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视解题教学。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有利于培养、考查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选择题,由于只要求从四个选择中挑选出来,省略解题过程,容许合理的猜想,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实施开放性教学,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开放性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不够明确,可以从多个角度由因循果,由因索果,提出猜想,由于答案的发散性,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4、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直觉思维常常表现于归纳或类比,以及探索性演绎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发现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同时,要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诸如:换元、数形结合、归纳猜想、反证法等,对渗透直觉观念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在数学教学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识领会得到理解的思维。钱学森称形象思维的研究是“思维科学的突破口。”从思维科学角度看,科学工作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先导,在获取数学知识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象思维是形成表征的重要思维方式。它还渗透于逻辑思维过程,如果没有形象思维的参与,逻辑思维就不可能很好地展开和深入。数学形象思维反映了形与形、形与式、式与式之间形象特征的辩证关系。重视形象思维有助于激发创造性的思维机制,并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数学教学中,我们强调直觉、形象思维等非逻辑思维方法的融入,并不是意味着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丝毫减弱,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同等重要,偏离任何一方都会制约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思维过程中,抽象思维方法与形象思维方法是根据思维操作过程的需要交替的使用的。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是相互补充、相互为用的。理性和非理性是数学的双翼,只有双翼健劲,才能更好的学好数学。
四、在科学精神的教育中融入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
近年来,招聘人才由最早看文凭过渡到注重经验,再到如今青睐创新精神,这是人才观念与时俱进的深刻体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创新精神显得至关重要。注重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适应时代的必然要求。而学习的目的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步伐。创新是时代主题,而创新型人才优先录用制度的确立及有效实行是企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16世纪中期,意大利数学家卡当通过研究赌博中的或然现象,创立了概率论。17世纪早期,笛卡儿首创直角坐标系,创立了解析几何,从此开辟了变量数学的新时代。20世纪中叶,美国数学家扎德为解决电子计算机发展与数学工具局限性的矛盾而发表了题为“模糊集合”的论文,开拓了模糊数学的新领域。吴文俊受中国古算学的启发,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世界领先的“数学定理机器证明”方法,被世界称为“吴方法”。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陶冶与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内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自由探索,小心求证的内容正是激发人们进行创新的主要源泉。科学精神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提倡质疑,冲破迷信思想,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创新潜力。在教学中主要从培养有条件的质疑精神入手融入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条件的质疑指不完全迷信专家与书本,但也决不是无条件的怀疑一切,质疑要坚持用逻辑的或实践的标准审查怀疑的对象。数学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次真理的更新都是科学家敢于说“不”的结果。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述数学史上科学家用于质疑的事迹,如罗巴切夫斯基毕生为新几何学而奋斗,勇敢地打破了欧氏几何唯一的、必然的先验真理的神话,创立了非欧几何。,如果说拉普拉斯使得《圣经》丧失了作为真理总汇的地位,而将科学作为真理的唯一代表,非欧几何的创立则敲响了“数学是绝对真理”的丧钟,是人类向新的认识高度迈进;维纳出于对真理的追求,在学习与研究中充满怀疑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罗素是维纳求学生涯中的恩师,但维纳并不赞同罗素把感觉材料的最终性质看成是经验原料的观点。并鼓励学生质疑,他培养了许多具有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的学生。在我们的教学中,对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多加褒奖,倡导刨根问底、严谨思考的学习风气,无论学生质疑什么与质疑是否有道理,均持肯定态度,重要的是他们自认为有根据地提出了质疑意见,他们提出质疑的目的是理性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而不是其它。引导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持怀疑态度审视现有理论,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这些见解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对他们的精神也要鼓励。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