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吴伯箫散文创作风格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吴伯箫(1906—1982)从二十年代开始散文创作的艺术实践。年是吴伯箫散文创作风格的转折期。其间也显示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变化带来的艺术创作风格的嬗变。嬗变,吴伯箫散文创作风格。
关键词:吴伯箫,散文创作风格,嬗变
 

吴伯箫(1906—1982)从二十年代开始散文创作的艺术实践,直至82年逝世,一生作品不算太多,共200多篇,先后创作了《街头夜》、《羽书》、《黑红点》、《潞安风物》、《出发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选》、《吴伯箫散文选集》、《吴伯箫文集》等散文集。抗战以后,他主要写作报告文学,由于接受实际生活和思想意识的变化,其作品内容所触及的对象及范围发生转变,艺术风格上也有显著的变化,“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记事、写人,改变了以前散文中‘静态’的铺叙,要求画面的流动感”。

吴伯箫于1925年在《京报副刊》上发表了散文处女作《白天与黑夜》开始,此后坚持散文创作,到一九三一年曾收集四十多篇作品为《街头夜》准备出版,因“九·一八”事变,稿本失散。大学毕业后到抗战爆发,这时期的主要散文创作结集为《羽书》(文化生活出版社,1941年),主要包括《话故都》、《马》、《夜谈》、《山屋》等。王统照在为《羽书》写序言的中说:“奔走,劳苦,出入艰难,当然很少从容把笔的余暇。然而《大公报》文艺栏上我读到他的文艺通讯,不但见出他的生活的充实,而字里行间又生动而沉着,绝没有闲言赘语,以及轻逸的玄思,招怅的怀感。可是也没有夸张,浮躁,居心硬造形象以合时代的八股的格调。……两年间四方流浪,扩大了观察与经验的范围,他的新作定有一样面目”。论文发表,嬗变。。

1932年夏天,吴伯箫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山东,先后在青岛的山东大学工作,后又到济南乡村师范、山东省教育厅和莱阳乡村师范等地方任职,同时潜心散文小品的写作。这段时间内他曾先后结识了诗人减克家、李广田,戏剧家洪深,作家老舍、王统照等人,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以文会友”,“曾三五熟人定期约会,各带小说、诗或散文大家传看品评议论……争取彼此推敲……各自拼命下功夫”,深受他们的影响,且善于借鉴我国古代骄文的写法,运用整齐划一的句式,选用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追求韵律的整齐,读来清新飘逸,节奏鲜明,富于诗意。林非曾评论道,读《海》“像是在朗诵新式的《滕王阁序》……”,“在五·四以后的散文创作中,这种写法似乎还不多见”。这就使得他的文风于质朴无华中时见绮丽,“是二十年代朱自清、谢冰心一派‘美文’传统的承继者和开拓者”。正如他在总结自己一生散文创作经验的文章《无花果》中说,1935年在青岛时,“曾妄想创一种文体:小说的生活题材,诗的语言感情,散文的篇幅结构。内容是主要的,故事、人物、山水、原野以至鸟兽虫鱼;感情粗犷、豪放也好,婉约、冲淡也好,总要有回甘余韵;体裁归散文,但希望不是散文诗。”。论文发表,嬗变。。

吴伯箫曾在《荠菜花》一文中透露了自己的写作习惯:“是啊,一个人是会凭藉了点点滴滴的物什,憧憬到一大堆悠远陈旧的事物上去的,你,不晓得怎样,于我,这都成了牢不可破的习惯了。丙夜时分一声‘硬麦饽饽’,带来的是全套北京的怀念……一卦红纸封的万头火鞭,着眼就是曩昔的升平年景及祖父在时家庭的一团和乐。西红柿给我一个女人的影子;天冬草使我记起那帮永远谈不倦的血性伴儿。鸣蝉声里要燥热打瞌睡,蟋蟀唧唧令人感到凄凄别离。啊,就这样,荠菜花孕蕴了百千种景色,拨弄着够多的怅惆与欢乐呢”。家乡的马、啼晓鸡、灯笼、荠菜花、天冬草、萤一类常见事物,在他的笔下描绘出一幅幅温馨的乡土风俗画。《山屋》描写了山中无名小屋的春日煦暖、夏日幽静,秋日愁雨,冬日夜话,以小屋为寄托,道出作者内心的欢愉、愁郁、寂寥、乐观。司马长风最欣赏《山屋》这一篇,认为“全篇匀称,从头到尾,一气呵成”。

