无法替代、删改,每一个字已经占据应有的位置,不多不少,没有累赘与冗杂之感。

鲁迅的《狂人日记》可谓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从语言角度看,第一,全篇没有多余话,干脆利落;第二,几乎每句话都意蕴深刻:“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怕得有理。”“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等语言充满整篇文章,引发读者思考;第三,语言从一个狂人口中说出,跳跃式思维使作品语言缺乏正常人理解的逻辑性,但整篇小说却不失严谨的条理清晰。

曹雪芹的《红楼梦》就语言而言,堪称长篇小说领域里的佳作。

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这是王熙凤初次见到林黛玉时说的一段话,作者惜墨如金,短短几句,将王熙凤处事圆滑和为人处事的手段充分显示出来,精炼到无法删改的地步。欣赏者用眼睛看到、用心去读的是一个人的语言,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他人的态度和反应,以及心理活动。看似简单,毫无深意的夸赞、寒暄,却意蕴深刻。语言条理清晰更不必说,句与句之间层层深入。

其次,看情感和思想。情感和思想是文学作品成形的终极目标,“风”与这个终极目标密切联系。免费论文,情感。刘勰讲:“《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4]这里提到“风”的两大特征:第一,“志气之符契”,即“风”是情感和思想的具体表现或凭据;第二,“斯乃化感之本源”,即“风”是文学感化人的本源。可是,“风”到底是什么?它应该如同生活中的风,虽无法用肉眼看到具体的形状,但每个人都相信它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气流与皮肤之间的摩擦,通过草木摇动,确定它就在身边。文学作品中,通过阅读语言文字,用心体会到某种情境,当情感神经或思维神经被深深触动后,我们便被作品感染,《锦瑟》、《狂人日记》、《红楼梦》均是如此。

在情感和思想中,刘勰更强调情感,他说:“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5]也就是说,作家用文学表达情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情感的感染作用。表明刘勰十分重视读者。不管是过去讲的“文”,还是今天谈论的文学,被创作出来以后,均需要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在情感上无法感染他们,那么不仅失去读者,也将失去自身的价值。对情感的重视,说明刘勰看到了文学的本质。免费论文,情感。可以说,文学是人类在语言世界里发现的一种表达自我情感的最佳手段。免费论文,情感。这里所说的情感,是一种审美情感,并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情绪,虽然小说中也会把生活中的情绪拿来描写。

刘勰还讲道:“深乎风者,述情必显。”[6]意思是说懂得使文学作品有“风”的作家,一定会把感情表达得非常明显。这里说明两层意思:第一,要有情感;第二,“述情必显”。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当作家满怀情感进行创作时,是否能将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即达到“显”,则建立在其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之上,驾驭语言文字的结果则使其有“风”。

以上将“风”与“骨”分开陈述,并不意味二者各司其职,无紧密联系,其实,他们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无法割裂的关系。刘勰也是将二者结合起来探讨的;他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7]如果把文章比喻为人体,人体要站立起来,要有骨骼支撑,不是任意骨骼均可拿来为人体所用,要符合人体特征,须剪掉杂乱、无用、影响完美人体的枝节;其次,这些骨骼必须鲜活、有生命力,有为人体造血的功能;第三,骨骼之间被系统地连接在一起,要保证起到各自的作用。免费论文,情感。有这些骨骼的支撑,具有鲜活生命的人体便可以站立在大地上,开始自己的生涯。要想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并且与动物区别开来,又需在体内注入一股灵气,使他成为万物之灵长。《原道》篇中,刘勰也称赞人是“性灵所钟”“五行之秀”“天地之心”。[8]作为人体,骨骼与灵气缺一不可,相互依赖;文学中的“风”与“骨”也是如此,“风”是从骨辞中渗透出来的,骨辞因“风”的存在对欣赏者的心灵和思想更具冲击力,甚至会让人拍案叫绝,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文学作品中融为一体。

创作者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成为“风骨”之作?《文心雕龙》中讲了两点:第一,要有“熔裁”的精神,经过“熔裁”的作品才不会“瘠义肥辞”“繁杂失统”“思不环周”;第二,要从经典文本中汲取养料。应该还有第三点,即创作者的禀赋。往往在文学方面具有异常禀赋的人,才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并且使作品“藻耀而高翔”成为“鸣凤”之作。刘勰把“风骨”看成是“鸣凤”之作、创新的基础,其实,他们应该是一体的,一个时代的“风骨”之作应该是“鸣凤”之作,而且是创新之作。

[1] [2] [3] [4] [5] [6] [7]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13页。

[8]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谈拉丁舞技术基础训练内容框架的研究
下一篇论文:浅谈乱针绣艺术作品创作之心得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