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本论文首先在理论上完成对企业竞争力来源、构成要素的认识,系统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各个来源,并提出了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模型,进而设计建立了一套理想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实际可操作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上市汽车企业竞争力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政策。
论文关键词: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因子分析
所谓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市场中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地较其竞争对手更有效地向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竞 1、企业竞争力的元 企业竞争力是由不同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各有不同的功能。企业竞争力要素的不同排列与组合,形成企业竞争力的不同模式。企业 一般的,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可分 
2、企业竞争力评价指 (1)指标选择原则。选择指标应该注意五个方面的原则:重点性原则;科学性原 (2)评价指标 结合之前对企业竞争力内涵和构成要素的理解,从企业环境、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三个方面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企业竞争力 企业环境指标子体系是对汽车企业所处环境的刻画,是对宏观经济 企业资源指标子体系包括企业有形资源指标群和无形资源指标群。有形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机器、厂房、设备等实物资源以及企业资金、资本等 企业能力指标子体系包括企业内部能力和外部能力指标群。内部能力指标群包括资源利用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资源利用能力是企业利用其所占有的各种资源的效率,因此这些资源即包括机器、设备、资金等物资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还包括企业利用专利技术及品牌声誉等资源的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可以用总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来反映。盈利能力是企业直接获得利润的能力,可以用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主营利润率等指标来反映。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其成长能力既表现为资产、业务量的增长,更表现为企业创造新 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两个指标子体系是以观测的,可以通过统计指标以及微观企业的财务状况获取数据,而企业环境难观测评价指标,除产业环境有稍微数据 3、企业竞争力的评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需要借助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目前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方法主要有:数据包络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多层次评价法、多元统计评价法、因子分析法等。在以上介绍的方法中很多方法的应用都存在指标选取评价的主观性较强等问题,故本文将介绍因子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相比与一般的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法步 a)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标准化后的协方差矩阵 b)建立初始因子模型,并估计有关参数。因子个数选择原则:累计 
其中X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P个指标构成的列向量,F为K个因子 c)对公因子进行必要的解释。若各公因子能够充分解释,则可以直接跳过第四步 d)对A0进行旋转处理,得旋转后的因子载荷 
e)给出公共因子的 f)设用于综合评价的第i 
则综合评价模型为: < 式中,score为综合评价值, 为第j个公因子, 为第j因子 g)计算每一个单位的score值,即可进 h)计算样本相对 4、实证分 ----汽车企业竞争力的因子 (1)选择数 对汽车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分析,“对竞争力测评数据的取得方式,被调查者选择最多的是政府部门提供,其次是上市公司报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调查资料,然后才是企业自报 本文选取目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汽车板块的代表性A股作为研究样本。选取的板块上表现比较好的上市汽车公司,分别有江铃、长安、安凯、夏利、上汽、福田、一轿等十七家家汽车 (2)对数据进行检验,判断 将原始数据输入到SPSS11.5进行因子分析计算程序,从检验结果来看,KMO的检验值为0.578,大于0.5,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 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矩阵作为提取因子变量的
TotalVariance Explained
表1:
Component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Rota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1
5.278
35.190
35.190
5.278
35.190
35.190
4.926
32.840
32.840
2
3.411
22.741
57.931
3.411
22.741
57.931
3.124
20.825
53.664
3
2.482
16.548
74.479
2.482
16.548
74.479
3.078
20.519
74.184
4
1.318
8.786
83.264
1.318
8.786
83.264
1.362
9.081
83.264
5
.771
5.139
88.403
6
.589
3.923
92.327
7
.399
2.661
94.988
8
.241
1.606
96.594
9
.230
1.534
98.128
10
.116
.776
98.904
11
.095
.632
99.536
12
.028
.185
99.721
13
.021
.142
99.863
14
.019
.126
99.989
15
.002
.011
100.000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PSS结果显示变量共同度均较高,说明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均被因子所提取,说明因子分析过程有效。根据表数据,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一共有四个,且这4个因子的特征值之和占特征值总和的83.264%,因此提取前4 根据载荷矩阵,我们分析四个主因子上面较高的载荷量的指标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主要由变量x1、x2、x3、x4、x12、x14、x15盈利性指标有关可以称为盈利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32.840%,说明它对于企业外在竞争力的作用最大,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时评价指标,应首先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第二主因 (3)计算因子得分,并计 利用公式计算因子 F=f1*35.190/83.264+f2*22.741/83.264+f3*16.548/83.264+f4*86/83.264
根据所求的因子得分及公式计算各企业 表4
盈利因子
营运成长因子
规模因子
安全营运因子
综合得分
排名
江铃汽车
2.32695
-0.55169
-0.18359
0.65509
0.859067
2
长安汽车
0.24837
0.6458
0.08832
0.89708
0.451769
5
一汽轿车
1.4147
