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在数字图书馆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仍然还有“图书馆消亡论”的追随者。本文从“图书馆消亡论”谈及复合图书馆是一个长期重要形态,并肯定在此环境下的图书馆员不会消亡反而应新时代要求有了四个新的职责需求,全文就此展开讨论。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消亡论,复合图书馆,馆员职责,学科馆员
1引言
早在几年前,数字图书馆初期,图书馆界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议论。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图书馆的藏书核心——印本文献、甚至图书馆本身,即将没落和消失,在文献和读者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图书馆员,自然也将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图书馆消亡论者”观点。另外一种意见认为:在IT技术横行的今天,虽然文献是电子化,信息是数字化的,可印本文献依然拥有广大的读者群,每年的书籍销售量实际上是不减反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图书馆员依然是读者的亲密伙伴。随着数字图书馆的深入发展,传统图书馆业务也日渐萎缩,2009年浙江大学图书馆与网络中心的合并,图书馆消亡论又喧嚣其上。
2“图书馆消亡论”VS“复合图书馆”
“图书馆消亡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授兰开斯特(F.WilfridLancaster)。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兰氏出版了他的《通向无纸信息系统》和《电子时代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两部著作[1],宣称电子信息服务已经无需图书馆这一中介,即原由图书馆员开展的信息服务工作现由用户自己直接进行,图书馆在电子信息时代难逃消亡命运。其论一出,各国都有应声。从专业书刊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中国也有相当数量兰开斯特教授的追随者。例如,有人乐观地扬言:“数字图书馆不再是徘徊于远方的幽灵,而是翩然而至的丽人——已经从缥缈的彼岸来到了现实的世界。”[2]还有人则津津乐道:“信息技术科学与图书馆的关系已经是如此的紧密,信息技术已经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数字图书馆中,文献是电子化的,信息是数字化的,资源是虚拟化的,传递是网络化的,图书馆员也将以网络馆员和虚拟馆员的身份出现。”[3]一时间,“图书馆消亡论”、“图书馆员无用论”纷纷扰扰,不绝于耳。
事情真是如此吗?实则不然,目前,当代图书馆正处于复合图书馆时期,国内外的研究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是从拓展的角度,认为复合图书馆是结合数字图书馆的优势而对传统图书馆功能的延伸;另一种是从演进的角度,认为复合图书馆只能是图书馆从传统到数字化的一个过渡阶段。无论是哪一种看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字图书馆都是用以拓展而不是取代传统图书馆。从用户需求和图书馆的实际功能出发,复合图书馆是图书馆建设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均不可逾越的一个长期重要形态。
3图书馆员职责变迁
众所周知,图书馆员是采集、传播信息和知识的中介,图书馆员最初是通过以收藏笔写记录(graphicrecords)为主的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是开展图书馆经营的主体,这也是现代图书馆的必备要素。我们无法想象没有医生的医院,没有教师的学校,同样也无法想象我们的周围只有虚拟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员,而无实体图书馆和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员。实际的情况是,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社会中,随着个人或团体的活动与知识和信息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个人或团体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导航员——图书馆员的作用不是日渐削弱,而将更为突出。
1998年,美国和加拿大的图书馆界就图书馆员的作用进行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未来的图书馆员将起到咨询员、信息分析员和教育者、知识和信息管理者的作用。结论强调,这些作用并不是抛弃传统图书馆员的职能,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拓展。同年,在中国的北京大学召开了“21世纪大学图书馆的新使命”的国际学术大会.与会的各国代表经过认真的讨论,由英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菲兰德(FrederickJ.Friend)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声。他指出:“简单地说,图书馆的使命是用户需要图书馆服务时,为其提供服务……我们不需要新的使命。我们的历史使命非常有价值.而且也适合于当代……对图书馆员来说,技术本身并不是目的。”[4]确实如此,图书馆生存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理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便适应新的环境,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图书馆的使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不必完全放弃图书馆员现有的作用而去臆测新作用,而是应该在履行图书馆员职能的过程中,扩充因环境变化而有必要增加的内容,进一步提供用户所期望的服务。学科馆员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并发展起来,尤其是在高校图书馆中,这类图书馆员的需求完成如解答用户咨询(包括当面咨询、电话咨询及网络咨询);与对口院系联系,为教授提供有针对性的综合信息服务;参与数字资源的服务与推广;参与多层次的用户教育服务;学科网络资源导航等……[5]
4图书馆员职责需求
从图书馆员的职责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的知识社会里,一个图书馆员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机能。
第一,要具有了解知识和信息的特征、结构和媒体的知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是建立在以纸质文献为主的文献信息资源基础上的。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换环境,这种环境将克服传统信息传播中的各种限制。使图书馆传统资源建设变得弱化。面对挑战,图书馆从拘泥于一馆的文献收集、整理、组织、传播向“信息资源建设”转变,以保障社会的多方面信息需求为出发点,以社会信息需求为导向,以信息管理机构群体为主要力量,从整体上研究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存贮、链接传送和开发利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