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课对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的实际研究_前后测设计

时间:2011-07-0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该研究旨在探讨实际情景下心理健康课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采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两种研究方式。为了验证所编写的心理健康课程中对解决考试焦虑的效果,该研究采取随机实验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对某校高一两个班同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参加过心理健康课后,考试焦虑的降低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考试焦虑的降低水平。协方差分析表明,考试焦虑的降低,既与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课程有关,也与研究前本身考试焦虑分数的高低有关。说明这套符合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课程能有效解决考试焦虑。
论文关键词:考试焦虑,心理健康课,实际情景,前后测设计

 

1.1考试焦虑的界定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考试焦虑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及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采用了国内的定义:在应试情境的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的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考试焦虑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国外关于考试焦虑的研究以实证性居多。Ray Hembree(1998)认为多种训练和治疗都可以减缓考试焦虑问题[2]。Donald Wachelka, Roger C. Katz[3](1999)也认为,训练可以缓解考试焦虑问题,提高学业自信。国内的理论性研究有丁建飞的《高校学生考试焦虑成因及应对》[4], 陈新葵的《论考试焦虑的成因、调适与治疗新进展》[5]等,这些研究关注与考试焦虑的成因、表现形式,进而提出了一些理论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证性的研究有陈顺森、徐洁的《箱庭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性》[6];田宝、郭德俊的《认知训练对不同类型考试焦虑的作用》[7,18]等,他们主要分析不同类型的考试焦虑特点,以及如何针对这些特征进行不同的辅导;研究不同的方式对缓解考试焦虑的影响作用等。

总体来说,理论性的研究,主要针对教师家长和学生两种群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其描述的方法和理论要么较空泛,没有实践性;要么过于专业,老师家长和学生未必能正确有效的使用。虽然实证性研究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研究考试焦虑问题,但是其实验情景下得出的结果是否能在实际情景下使用还值得商榷。目前对考试焦虑的干预治疗方法有很多,例如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等,都对考试焦虑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但纵观前人研究,这些实证性研究基本都是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来深入分析一种方法对考试焦虑的影响。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来解决考试焦虑这一种心理问题,是不能直接运用于现实的心理健康课堂的。因为现实心理健康课程大纲要求其课程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参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不能多次反复只教授考试焦虑这一个内容。而且前人的实证研究表明,仅仅凭一次考试焦虑的讲课是不能有效解决考试焦虑问题的实际情景实际情景前后测设计,只有通过多次(时程从1个月到几个月不等)才能有效干预考试焦虑。

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将实证研究中解决考试焦虑的方法融入到现实的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中,把实验情景推广为现实的心理健康课的情景。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方法是否还能缓解考试焦虑。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和量性这两种研究方式来进行。

2研究假设

质性研究假设:所编写的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符合实际要求,既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能有效解决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

量性研究假设:经过实验处理后的实验组在考试焦虑问卷上的得分与未经过实验处理的控制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所编排的符合现实要求的心理健康课程能有效的解决中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

3 研究方法和对象

3.1.研究方法3.1.1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

本次研究分为质性和量性两方面的研究。质性研究一种在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常使用研究方法。它是通过观测、实验和分析等,来考察研究对象是否具有这种或那种属性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是否有关系等。由于它只要求对研究对象的性质作出回答,所以成为质性研究[8]

在本研究中,质性研究主要是在心理健康课程框架之下探讨考试焦虑实际可行的干预方法怎么写论文论文网站论文发表。具体侧重探讨综合方法的实施方法、可行性与实际效果,为中学心理健康辅导提供指导。本研究根据现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编制一套涵盖有效干预考试焦虑方法的全面的心理健康课程,选取湖北省潜江市某高中的两个班的学生作为样本,使用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记录学生在上课时的反应以及课下对这套课程的评价等反馈,以及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的体会以此作为验证课程有效性的质性调查结果。

