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从情感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角度研究诗人的创造性_爱情诗

时间:2012-09-20  作者:丁梅,王斌

论文导读::并且这些概念隐喻是具有典型性的。这也是汉语中构建悲伤的一个概念转喻。因此这实际上是一首爱情诗。
论文关键词:情感概念构建,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爱情诗,诗人创造性
 

引言

诗与情感关系密不可分。隐喻的认知理论认为,隐喻在情感概念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情感很少不是隐喻式表达的(K?vecses,2000)。诗歌历来被认为是所有文类中最富“创造性”的产品。诗性语言一般多用隐喻、暗示和象征等手法。隐喻语言是诗最基本的成分之一,有的甚至是诗最为关键的成分。隐喻的运用被认为是诗人富有语言创造力的评价标准。Gibbs认为尽管诗人使用的语言可能与平常人不同,但即使是最富创造性的诗人也使用与常人所使用的相似的概念化(Gibbs,1994)。

爱情恐怕是情感的概念中最为“隐喻化”的。富语言创造性的诗人是如何表达爱情的?诗人是否与常人对情感的理解方式有所不同?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在情感抒发方面独树一帜,特别是“愁”情的表达令人赞叹。《醉花阴·重阳》可以看作是她在抒发“愁”情的代表作之一。她通过抒发“愁”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因此这实际上是一首爱情诗。萨福是古希腊最早最著名的女抒情诗人爱情诗,她是第一个描述个人的爱情和失恋的诗人,《给所爱》是她的名作。

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特别是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来分析这两首诗的情感概念构建,在情感方面富有创造性的诗人是否也使用相似的概念化。另外,本文将对比分析两首诗创造性根源的概念化和语言创造性的异同,进而探讨诗人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隐喻式语言来表达情感。

1.认知视角:隐喻和转喻在情感概念化中的作用

在修辞学中,传统隐喻观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和文体装饰,是对正常语言规则的偏离。隐喻即是以寻求事物间的“相似性”为其基本的思维方式,诗人“创造”隐喻过程就是在不似之中发现相似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经意大利人维科Giambattista Vico阐明之后就一直被公认为是“诗性思维”论文范文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解释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束定芳,2000)。隐喻(可称之为隐喻表达式)是建立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的(林书武,1998)。概念隐喻是用较为具体的来源域(source domain)认识较为抽象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的手段,是指的这种从来源域向目标域的概念映射(conceptual mapping)。另外,具有系统性和典型性才称之为概念隐喻(林书武,1998)。隐喻不仅渗透人们日常使用的关于情感的语言表达中,而且对于理解情感的概念化的大部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似乎我们大部分的情感的隐喻语言都是基于平常的、约定俗成的对情感的理解方式之上的(K?vecses,2000)。

举例说明。在日常语言中,中英文中“They are breaking up/We’re inseparable”、“Don’t put her on apedestal/He worships her”、“对他神魂颠倒/对她着了魔”、等类似的习以为常的大量表达实际都是隐喻式的表达爱情;其概念结构(概念隐喻)则分别是“LOVE IS A UNITY OF PARTS爱情是整体(爱情的中心隐喻)”、“THE OBJECT OF LOVE IS ADEITY爱情的对象是神”、“爱情是魔力”爱情诗,即这些隐喻式的语言表达方式都是由其概念隐喻所派生出来的,或者说隐喻的语言表达和概念隐喻之间是成体系的,并且这些概念隐喻是具有典型性的,即是平常的、约定俗成的对情感的理解方式。

隐喻过程中涉及“相似similarity”;转喻即雅各布森所称的“接近contiguity”或“指代关系stand for relation”。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通常统指隐喻和转喻。另外,莱考夫和特纳对“提喻”(部分整体关系)和“转喻”或“借代”(相关关系)并不加以区分。本文中为方便起见,区分了隐喻和概念隐喻及隐喻和转喻。