抗战爆发后,抗日的烽火烧遍了半个中国,吴伯箫投身到抗战中,“在一个月前还被你们偷偷地呼唤着青年校长的人,现在穿了一身二尺半,披了一条武装皮带,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人了”。1938年4月,吴伯箫“抛却一切牵挂、家庭、戚朋,学校铃记,只身跑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编入驻瓦窑堡的一大队三支队。四个月后结业时,毛泽东亲笔为他署名题词“努力奋斗”予以勉励,“共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使其“幸福”无比。11月,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抗战文艺工作组”组长,与卞之琳、马加等,随同八路军到晋东南前线长治一带工作。1939年回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参与编辑《文艺突击》,并兼任中国女子大学教师。194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边区政府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论文发表,嬗变。。在延安,随着吴伯箫社会角色的变化,吴伯箫的创作思想在发生演变,“使得他必须改变原来的创作习惯,要去着力描绘特定的具体的人和事”,处于一个崭新的环境,他的作品风格也随之变化,开始走向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更加朴实、通俗的道路。

1938—1949年是吴伯箫散文创作风格的转折期,创作以报告文学为主,反映边区战争生活和大生产运动,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收入在《潞安风物》、《黑红点》、《出发集》中,约有50篇。从体裁上看,大部分是通讯、报告文学,也有少量的小品散文。

1941年,吴伯箫在延安机关工作时写了几篇抒怀述感的抒情性散文,如收入《出发集》的《向海洋》、《书》、《出发点》、《十日记》等,这些作品遵照当时毛主席“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指示,抒写留恋延安的感情,“更热中的是放大眼光奔上辽阔的前途”,“从延安伸出来的路是长的哩!有老百姓的地方就有通延安的路,那是坦荡的大路,四通八达的路,人民的路”,“沸腾的生活,燃烧的战斗,又往往写不及。只能笔记事情的梗概,景物的轮廓”。构思上自然却失之斑驳和粗疏,似乎少见精雕细刻的功夫。

吴伯箫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的改变,除了抗日战争现实的需要之外,最主要的是作家思想上发生巨变的结果,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吴伯箫散文创作的“分水岭”。每想到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总是兴奋着,情感总是炽热着,仿佛真理在自己周身燃烧”。论文发表,嬗变。。

吴伯箫的报告文学反映了大时代发展的若干侧影,“从抗战的酝酿,抗战初期游击战争的胜利,抗战中期敌后战争的深入和开展,直到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活建设”,甚至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的土改和知识分子的生产劳动锻炼,都在他的作品中留下记录。论文发表,嬗变。。其间也显示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变化带来的艺术创作风格的嬗变,抒情性散文偶有所作,但未能充分发展,这方面的艺术冲动,“倒是到了六十年代才焕发出光彩”。

1.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34页。

2.王统照:《羽书》序,文化生活出版社,1941年。

3.吴伯箫:《无花果》载《文学评论》,1981年第5期。

4.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49页。

5.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58页。

6.吴伯箫:《无花果》载《文学评论》,1981年第5期。

7.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28页。

8.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香港昭明社出版,1978年,第167页。论文发表,嬗变。。

9.吴伯箫:《吴伯箫文集•记离乱》,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第439页。

10.吴伯箫:《无花果》载《文学评论》,1981年第5期。

11.吴伯箫:《北极星• “努力奋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1页。

12.范培松:《中国现代散文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57页。

13.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655页,第656页。

14.吴伯箫:《无花果》载《文学评论》,1981年第5期。

15.吴伯箫:《出发集》,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第47页。

16.吴伯箫:《烟尘集•再版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17.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656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网络消费时代的产品设计
下一篇论文:舞蹈对模特气质的影响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