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区内供水管道及附属设施缩短周期,每月进行全面巡查。
2)加强水表营抄监督工作,每月进行一次水表抽查,两个月一次对用户用水性质进行清查。对抄表员估表、漏抄等现象进行了有效的监督。
3)对工业用水大户加大抄表频率,由原来的10天一抄改为每周一抄,同时对计量水表进行周期检测,实现精确计量, 印制工作单,签订《水表拆装承包合同》,由水表厂负责对区内大口径贸易结算水表进行检定,水表拆装有关工作已初步开展,对发现的坏表、堵表等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不拖不延,力争做到水量准确可靠、水费回收及时有效。
4)为杜绝人为损坏铅封、调动水表指针、倒装水表等偷盗用水现象。我们对源水表、普通用户的贸易结算水表逐个加装塑封,并建立水表塑封台帐,统一登记,做到一表双封。塑封一旦被破坏就无法修复,用户也无法购买的到,督查人员检查时就能明显看出水表是否被拆开过,对用户用水情况进行有效地监督。在对加装塑封后的部分水表进行了抽检后发现,有的水表计量水量明显比以前增多,甚至成倍增长。
(三)加强立户和用户信息管理,加大对各特殊行业的用水稽查。
1、针对新增用户存在的性质不明确、临时用水转正式用水过早等问题,我们采取了根据供水公司提报、挨户进行现场核查的措施,避免公司一定数量的水费损失。
2、对洗浴和兼用地下水的用户进行了专项治理,并与用户签订协议,使他们放弃了使用地下水等其它水源的做法。保证了水质安全和市民的用水安全,扩大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引进先进测漏设备,建立专业漏控队伍,熟练掌握测漏技术,有计划地对区内重点管线、老化管线进行测漏,加强季节性供水设施的检修。
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测漏工作,公司花费24.9万元采购了相关仪、管线定位仪、听漏仪等先进检漏设备。首先对内制定《检漏工作制度》;对外拟订了《检测漏点协议》及《检漏报告》。其次安排厂家测漏专家对测漏人员进行为其6天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他们认真学习设备的操作规程,熟知仪器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了各种先进的测漏技术。三是制定可行的测漏方案,采取了合理有效的检测措施,及时准确地测出各种明漏和暗漏的位置。首先对测漏人员分批、分时段、昼夜不间断地进行漏水探测;其次对供水管线划片检测:对城市道路下的管道,埋地且附近无河道和下水道的输水管道,单管进水的居民区等,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同时采用合理的检测周期,对重点管线及老化管线着重加强检测力度,缩短检测周期。四是采用科学的漏水检测方法。以主动检漏法和被动检漏法、音听法和相关分析检漏法为主,区域检漏法为辅,相互结合,灵活使用。
(五)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了供用水秩序,理顺了供用水市场,保护城市供水环境。免费论文网。配备了数码相机、摄像机、水务监察专用车等设备,加大查处擅自转供水、非法占压、人为破坏管线力度。在日常督查过程中,我们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天检测、巡查供水管线,每月抽查水表,对疑似偷盗用水、占压破坏管线的行为,采取昼夜重点盯防,现场取证。我们在处理过程中,依据《青岛市城市供水条例》和供水企业内部的《城市供水处罚办法》有关条款公开、公正、公平的定量、定性,对违章者进行补交水费,补交水费差额及罚款三者相结合的办法。对拒不配合处理的钉子户,联合区公安局、行政执法局依法处理。08年下半年共查处各类违章用水事件40余起,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47.31万元。
(六)加强自用水管理。
1、为生产用水、绿化用水和办公用水加设计量水表,施行有效监督,避免自身用水出现浪费现象。
2、内部接水工程施工冲洗管道所使用的水量必须经计量确认,并缴纳管道冲洗费。
(七)提高报漏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修漏及时率。有专一的抢修班子24小时值班及外围的备用队伍,有完善的快速抢修器材、机具,有处理次生灾害的机构。一旦管道出现故障在两小时内到达现场,拟定方案,进行关阀止水, 24小时内处理完毕,恢复供水。故障处理后有部门核验,分析原因,绘制处理后的竣工图,抢修费用决算单、填好报表及专题书面说明。
(八)规范工程勘察设计,加强工程管理工作。
及时完成对用户接水现场的勘察设计、工程量签证、竣工验收等工作,并确保接水工程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对于由外单位施工的给水工程,提前介入了解工程施工情况,严把质量关要求施工单位遵守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施工,规范验收程序,明确验收标准,严把验收关。施工单位需填写工程试压表、给水工程竣工验收表、图纸整理归档、按照国家标准交纳管道消毒冲洗费后,方可进行工程验收,碰头通水,记录回收漏失的水量,从而增强有效给水工程的监管力度,避免不合格的管线投入使用,以免管道留存的泥土、石头、不洁物较多造成冲洗过程无法彻底清楚堵塞用户水表影响计量的现象,为降低管网漏失率、保证供水水质奠定了基础。
(九)为使供水企业在最短时间接到报漏信息,及时处置突发爆管事故,减少停水给供水企业和市民造成的损失。公司制定了报漏奖励办法,调动了全社会参与节水活动的积极性,维护好城市供水设施。
(十)开展管网普查,建立管网档案。公司专门组建管网普查小组,建立包括管道安装时间、埋设深度、管材、口径、修理记录、查漏记录的管网档案,并积极采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建立完整的供水管网技术档案和管网信息系统,为检漏和维护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十一)制订管网更新改造计划,提高安装质量。通过各种方法筹集资金,对使用年份比较长、质量差的、经常性漏水的管线进行改造。在管材的选用上十分谨慎,近几年来新安装的主要管线采用球墨铸铁管,一户一表改造采用不锈钢复合管。在新建管网的接口方式、基础处理等充分考虑日后的维修与管理,同时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和验收,从源头抓好降漏工作,降低漏损发生率。
(十二)科学调度。成立中心调度,供水区域内设立了60多个测压点,调度中心根据供水情况,合理确定供水水压,根据各测压点的水压,做到合理调度,避免水压过高造成管线破裂、漏量加大。同时,通过对测压点实时供水压力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压力变化情况分析有无漏水及漏水区域。通过这一方法,大的漏点和爆管现象一般都能得到及时的发现。
三、结论
管网漏损控制是一项长期地系统工程,供水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可行的控制措施,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将管网漏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