量性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在本研究中量性研究主要是分析这种形式的心理健康课程是否能有效达到缓解考试焦虑的效果以及能够缓解的程度,主要是将采取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试验设计。使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在两次大考之前,分别测量被试的考试焦虑分数。然后使用统计方法检验是否符合研究假设,以此作为该套心理健康课程量性研究的结果。

3.2研究工具

3.2.1实验处理的研究工具----心理健康课程教案

本次研究的实验处理工具为研究者所编写的6个课时的心理健康课程。本课程是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框架,借鉴众多心理健康课教案的课程安排、活动设置所编制而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高中年级的心理健康课程涵盖摘要求,本次研究所编制的6节课时的课程主题分别是:(1)如何科学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2)了解他人,学会沟通(3)认识自己(4)不抛弃,不放弃,学会勇敢和坚强(5),提高自信、摆脱自卑(6)正确看待焦虑问题。

为了模拟现实心理课程教案,以上所编制的课程内容涵盖到了纲要要求的大部分重点内容。而课程的安排顺序参照林崇德、申继亮所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安排顺序[9]。课程内容以老师讲授为主,穿插心理游戏和活动,课后辅以形式不同的作业,可以作为现实的心理健康课程教案使用。而该课程与解决考试焦虑问题存在的内部联系将在后面讨论部分详细介绍。

3.2.2 测量工具简介

本研究中量性研究中使用的测量工具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最著名的考试焦虑量表之一。1978年Sarason编制完成了目前使用的37个项目的考试焦虑量表。本研究采用的TAS中文版参考了王才康1999年的译本[10]。TAS共37个项目,涉及个体对于考试的态度及个体在考试前后的种种感受及身体紧张等。Sarason本人报告,TAS有良好的信度和预测效度[11]。综合修订本测量数据的各个指标,发现经过修订过的TAS量表能较好的测量出中国人的考试焦虑情况[12]

3.3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心理健康课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抽取某重点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为研究被试.其中实验组47人,控制组42人,共89人。

3.4研究过程

3.4.1 质性研究的研究过程

(1)编写课程:按照有关中学心理健康课程要求的内容,参考相关一些心理健康课程书籍中的课程编排,拟定了6个课时的心理健康课。

(2)选择某高中的两个平行班(此时两个班原本就没有设置心理健康课程),随机抽取一个班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讲授,另一个班级则不讲授心理健康课程。为了排除其他实验效应的干扰,不向同学们透露实验的真实目的,也不向其他老师透露本实验的真实目的。为了时使心理健康课程讲授的符合实验者原意,编写教材与讲授课程的均为本实验的实验者,所以遗憾的是实验者效应无法排除。

(3)收集质性研究材料:在实验期间收集质性研究材料,包括对实验班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观察,记录老师的体验和感受。

(4)课程结束后,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

3.4.2 量性研究的研究过程

(1) 进行前测:前测之前三天,由班主任通知两个平行班即将要进行一次大型考试,之后发放考试焦虑问卷,然后回收.

(2)进行实验: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组,然后每周1次讲授之前编写好的心理健康课,一共进行6周的授课。另一个班为控制组,该班不安排心理健康课程。

(3)进行后测:6周实验结束后,选择某次大型考试之前对两个班再测考试焦虑问卷。

(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录入,将前测后测数据配对输入,并进行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4.1质性研究的研究发现:

4.1.1学生关于本次心理健康课程的反应和评价

(1)学生上课情况描述

在这六个课时中,学生总体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性,能够积极配合老师上课。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反应积极;对于老师布置的课下练习实际情景实际情景前后测设计,多数学生反映能够完成。很多学生在课下还提出了很多问题,鉴于课间时间过短,和不能在实验处理之外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免产生额外变量,老师没有给予回答(但是不予回答的结果是可能影响部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2)学生对于本次研究的评价:

为了不影响实验后测,本研究在后测之后研究者在课下对随机抽取了实验组的20名同学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见下表。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学生头发长短说起_创新意识
下一篇论文:浅谈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_素质教育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素质教育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素质教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