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里取得是最小最大原则,即“ ”算子的含义如下:
若(a1 a1 …an) 
则bj =max{min(a1,r1j,),min(a2,r2j,),…min(an,rnj)})
类似采用上述的德尔菲专家法可得“品牌的稳定力与未来发展趋势”下的B2 =W2 R2=(0.1923, 0.1923, 0.1923,0.0435,0);“品牌的支持力和保护力”下的B3 =W3 R3=(0.1587,0.1739,0.2174,0,0);“品牌的国际化能力”下的B4 =W4 R4=(0.0435,0.1304,0.2222,0.2222,0.2174)。
(三)综合评判
由B1,B2,B3 ,B4得R=[B1 ,B2, B3 ,B4]T由W作一级综合评判得
B= W R=(0.2176,0.4127,0.2222,0.2222,0.2174);按最大隶属原则(即B向量中第几个元素值最大,则对应第几级),该企业品牌价值等级为较好。
如果需要对同一等级的企业进行品牌比较和排序,可以采用“等级赋值法”。如规定好=5,较好=4,一般=3,较差=2模糊数学,差=1;则等到一个等级赋值矩阵C=(5 4 3 2 1)。例如:对同处于“较好”等级的两个企业,算得第一个企业的B记为:B’=(0.22,0.33,0.22,0),第二个企业的B记为:B”=(0.18,0.33,0.24,0)。那么U’=B’*CT=(0.22,0.33,0.22,0)*(0.22,0.33,0.22,0)T=3.52;U”=B”*CT=(0.18,0.33,0.24,0)*(0.22,0.33,0.22,0)T=3.34,虽然同处于“较好”等级,但是U’> U”,所以第一个企业等级比第二个要好些。
五、结束语
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文章综合现有的评估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模糊理论的知识,建立了C_M法对企业品牌进行评估。C_M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理论的方法,对已知样本没有需求,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判断矩阵的构造往往不是那么简单,需要凭借一定的经验知识以及反复的调整与迭代。因此该法在对企业品牌进行评估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改进,尽管如此,文章的研究仍然是有意义的,为品牌等级评估提供一个全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静玉,孙明贵,张丹现金流量折现法在品牌价值评估上的应用经济研究2010年第一期
103-104页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