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一是图书涨价与经费短缺,使文献供给不足,文献保障率低;二是藏书剔旧工作不及时,造成了馆藏结构失衡,浪费了读者时间。
工作理念陈旧
图书馆的流通部门是处在读者服务的最前沿,跟读者打交道最多的部门。流通部的基本工作是借书、还书、上架、倒架、顺架等,事务性工作,工作内容简单,体力活较多,技术含量不高。工作枯燥、劳动强度大,以及馆里普遍存在的“大锅饭”、平均主义,不能够做到同工同酬等原因,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流通部门在工作理念上对图书的管理通常是 “重藏轻用”,即只注重对书籍的管理,而忽视对读者的服务;只注重完成工作的量,而不是根据读者的需求在服务上有质的飞跃。由于工作环境差,工他们普遍对读者态度冷淡,对读者的咨询视之不理,使读者面对浩瀚的书海 “无所适从”,使一些最新的,最有价值的图书不被读者所知晓,从而直接造成了文献资源的巨大浪费,并极大的降低了读者借阅图书的热情,严重影响了图书的流通率。
图书馆导读服务没有重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学历和知识的老化无法提供现代化的咨询服务。导读需要它能为读者起到 “书海导航” 的作用,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图书馆要优化服务功能,为图书做导读,为网络资源做导航。工作人员要更新观念,提高信息综合能力,增强信息竞争意识,从读者的需要、心理出发,尊重读者平等使用信息的权利。
合理布置馆藏的分布
在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紧张、经费受限的条件下,利用有限的空间,科学合理的布置文献资源,可以缩短读者的借阅时间,激活新书的借阅率,降低拒借率,避免经费和资源的闲置浪费。 ( 1 )开设新书专架,读者一步入书库,便可以在新书专架上浏览,花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所需的、最新的文献资料,自然就会吸引读者关注图书馆。 ( 2 )设立常用书架。另辟书架摆放与现代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常用书籍,如科普知识、医疗保健、大学生求职、专升本、艺术欣赏、传记名言类的图书,可以极大的方便读者。 ( 3 )合理布置图书,及时剔旧。布置图书时,要根据读者的借阅规律,把流通率高的图书尽可能的放置在书架醒目的位置。对些过于陈旧、学术价值低、缺少实用性、无人借阅的藏书,根据文献资源的不断变化,及时做好剔旧工作,充实新的文献资料,才能提高馆藏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郭翠华 邱晓辉. 提高图书馆文献利用率探索[J].情报探索.2008年10月.10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