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特征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图文)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2.2.4运动损伤原因特征
 

据文献资料报道,造成学生运动损伤有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学生本身的因素;第二,运动过程方面的因素;第三,周围环境因素[3]。本文在参照此分类方法基础上,在设计问卷时把引起运动损伤的因素进一步细化成10个方面(如下表3),并按照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两个时段分别进行研究,同时把男生和女生运动损伤的不同原因进行了对比研究。

表3 男、女生课内外运动损伤原因一览表(%)

 

损伤原因(课内) 男生损伤 女生损伤 损伤原因(课外) 男生损伤 女生损伤
身体素质差 11.63 16.76 身体素质差 9.30 10.88
准备活动不充分 6.65 7.06 准备活动不充分 20.93 31.76
技术动作不熟练 10.95 15.59 技术动作不熟练 9.30 13.53
自我保护能力差 9.30 12.76 自我保护能力差 15.21 14.12
对抗过于激烈 16.98 4.71 对抗过于激烈 10.05 2.35
场地器材问题 6.98 8.24 场地器材问题 6.37 4.70
旧伤未愈 6.98 1.88 旧伤未愈 10.70 2.35
局部负荷过重 10.60 11.18 局部负荷过重 4.65 7.65
对规则不熟练 5.58 7.88 对规则不熟练 4.19 5.88
身体疲劳 14.35 13.94 身体疲劳 9.30 6.76

从表3的数据研究发现,高校大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第一,在体育教学课中,男生和女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有相似之处,同时又突显出一定的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技术动作不熟练、身体疲劳、身体素质差和自我保护能力差这四个方面。不同之处在于女生运动损伤多是因为对技术动作掌握不够协调和熟练,占15.59%,而男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抗过于激烈,占16.98%,这说明男生更偏向于同场对抗性激烈的运动项目,如篮、足球项目的选项课在高校特别受男生的欢迎。

第二,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准备活动不充分是男女生发生运动损伤首要原因,比率分别达到20.93%和31.76%,明显高于其它几个选项。论文参考网。这说明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时还没有形成自觉做热身运动的好习惯,对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够重视。因此,教师课堂上的积极引导和课后指导还应加强。

第三,男生和女生在运动损伤发生后心理活动方面也有不同之处。从旧伤未愈因素数据可以看出受伤后女生比男生在对待这个问题上更加理性。在旧伤未愈的情况下女生一般不会去冒险参加体育活动,而男生往往伤势好转但未痊愈情况下会控制不住运动欲望,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男生比女生更痴迷、热爱体育运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远高于女生。

3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应对措施分析

众所周知,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参与体育运动时方式和方法不当,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并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高校学生在享受体育运动带来健康快乐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或尽可能减少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从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层面对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应对提出相应的措施。

3.1强化教师课堂教育与指导作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会学生运动技术、战术和参与体育运动的方式、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传授给学生如何科学地、正确的参与体育运动。从本次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大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应对和处理常识具有一般了解的只占15%和10.67%,而遗憾的是,大部分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应对和处理知识基本不了解,分别占72.67%和63.0%。其实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在知识层面上的培养和灌输。从上体育课开始,教师就应给学生讲解有关体育运动损伤应对、处理与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健身,让学生了解各个项目的运动特点以及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机体的生理结构与功能以及运动中技术动作合理运用,只有形成了正确的技术动作和具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才能从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上应对运动损伤的发生。

3.2重点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自我保护意识

前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课外活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比率远远高于体育教学。因此,在没有体育教师指导的课外活动中,学生应充分发挥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自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自觉加强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的练习。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并自觉积极地练习正确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以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可能性。论文参考网。第二,自觉遵循生物节律规律,适时、适量的参加体育运动。人的生物节律有体力、情绪、智力三种生物节律(简称人体三节律),当体力、情绪和智力节律处于低潮的时候容易发生运动损伤[4]。因此,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前要了解自己的生物节律。

保护和自我保护是应对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运动中有效的保护和帮助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学生应了解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手段,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应重点加强对学生保护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意识以及技能方法的培养,并养成同学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良好习惯和氛围。

3.3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与硬件设施的监督作用

学校应利用各种条件开展应对体育运动损伤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宣传栏、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方法,认真贯彻应对为主的方针,并把运动损伤作为学校体育健康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传授给学生。

此外,学校应合理规划场地、加强体育器材设施的安全检查。场地器材不符合运动要求也是发生运动损伤的的主要原因,如有场地不平整,有碎石或杂物,跑道太硬或太滑,器械失修或维修不良,器械的规格不符合练习者的实际情况等都可能导致学生运动损伤。因此,学校应有计划的规划场地,经常检查维修器材设备,定期检查场地、器材和设备的安全程度,提高改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环境,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4结论与建议

4.1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发生运动损伤的类型特征:主要是关节韧带损伤、肌肉肌腱损伤和皮肤擦伤三种类型。

4.2普通高校大学生发生运动损伤大都是急性损伤,其高发部位特征与运动项目技术特点关联较大,同场对抗性项目发生运动损伤比率比隔网对抗和个人运动项目高,男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比率和严重程度远高于女生。

4.3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高发时段主要是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其损伤原因在体育课内和课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个别显著差异。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损伤的比例最大。

4.4应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重要举措有三方面,要强化教师课堂的教育与指导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与硬件设施的监督作用,只有三者联动,才能够对学生运动损伤起到更全面和有效的应对作用。


5参考文献
[1]罗志胜.学生体育运动创伤201例病例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76
[2]马德森,祝瑞雪,陈学玲.大学生运动创伤情况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62
[3]黄安龙.体育教学中运动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应对对策[J].滁洲学院学报,2004,6(3):127-128
[4]王少春,闻一平,等.大学生运动损伤与生物节律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2):61-6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耐力运动对健康体适能的影响
下一篇论文: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思路浅析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