0.46578
-0.48063
0.59514
0.669158
3
安凯客车
-0.76795
-0.99329
-0.40448
-0.17929
-0.68505
16
一汽夏利
-0.65443
0.48635
-0.37808
2.93634
0.328568
8
中国重汽
0.49946
0.52686
-0.27681
-1.58411
-0.04059
10
中通客车
-0.75324
-1.06978
-0.37963
0.01461
-0.65539
15
东风汽车
0.12941
-0.78271
0.58186
0.15254
0.027652
9
上海汽车
-0.089
0.02146
3.74014
-0.03556
0.885076
1
福田汽车
0.67079
1.84568
-0.30499
-1.31854
0.40036
4
曙光股份
0.00541
-0.60162
0.01927
-0.55653
-0.24938
11
江淮汽车
-0.47328
1.60902
-0.1241
-0.26515
0.134771
7
迪马股份
0.42641
-2.01872
-0.51582
-0.72381
-0.6014
14
金杯汽车
-2.33581
0.42507
-0.35674
-0.47339
-0.99283
17
金龙汽车
-0.34803
-0.69393
-0.24046
-0.41527
-0.44901
13
广汽长丰
-0.4539
-0.14363
-0.33985
0.41429
-0.21992
12
凯马B
0.15414
0.82937
-0.44442
-0.11345
br> 任,也是现代大企业持续发展和成功的核心战略。坚持诚信为本,将诚信摆在利润的前面,先建立诚信再注重利润,将企业真正做大做强评价指标,才能实现可持续成长。
业成员素质,加强企业科技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技术的创新模式。企业产品的生产与创新应紧紧把握住安全、环保和节能的技术方向,积极开发和应用汽车安全玻璃、阻燃材料、安全气囊、ABS等技术,提高环保性能的低排污性。
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中国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保证市场结构逐步向高水平产品的有序竞争转化。
:
属于中等水平,从得分来看与实力较强的上海汽车存在一定的差距。安凯、金杯、长丰、中通综合得分都是比较大负值,说明在竞争力很弱。
,其他汽车有待提高。在安全营运方面:天津夏利、长丰汽车表现不俗。表示其经营的安全稳定性较强,营运过程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福田、中国重汽可能在营运方面有一定的风险性,应该引起重视。在营运成长能力方面福田汽车表现最好,长安汽车、中国重汽等在这方面也取得不错的得分表明这些企业在营运成长方面存在一定的潜在能力和成长空间。
分比较分析
的贡献率上可以看出这15个指标提取了83.264%的信息成分,可以充分的概括这个企业的竞争能力。虽然不能全部的概括企业的能力,但是企业完全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制定战略规划,提高企业本身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响指标
right>0.137146
6
5、评价结果分析
> 因子得分的综合值并给出排名
得分:
算综合值及相对值
子主要由变量x4、x5、x7、x8、x9可以称为营运成长因子;第三主因子主要由变量x10、x11、x13决定,称为规模因子;第四主因子主要由变量x3、变量x6,称为安全营运因子。
,通常取绝对值大于0.5的载荷量为高载荷量。
个因子作为主因子。这样既解释了主要的信息又简化了数据。根据表数据,初始载荷结构不够清晰,不便于对因子进行解释,因此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采用最大四次方值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
r> 依据,提取特征值大于矩阵。输出结果如下:
,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
其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企业。同时选取了15个指标作为本文的研究指标变量,各指标变量直接或间接取自清华金融研究数据库、09年的汽车工业年鉴以及各上市公司的年报。见附录[4][5]
.”[3]为了保持数据的可信度以及可操作性,所以一般对汽车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数据主要依赖于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同时辅以相关年鉴中的统计数据。
据
分析步骤:
析
值。
行综合评价的排序。
的权重,本文以主因子贡献率为权重。
/sub>
个公因子为:
表达式
矩阵A1并有如下的最终模型:
,进入第五步论文的格式。否则,必须通过旋转而使每个因子的含义更加明确。
构成的不可观测向量评价指标,但F是原变量的线形组合。
方差贡献率≥85%。因子模型的一般表示方式为:
即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骤:
方法相比,无需事先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从而可有效避免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过程中的主观影响;也可以实现对各评价指标的客观赋权;同时,运用此法不仅可以对各样品从总体上做出评判,还可以实现对各样品每一方面特征的优劣比较;另外,由于一些常见的统计分析软件中都有相关的因子分析功能模块,使得此法应用中的大量运算过程均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
价方法:
化的指标如产业集中度等对其进行度量,其余方面尤其是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基本没有客观性的指标对其进行刻画,度量上受观因素影响大。
技术、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技术进步是企业的生命线,保持技术领先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有效保障。汽车企业的成长能力可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产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增长率、先进设备装备率、企业R&D投入以及研发人员比重指标来反映。外部能力指标群包括市场能力、社会能力。市场能力是反映企业在市场地位和状况的指标组,可以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市净率等指标来反映。社会能力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能力、环保能力等。企业在提供产品的同时更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社会能力可用社会贡献率、社会满意度以及相关环境指标来反映。
财力资源,可用总资产、固定资产净值等指标来反映。无形资源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文化、掌握的专利技术、企业的品牌、生誉等方面。
社会环境、产业环境、与其他企业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刻画。
评价指标划分为企业环境指标子体系,企业资源指标子体系和企业能力指标子体系[2]。
体系:
则;全面性原则;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通用性和发展性原则。
标体系的建立
为资源、能力和环境,如图:
竞争力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竞争力的发挥不仅取决于有形资源的积累,而且也取决于无形资源的积累。
素构成
争对手而言的。[1]目前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企业竞争力的问题:一个是企业的外部市场结构,另一个是企业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翔,臧良运.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选择[J].企业管理,2005
[2]孟云.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D].2008
[3]金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3(3):5-13
[4]http://www.auto-stats.org.cn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信息网
[5]清华金融研究数据库
[6]《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9)[M].北京:汽车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