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图书情报

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中英汉经济新闻语篇的概念隐喻比较分析-论文网

时间:2013-12-18  作者:尹娟,赵霞
例如:“经济中的政策是旅行中选择的路径。”人们在路上旅行,则被映射到经济领域,经济发展应该有相应的一些政策。即,政府或经济组织形成的政策是旅行时选择的路径。为了拉动经济,我们可能会采用各种形式的措施和活动,而这些就形成了到达目的地的一段行程。以下就是英语中'road','path','track'和中文中“道路”、“路径”、“轨道”的隐喻表达。

(1)TheEuropeancountriesaresteppingontheroadtoeconomicreforms.(BusinessWeek,Feb.22,2010)

(2)Indiathisweekalteredcourseontheroadtoeconomicreform,abandoningthetouchfiscalpath.(NewYorkTimes,Jan.16,2006)

(3)Thestategovernmentiskeentogetthemineandaluminarefineryprojectbackontrack.(NewYorkTimes,Feb.2,2010)

(4)中国及亚洲的发展道路是相对安全的,尤其是中国,未来会比现在富

裕得多。(财经时报,2010/3/20)

(5)中国经济改革长期以来形成了对循序渐进的路径依赖。(人民日报,2010/3/16)

(6)近几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大方向己定,但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财经时报,2010/l/10)

当我们下定决心到达一个目的地时,我们必须继续前进。很显然,每个人的旅行都是有目的地的。这就和经济一样,每个商人都是为了盈利。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目的,经济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行为。例如:

(7)ChinaisthebiggesttradepartnerofSouthKoreaaswellasthelargestdestinationofinvestmentmadebySouthKoreanenterprises.(NewYorkTimes,Jan.22,2010)

(8)美国应更坚定地做出合作的承诺,中国也应严守“和平发展”的道路,并向充分的法治迈进。(人民日报,2010/2/8)

这些例子表明一段旅行的出发点就是经济的基础,目的地则是最终的经济目标。“旅行隐喻”广泛地应用于经济新闻语篇中。它能够帮助我们生动形象地理解经济领域陌生的概念。

(二)战争隐喻的映射模式

尽管许多人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我们的确发现战争和经济有许多相似之处。传统的战争图式中包含了敌我双方对峙、防守、进攻、伤亡、输赢、战略等;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经济实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场如同战场,也有敌人、攻防输赢等。在市场经济中,商人通过采取各种战略来赢得更大的市场。有关战争的一些词语常用来描述公司之间的竞争,或对通货膨胀、财政危机、经济危机的对抗。这样,经济就被看成是商场对手之间的战争。“战争隐喻”形象地将商业竞争中复杂的、残酷的方面突现给人们。在“经济是战争”(ECONOMYISWAR)这个概念隐喻中,战争是源域,经济是目标域。众所周知,一场战争必须有敌我双方,敌我之间的战斗就相当于两家公司或机构之间的竞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打败敌人,商业竞争的目的是优胜于对手。事实上,有关战争的所有特征都系统地映射到了经济领域。如下图所示:

表2:战争隐喻的隐喻映射过程

表2体现了战争的有关特征映射到经济领域。经济成为在战场中运用武器和策略战斗的士兵:经济竞争是战争中的争斗;国家或商业是军队;市场是战场;经济政策是战争中运用的武器和策略。商业与战争的对应关系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体现出来。

(1)IfBaiduinvadesJapanesemarket,whatwilltheresultbe?(BusinessWeek,Mar.3,2010)

(2)Afteryearsfilledwithlawsuitsandboardroomrebellion,DisneyhasalreadymadesomeprogressunderIger.(NewYorkTimes,Mar.2,2010)

(3)在应对中国经济过热的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银行将发挥领军作用。(财经时报,2010/1/19)

(4)中国公司要面对强势的外国公司在中国大量投资所带来的战略格局的转变。(人民日报,2010/2/9)

由此可以看出,概念隐喻大量存在于中英经济新闻语篇中,因为战争在从古至今的中英两种文化中是一个普遍现象。隐喻映射过程表现了源域“战争”映射至目标域“经济”,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经济新闻经济语篇中地抽象概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_版权-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近二十年电子出版物的回顾与展望——兼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影响-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图书情报
最新图书情报
读者推荐的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