在英语中,隐喻在情感的概念结构中比转喻是更为重要的构成成分。另外,情感概念的一个特点是由大量的转喻构成,它的概念的生理方面在语言中广为展现,特别是在汉语中尤为如此。例如,“不安”、“面部表情的改变”、“体温下降”、“行为变化”等来表示情感概念。表示悲伤的“捶胸顿足”、“满眼含泪”、“哀毁骨立”等隐喻语言的概念结构分别为“悲伤是不安“、悲伤是哭泣”、“悲伤是体重的减轻”。

K?vecses(2000)研究并总结了英语中情感隐喻的概念构建。King(1989)研究并总结了关于汉语中情感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构建。本文中有关中英文中情感的概念构建(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社会构建、认知模型等)都分别参考这两本著作。

例如,在英文中,爱情的概念隐喻有:LOVE IS A NUTRIENT/AJOURNEY/A UNITY OF TWO COMPLEMENTARY PARTS/A BOND/CLOSENESS/FIRE/ AN ECONOMICEXCHANGE/A NATURAL FORCE/A PHYSICAL FORCE/AN OPPONENT/WAR/ILLNESS/MAGIC/RAPTURE/A SOCIAL SUPERIOR等(K?vecses,2000)。在中文中,悲伤的概念建构有:分离(社会建构)、身体的疼痛、不安、缺乏气、生命力缺乏、体重减轻、哭(身体反应)、黑暗、向下、在身体的容器中、物理力量(隐喻)及认知模型等(King,1989)。

2.李清照在《醉花阴·重阳》中对情感体验“愁”和爱情的概念构建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爱情诗,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愁”字统领整首词,根据新华字典对“愁”字的定义有两种含义:担忧和悲伤。我认为在这里“愁”主要指悲伤。虽然只有第一句中点出了“愁”。为什么我们从整首诗中仍感受到了浓浓愁意和相思之苦?下面从认知的角度逐句分析李清照词中对情感的概念构建。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此句中我认为诗人隐喻和转喻式地表达“愁”,其“愁”情感概念的构建基础是一个概念隐喻“悲伤是黑暗”和一个概念转喻“低落的情绪是悲伤”。

在前半句中,用薄雾和浓云代表阴沉黑暗的天气来隐喻式地表达“愁”,其概念隐喻是——“悲伤是黑暗”。后半句“瑞脑消金兽”的意思是香在兽形铜香炉中焚烧消散(瑞脑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香料之王”的美誉)。“瑞脑”(香)熄灭消散与女诗人的低落情绪有相似之处,因此人们间接地可以联想感受到诗人的低落情绪从而理解她的愁情。这是转喻式地表达悲伤,其概念结构是“低落的情绪是悲伤”论文范文。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佳节又重阳”才道出了诗人愁的原因和实质。李清照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重阳佳节”象征的“团聚”反衬她(与爱人)的“分离”及 “孤单”。诗人说愁而我们能联想到爱,因为她愁的原因是分离,因此很容易联想到她和爱人之间的分离及期盼早日和爱人团圆。因此,其中的概念结构有两个:分离是悲伤的典型原因(悲伤的社会构建原因)和爱情体系中的中心概念隐喻——爱情是两个互补部分的整体(LOVE IS A UNITY OF TWOCOMPLEMENTARY PARTS)。

另外,用悲伤时的身体反应代表悲伤。半夜醒来的寒冷表示悲伤,其构建基础为:“悲伤引起身体温度的下降”的概念转喻。“失眠是悲伤的身体征兆来表示悲伤”,这也是汉语中构建悲伤的一个概念转喻。

东篱把酒黄昏后爱情诗,有暗香盈袖。

在汉语文化悲伤的典型认知模型中,悲伤的发展通常有五个阶段。饮酒是其中一种处理苦闷悲伤情绪的策略,但是它并不是一种良好的消除苦闷悲伤情绪的方式——借酒消愁愁更愁(King,1989)。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心理描写艺术谈近代翻译小说对创作的影响_论文网站
下一篇论文:从意识形态性到主体意识崛起——关于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发展变化的几点思考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