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高职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_对策-论文网

时间:2014-05-14  作者:徐礼才,孙兴东
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都是为了强身健体和娱悦身心,但也有9.1%的学生是为了体育考核,10.7%的学生是为了人际交往,7.6%的学生是为了减肥,除此之外,仍然有11.9%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不明确。从表5可以看出,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同学,人数百分比随着他们对课外体育锻炼兴趣的增加而增加,同样,每周锻炼2次以下的同学,人数百分比随着他们对课外体育锻炼兴趣的增加而减少,这就说明了高职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受体育兴趣的影响很大。经调查得知,在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因性别、性格、兴趣、专业技能水平等的不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1.4高职生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

本次问卷所列16个可供高职生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中,男生选择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篮球(67%,排第1位),足球(48%,排第2位),乒乓球(39%,排第3位);女生选择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跑步(54%,排第1位),羽毛球(46%,排第2位),跳绳(37%,排第3位)。从体育锻炼的目的性看,高职生对健身手段的技术性因素并不可求,而更多的是追求其健身和娱乐,他们尤其是对一些易于开展,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大众性健身项目情有独钟,如男生喜欢篮球、足球、乒乓球,女生喜欢跑步、羽毛球、跳绳等。统计结果表明,高职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排前几位的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和跳绳,这与全浙平的调查有些相似。提示学校在建设体育场所和体育课程建设中,应有意识的向这些方面倾斜。

2.1.5影响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表6影响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因素调查表

因素选择频数%排序

体育观念淡漠44858.61

组织措施不力28236.92

运动场地缺乏27335.73

锻炼氛围欠佳24431.94

没兴趣18624.35

没有合适的项目17422.86

健身意识差8711.47

没有运动伙伴709.28

没时间496.49

经济条件差435.610

没技术指导212.711

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应指向全体学生,并落实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上。然而现实中却总是只重视少数人的“竞技体育”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健身活动,调查得知,目前没有一所高职院能够保证学生每天正常的课外体育锻炼。这种忽视广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现象,无疑反映出群众性体育观念的淡漠,表6调查结果位居第1位,占58.6%。而观念指导行为并决定结果,不正确的体育观念必然导致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缺失。其次,虽然各高职院均有体育教学部或体育教研室,但在计划部署全校体育工作时,只有教学计划和竞赛计划,却没有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与督促的明确分工,工作不到位,在表6中选择频数位居第2,占36.9%。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结果只会是放任自流而毫无结果。客观方面,场地器材不齐(表6中选择频数位居第3,占35.7%)全严重影响了他们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很难形成体育锻炼氛围,找自己喜欢的运动场地、合适的项目、伙伴难,借器材更难,激发不起锻炼的欲望。另外体育教师身心负担过重(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以致于对待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或显得力不从心或无心关照,导致没有技术指导。自身健身意识差、学业负担重没时间、就业压力大等因素,使得课外体育锻炼提不到议事日程上来。造成“无病即健康”的旧观念在这些高职生当中仍存在一定市场。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江苏省苏北地区高职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形式的主体是自由活动;活动人数少、时间少、次数少;锻炼行为受体育兴趣的影响大;锻炼项目的选择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锻炼的价值取向主要集中在强身健体、娱悦身心、人际交往等;影响他们参与锻炼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体育观念淡漠、组织措施不力、运动场地缺乏。

3.2建议

3.2.1明确工作目标

高职体育在执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下,坚持以人为本,在服务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服务社会。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广大体育教师人才资源优势。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和学校代表队的训练,实现课内课外互动、互补、联动发展。

3.2.2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

就目前现实情况看,要确保学生每天1h的体育锻炼,全面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确存在不少困难,而克服困难的关键在于人,一是领导者,二是体育教师,三是学生。尤其是学校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学部或教研室的负责人,首先应将开展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列入工作日程,并主动协同学工、团委等部门共同组建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组织领导机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广大体育教师应为学生健身活动提供热情指导。同时应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的组织动员与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3.2.3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

完善高职院校体育场地设施与环境,增加适合高职生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使他们有更多的健身场所,注重他们课外体育锻炼的需求,保证锻炼场地器材设施。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应与终身体育接轨。

参考文献
1 崔桂强. 大学生身体素质教学改革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134-135
2 邻似刚,熊曼丽,孙洪涛等. 湖南省大学生有氧耐力评价标准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54-55
3 董晓虹. 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现状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
4 全浙平,王采平. 山西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2)99-101
5 孙洪涛,雷志灶等.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的缺失及其解决对策. 体育学刊,2007(9)88-9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炮随动系统自动测试中正弦机发送频率的确定_随动系统测试-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