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中国文人的田园梦境_隐居

时间:2012-08-18  作者:作者,陈强,单位
文人在官场,就如同步入了政治的漩涡,越靠近中心,承受的压力越大,越接近君主,危险系数越高。在政治中心,由于权力派别的争斗,许多文人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牺牲品,往往要承受着贬谪,放逐等刑罚。一些文人不堪忍受政治的打压、改变现实的梦想的破灭,迫于形势,不得不选择离开官场,归隐田园。田园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避难所,在这个避难所里,他们不能感受到生活真正的乐趣,而是倍感压抑,痛苦。他们借助于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的不平,愤懑,怨恨之气,对于田园生活所带给他们的意想不到的快乐完全视而不见。避祸,成为了他们归隐田园的唯一目的,在躲避灾难的同时,心中又燃烧着渴望被重新重用的火苗。这种欲望之火一旦被无限放大,便会让他们化为灰烬。

与避祸不同,一部分文人在政治的投机中失败之后,自主选择退离官场。但是,虽然他们身不在庙堂之上,却对庙堂生活魂牵梦萦。在宫廷的打压之下,他们没有喘息之地,只能躲在田野里,用自己的行动向政治,向君主做无声的反抗。文人们缺少武将的那种豪迈之气,没有勇气光明正大的反抗他们眼中的“黑暗”“不公”,却又不甘于忍气吞声,便将目光瞄准田园生活,用躬耕田垄对朝廷做着消极的反抗论文的格式。于他们而言,田园生活,依旧是投机政治的工具。

真正的归隐田园,是内心的欲望,是本性使然,是心头始终挥之不去的味道。当归隐成为了一种功利性的手段,当隐士心怀世俗之心,他们的归隐便是虚假的,也是低俗的。“假田园”是“田园情结”派生的产物,从属于世俗的功利性欲望。怪不得陶渊明自比为孤云,“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陶公在自己的诗中就表达出自己的孤独之情,然而随着时空的绵延,却依旧再没有一个隐士同陶公一样,把自己幻化做自然的精灵,同自然,田园合而为一。

真假田园,寄托着不同的情感,也反射出不同的人生境界,更诠释了陶公绝世的孤独落寞。

文人的梦境

“田园情结”的横行与纠缠,虽然让中国文人在现实中靠近功利,但确实也羁绊了他们完全沦落为世间浊物的脚步。

在“田园情结”的笼络下,中国文人的精神情怀依旧保持了追求纯朴本真的特色。政治是一个大染缸,在原本洁白无瑕的文人身上染上了无法涂抹的色彩,但同时隐居,政治又是一个炼金炉,炼出了真金,淘汰了渣滓。这里的真金,是不受世俗污染的文人灵魂,是在自然中放浪形骸的隐者。不论社会如何发展,政治如何黑暗,时代如何残忍,在这些文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处田园圣地供他们休憩,总有一座堡垒为他们遮挡风雨。宁静的田园生活就在那里,不论见或不见,对于文人墨客来说,都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正是因为有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优雅,淳朴,安逸,才促生了“田园情结”,才使得文人们在搏击宦海浪涛失意之后,依旧有一个可以容纳他们肉体与灵魂的地方。

或是逃避,或是休整,或是沦落,不论怎么样,田园梦境,都是古代文人们共同追求的“蓬莱圣岛”,在文人的梦境里,没有政治,没有君主,没有贫穷,没有痛苦;在文人的梦境里,处处是田园,处处是仙境;在文人的梦境里,他们化蝶而飞,逐清风归去,偶闻几缕酒香,平淡之味,如山泉沁酒,令后世甘之如饴。


【参考文献】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评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谢灵运陶渊明诗歌比较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朱光潜全集第三卷〈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个体伤痕的文学阐释_反抗精神
下一篇论文:中国当代水彩画的取向_文学艺术论文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