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防止或消除以上心理问题的方法
4.2.1.1树立自信心,建立栏间跑三步正确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惧怕栏架的心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增强学生学好跨栏跑的信心。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要做几次示范并且示范动作只须成功不许失败,让学生对跨栏跑技术运动产生美的感觉。要告诉学生不要逆着栏的方向跑,要顺着栏架的方向跨栏,即使被栏架绊着,栏架也顺势向前倒,学生顺势跑过去或顺势扑倒。为了建立栏间三步正确概念,在练习时首先让学生测定自己平跑的正常步长和过栏后起落点的距离,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从而建立好栏间三步实际距离。
4.2.1.2降低练习的难度和强度,培养栏间跑的节奏感
降低难度和强度可适当地降低栏架的高度,缩短栏间距离,跑三步或拉长栏间距离,跑五步过栏。在教学条件和方法手段的选择上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高度的栏架。
4.2.1.3强调摆臂动作的作用
在教学中摆臂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在实际过栏时合理的摆劈是能够维持身体在空中的平衡。在栏间跑中快速的摆臂又可以提高步频和弥补栏间步长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跑速。
4.3学习跨栏跑技术动作中,在全程跑时产生的心理问题及防止或消除的方法
在教学的中后期,学生对跨栏跑的主要技术已基本掌握,此时很多学生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他们就要求增加栏高,加长栏距,增加栏数。由于学生的技术还没有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因此,在全程跨栏跑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技术错误或因体力不支被栏架绊着等现象,使学生重新产生恐惧心理或动作变形。这时教师一定要耐心教育学生熟练和改进跨栏跑的技术,达到技术动作的自动化,形成动作的动力定型。全程跑的最大心理问题在于缺乏信心和毅力。在这一阶段里,我们着重对学生进行意志力的训练。只有他们的意志力提高了,才能彻底战胜心理的恐惧感,不但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也能使他们在参赛中获得好的成绩。
总之,在跨栏跑教学中,不可忽略心理训练在跨栏跑教学中的作用。每个教师都应认真学习和利用心理学理论去指导教学训练,不断改进教学训练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预防和及时消除或防止学生的心理问题,达到掌握跨栏跑技术、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的目的,确保教学训练进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庆杰.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7-237.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潘淑.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马江 .如何克服跨栏教学中学生的心里障碍[J].田径,2001.
[5]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6]如何消除学生跨栏跑的心里障碍[J].中国学校体育,1999.
[7]魏润俊.体育课中学生恐惧心里的成因及克服方法.中国学校体育,1993.
[8]韩立国,魏光,如何消除学生跨栏中的恐惧心理[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