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从修辞翻译看《荷塘月色》的三个译本_风格

时间:2012-09-20  作者:朱沛杰
“碧天里的星星”一句实际上出现了两个喻体:作者以碧天喻荷叶风格,星星喻荷花。显然,朱译为了使句子简洁而省略了“碧天”,而王译和杨译则完整地保留了两个喻体。

“刚出浴的美人”既是拟人又是明喻,与前两句比喻构成排比。不知出于何种考虑,王译完全省去了这句比喻。朱译“beauties just out of thebath”与原文意思相符,而据Google显示,完全符合“out of the bath”组合的结果累计24,500,000项,且绝大部分出自英语网页,可见这一说法合乎英语习惯。杨译与朱译大致相同,仅更换了两个词。Google显示,完全符合“fresh from the bath”组合的结果有467,000项,其中也有部分出自英语网页,可见这一说法也可以接受。

总的看来,三个译本在句式或是用词层面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鉴于此,笔者尝试在前辈的基础上经行一些修改,从而提出自己的译文如下:

Here and there among theoverlapping leaves was a scatter of white flowers, beautifully in bloom or bashfullyin bud, as if they were pearls glimmering at night, stars twinkling in an azuresky or beauties emerging from the bath.

应当指出,笔者的版本绝非完美,只是试图从另一个视角来解决上文分析所提及的一些难点,希望能够为译友带来新的灵感和思考。以下是笔者在翻译时的一些想法,不一定准确,望请指教。“the overlapping leaves”指层层相叠的叶子,其中心词是leaves。“Here and there among … wasa scatter of”意指在叶子中间零星地散布着花朵;这里选取了scatter的名词用法,是一种新的尝试,以区别于前人的译文。“beautifully in bloom or bashfully inbud”作为后置定语修饰“flowers”;笔者认为“in bloom”和“in bud”是固定词组,所以中间不应插入修饰成分。“as if …”主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风格,同时将后面的部分变成了状语从句;这样不仅可以让句子结构更加清晰,而且从句的操作性要比名词短语强,更加方便。至于句末的比喻排比,笔者采用了句子并列而非名词结构并列,一是为了操作方便,二是为了让句子更丰满;笔者增加“at night”、“emerging”等词,是为了使三句话的长度相当,力求对仗工整,但并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 breeze stirs, sending over breaths of fragrance, like faint singing drift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

—— 朱纯深译

Their subtle fragrance was wafted by the passing breeze, in whiffs airy as he notes of a song coming faintly from some distant tower.

—— 王椒升译

The breeze carried past gusts of fragrance, like the strains of a song faintly heard from a far-off tower.

—— 杨宪益、戴乃迭译

叙事状物时,用形象的词语使感觉转移,把某一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去的修辞手法称为“通感”。此处,花香本是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用渺茫的歌声描绘若断若续,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这是将嗅觉感官上的感受转移到听觉感官上来,使人对淡淡荷香的体味更为真切。

总的来看,朱译无论在断句还是选词方面都比较倾向于直译,而且能够紧贴原文,这一点应予以肯定,其不足之处仍然在于句子结构混乱。而另两个译本则更倾向于意译,对句子结构进行了重新安排,可是也有各自的问题。

朱译为模仿原句断句习惯风格,使用了两处逗号,其结果是让后两个小句又出现修饰对象不明确的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杨、戴的译本当中。 “like the strains of a song”的修饰对象也不够明确,既可能是“The breeze carried past”,也可能是“gusts of fragrance”中国论文网。另外,“gusts of fragrance”令人觉得香味太浓,阵阵扑鼻。

王译后半句的结构与其余两个译本有所区别,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in whiffs airy as he notesof a song coming faintly from some distant tower”大概可理解为:香味缕缕就如同从远处的传来的歌声一样飘渺。与like引导的状语相比,这一句式在意思上更加贴切,也更加符合原文。然而句中的代词“he”不知是指谁,若是指作者本人,则说不过去,因为上文中作者是以第一人称而并非第三人称来叙述的。

基于以上评析的结果,在王译的启发下,笔者尝试在朱译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提出以下译文:

A breeze stirs, sendingover whiffs of fragrance as faint as a song drifting down from the distance.

笔者译文的前半句倾向于直译,后半句采用“as … as”的句型作为后置定语修饰“fragrance”,从而解决了状语不修饰宾语的问题。“drifting down from thedistance”是意译,暗示歌声从远处传来。之所以没有直译,是因为原文中“远处高楼”只是一种意象而非具体的所指,而“building”或“tower”等词均显得太过具体,且并不符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及社会文化,因而不利于传达文中的意境。诚然,文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4.结语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三个译本在翻译比喻、拟人和通感等修辞手法时采用了不尽相同的处理方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修辞的表达和艺术效果,但同时又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瑕疵。综合看来,朱译相对而言倾向于直译,特别是在断句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上与原文十分相似,然而句子结构混乱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王译的处理显得最为灵活和自由,但是漏译的现象较为突出,而且选词方面有欠准确和严谨;杨译则较好地结合了直译与意译。在本文所讨论的三种修辞手法当中,拟人的翻译难度较小,通常可在用词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对于比喻和通感,三种译本均倾向于使用like引导的状语来处理,可是对于句子结构的把握有所欠缺,导致了意思的偏颇。

修辞手法是写作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修辞翻译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译文是否能够还原作者的风格。然而对各种修辞手法的翻译又是文学翻译当中的一大难点,既要尽最大程度地贴近原文,又要尽最大努力达到修辞的表达效果。这就需要译者在仔细揣摩原文的基础上,从用词、句式、篇章衔接等方面综合考虑,同时还必须注意到潜在时代和文化差异等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椒升.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J]. 英语世界, 1985 (5).
2.朱纯深.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J]. 中国翻译, 1992 (1).
3.杨宪益,戴乃迭.Moonlightover the Lotus Pond [J]. 英语学习, 1999 (5).
4.Leech,G. N. and Short, M. H.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English Fictional Pros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2001:10.
5.刘重德.试论翻译的原则[C]. 罗新璋. 《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816
6.朱光潜.论翻译[C]. 罗新璋. 《翻译论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447
7.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4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龙争虎斗》到《新龙门客栈》谈结构性与非结构性剪辑
下一篇论文:从原型范畴理论看《老友记》的言语幽默形成机制_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